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玲玲 陳旭
【摘要】游戲是孩子與周圍世界建立聯(lián)系、娛樂身心、健康發(fā)展的一種方式,為此,無論是幼兒教育還是小學教育,游戲的教育方式都非常適宜該時期的教育特點??墒牵陙?,一些教師太過注重教育的盡善美、高大上,對孩子的教育太過干預性,這與教育的實質相悖。鑒于此,應當確保游戲回歸自然與回歸生活,從而實現(xiàn)理想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游戲 回歸 自然 生活
一、將生活化的內容應用于孩子的游戲過程中
回歸生活就是還原孩子的生活面貌、還原孩子本來的生活景象,以使孩子在實際生活中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注重立足于孩子的生活實際,由孩子周圍的生活中獲得進步,這是一種有效的課程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孩子游戲活動的回歸生活需要立足于孩子自身的認知特點、學習規(guī)律、生活實際等,能夠滲透地方的社會生活習俗、文化習慣、自然生態(tài)等,從而在加以拓展與整合的基礎上生成新的游戲活動。例如,主題游戲活動“西瓜”轉變了之前商場買到各種大小的西瓜之后,以認識作為視角,對西瓜的營養(yǎng)、類別、顏色、結構等問題進行分析,而是應用跟孩子生活實際非常接近的情景——雕刻西瓜。而孩子知道一些雕刻西瓜的藝術品,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比賽活動,看誰雕刻的又好又快。教師順勢提問學生“你使用什么工具雕刻?”“你可以雕刻出什么圖案呢?”“如何才可以更好更快地進行雕刻呢?”這樣一來,孩子在教師的提問中激發(fā)了探究興趣,這為接下來的一系列游戲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可以開展“多姿多彩的西瓜皮”“西瓜變形記”等,以使孩子在一系列的游戲活動中體會到奇妙的改變與富有趣味性的事物,這有效地統(tǒng)一了主題跟游戲??梢哉f,游戲的過程中是學生感受實際生活的一個過程,也是孩子智力得以激發(fā)的過程。通過組織這樣的游戲活動,并非重視游戲的外在形式和過程,而是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做游戲和探究,而我們所一貫主張的就是這種取材于實際生活的游戲精神、游戲態(tài)度、游戲過程的快樂和輕松。
二、在孩子一天的生活中滲透回歸童心的游戲活動
回歸童心能夠保障孩子在校園度過有價值、快樂的一天。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具備規(guī)律性,這種規(guī)律性在孩子身上靜態(tài)存在著。只有結合發(fā)展、通過實踐,在跟孩子進行持續(xù)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才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具體化,從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也才可以讓孩子的童年生活和學習變得更加快樂。校園游戲的回歸童心需要立足于孩子一天的生活安排,且以游戲作為主線,在孩子一天的學習和生活中滲透主題游戲、活動游戲、自由游戲,等等,這樣一系列的游戲可以保持自然的整合與獨立性。在組織游戲活動次序、活動比重、活動時間方面,確保有效地整合內容和科學地銜接時間,做到交叉進行、動靜統(tǒng)一。例如,能夠安排孩子一天的活動如下:首先進行第一次活動,即入校、交流,再向室內的游戲活動轉化,即開展主題游戲活動;緊接著是第二次活動,開展室外的游戲活動,像是大自然活動、種植活動、體育游戲、小游戲等;然后是第三次活動,即在下午放學之前開展娛樂游戲活動等;最后進行一次談話的活動,從而進行總結和表揚。這樣一來,孩子一天的活動是不間斷性與重復性的,也恰恰是一系列的游戲活動融入其中的良好時機,進而在各個環(huán)節(jié)都盡可能地為孩子帶來一種全新的體驗。當然,活動的次序可以進行改變,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現(xiàn)狀加以優(yōu)化,確保一天的活動組織不但兼顧一般的剛性標準,而且實施相應的柔性化處理??傊⒆釉诎盐樟嗣恳惶斓纳畲涡蚝蛢热葜?,能夠積極地配合、有序地銜接,從而讓孩子在充滿童心的校園生活中獲得良好的發(fā)展與成長。
三、在自然界中選擇游戲素材
自然環(huán)境中具備各種各樣的素材,在收集的過程中務必兼顧其適宜的教學知識與教學目標,并且素材務必有著相應的可變性與動態(tài)化特點。例如,教師組織孩子在大自然中共同搜集能夠應用的所有資源和材料,這涵蓋一些樹葉、樹皮、貝殼、石塊、野草、野花等,從而啟發(fā)孩子在游戲活動中感知其用途、色彩、形狀。針對各種形狀和顏色的石塊,可以在數(shù)學教學中啟發(fā)孩子根據(jù)觸摸的感覺、形狀大小、顏色等劃分類別;在音樂教學中能夠進行敲打,讓石塊發(fā)出聲響,然后孩子認真地傾聽來自自然界的聲音;在科學教學過程中能夠讓學生拿著放大鏡進行觀察,看一看放大之后的石塊形狀;而在美術教學中能夠組合各種各樣的小石塊為美麗的藝術品,如此種種。總之,回歸自然界,可以使孩子的游戲過程變得更加真實和質樸,也使孩子體會到了自然界的氣息和氛圍。
四、結語
綜上,筆者對孩子的游戲回歸自然和回歸生活等問題進行了簡要地分析,明確了孩子游戲過程中受到回歸自然與回歸生活的影響作用,提倡回歸自然與生活的教育思想,從而促進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和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高翔.角色游戲情境下中班幼兒合作性培養(yǎng)的干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