魏巍
【摘要】學習效率是決定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想要在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提高學習效率是走向學優(yōu)生的必由之路.由于我國九年義務教育制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廣,保證了我國青少年基本知識的學習,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大多數(shù)學生取得這樣的成績依靠的是“題海戰(zhàn)術”,這與當前提出的教學體制改革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單純依靠增加課時達到保證教學質量的方式應該被我們所摒棄.分層教學是中學數(shù)學教育的必由之路,分層教學是對教學資源的合理整合和優(yōu)化,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教學資源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保駕護航[1].
【關鍵詞】尊重個性;分層施教;共同發(fā)展;初中數(shù)學;班制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劃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qū)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shù)姆謱硬呗院拖嗷プ饔弥械玫阶詈玫陌l(fā)展和提高.分層教學能夠最大限度地尊重學生、因材施教、共同發(fā)展.“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已經指出了教學的本質——尊重個體的差異性.班制分層教學就是在當前教育條件下最大限度地尊重個體的差異性.數(shù)學教學具有連貫性和知識牽引能力的要求,走班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2].
一、分層教學的概念
分層教學實施兩個班級系統(tǒng),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校有兩個班級系統(tǒng):行政班級和分科班級,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分層教學是一種運動式的、大規(guī)模的分層教學改革,分層教學是通過分類教學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1.人本主義思想理論.中國的教育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當時的人信奉自己的信仰,尋找思想先驅,在各方諸侯追逐權力的過程中,人們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無數(shù)仁人志士都投入到這場戰(zhàn)爭中去,經過戰(zhàn)爭的洗禮,教育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開始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傳統(tǒng)授課模式已經偏離了我們的教育本質,只是一味地追求授課的進度,不能照顧到每一名學生的感受,“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應該被我們所摒棄,其違背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忽視了個體的差異.分層制教學是教育學中的“太極拳”,教學的手段沒有固定的模式,教學的目標沒有固定的目的,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己探索的方式,始終本著以學生為教學的本質,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成長
2.因材施教的教學體系.兩千多年前的教育先賢孔子就是運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幫助自己的學生學有所獲,成為當時戰(zhàn)亂中的一支不可多得的力量.分層教學是根據(jù)每個同學的差異,制定不同的發(fā)展計劃,確保每位同學都能夠發(fā)揮自己的能力,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因為每位同學的智力發(fā)育水平不同所以不同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表現(xiàn)出相當大的差異性,如果強行將這些學生放在一個班級中不利于保證課堂秩序,達不到教學要求.
二、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jù)
學生的個體差異是真實存在的,因為人對新鮮事物的認識總是從簡單到復雜,由淺顯到深入,通過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的測評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學習能力,科學地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就像“摘蘋果”理論一樣,我們要求學生“摘蘋果”,既不能一伸手就可以摘到,也不能將目標定得太高,即讓學生們用力去跳還是達不到的.由于中學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自律能力、反應能力、記憶能力都存在較大差距,如果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就會導致學生對新鮮知識的理解能力不足.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是知識的傳播者,我們應該想盡辦法幫助學生掌握課堂知識.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
三、分層教學是數(shù)學教學的必由之路
數(shù)學教育具有很強的連貫性,需要學生有很好的基礎知識.結合數(shù)學教學的特點,采用走班制分層教學可以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師,通過教師引導、幫助自己愛上數(shù)學.另一方面,由于學校的大范圍擴招,導致招收的學生水平良莠不齊,如何將學生合理分配成為各位教師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采用走班制分層教學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避免教育資源的浪費.在現(xiàn)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有些學生可以每天沒有任何學習壓力,還有一些學生每天被課后作業(yè)壓得喘不過氣來.而采用走班制分層教學,就可以有效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學生的利益,維護了教育的公平性.《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明確寫道:要以學生的需求為標準,課堂的主體是學生,要一切為了學生.
四、實施分層教學的優(yōu)勢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成績.走班制分層教學可以最大限度避免了學生上課無所事事,這種方式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能有效地幫助他們約束自己,使其更加合理的利用自己的課后時間.
2.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分層教學的實質是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學生上課的時候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提高學習效率.由于教師在課下準備了很多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可以保證每位同學都可以真正掌握所學內容.事先,教師對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了解,這種了解幫助他們更有針對性地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保證了每一名學生的學習需求.總之,在各位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可以更快地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觀念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3.有利于提高教師上課質量.由于走班制分層教學是師生互選的創(chuàng)新模式,在教師對學生的同時,也是學生對教師的選擇過程.學生對教師的選擇可以倒逼教師對自己的授課進行改革,以最大的力度來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的教學質量得到提高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質量的提高,這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保證了學生的切身利益.
五、分層教學中需要堅持的四種教學原則
1.自主性原則.由于分層教學是師生互選的,其本著自主性的原則進行,弱化學校層面的干預性,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互選的自由性,最大化地保證學生的自由.
2.流動性原則.確保流動性既能增加學生之間的競爭性,也拓寬了學生的上升渠道,讓學生可以有危機意識,能夠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減少教師的監(jiān)督,增強了學生的自律能力,可以更好地保證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的自律性.
3.擇優(yōu)性原則.擇優(yōu)性是兩方面的,既是學生對教師的選擇,又是教師對學生的一種選擇.擇優(yōu)選擇可以促進教師優(yōu)化自己的授課模式,保證自己的課程有足夠的吸引力,努力讓自己的課程吸引學生.
【參考文獻】
[1]常德香.有關分層式教學在初中數(shù)學中的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33):35.
[2]袁紹建.初中數(shù)學分層式教學理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