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壯萍
【摘要】以中職 護理專業(yè)學生為研究對象,在“臨床護理”課程中實施情感教學,運用實驗對比法、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得出“情感優(yōu)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實現學生的認知能力與個性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情感優(yōu)教 中職護生 教學效果
現階段,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素質普遍偏低。不僅文化基礎差,而且他們焦慮、自卑、退縮、缺乏自信心。這種狀況給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教育教學帶來了種種障礙和嚴峻挑戰(zhàn),甚至成為制約職業(yè)學校發(fā)展的關鍵因素。2015年12月,由本人主持的《情感優(yōu)教對中職護生“臨床護理”教學效果的影響》被列為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2015年度規(guī)劃課題,經過一年的教學實踐,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研究目的
通過本實驗研究,了解在“臨床護理”課程中實施情感教學,是否能調動和激發(fā)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是否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和諧發(fā)展。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山西省陽泉市衛(wèi)生學校二年級開設臨床護理課的中職學生。
2.抽樣方法及樣本量
通過方便抽樣選取本校護理專業(yè)學生進行實驗研究,課題組教師所授課班級作為實驗組。本校已完成臨床課學習的三年級、同一教師授課、同一層次學生為對照組。樣本量約200人。
三、研究方法
1.實驗比較法
實驗班級實施情感教學,對學生期末考試成績與非實驗班級進行比較。
2.調查法
在實驗前后均采用“中職學生情感態(tài)度調查問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情況,對實驗前后的結果進行對比。
四、“情感優(yōu)教”教學的具體實踐
1.從學生層面: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順性而為
(1)充分了解學生,因材施教。首先,在實驗班級發(fā)放調查問卷,通過調查結果分析和對班主任老師訪談,將學生按成績分成不同層次,根據學習情感態(tài)度分成不同類型,確定學習困難生和個別輔導的名單,因材施教。
(2)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目標觀。在教學過程不僅要重視學生認知能力的變化,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意愿、需要和價值觀;不僅要關心成績好的學生,更要顧及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學生學習需求和個性發(fā)展的差異。在設定教學目標時,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可行性原則、可測性原則。
(3)構建新型的課堂結構——分層次教學。教師要集體備課,根據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制定出與不同層次學生學習可能性相適應的教學目標、作業(yè)和測試題。為學生搭建任務的階梯,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他人幫助,跳一跳,摘到桃,嘗到成功的喜悅,以成功來激勵自己發(fā)揮求知的內驅力。
2.從教師層面:關注學生對課堂教學過程和臨床專業(yè)課的積極情感
(1)以情感為手段。教師要將看上去平淡無奇的教學內容與生動的臨床案例、生活實際、新聞事件、名人軼事等聯系起來,使學生發(fā)現其中蘊含的趣味性、實用價值,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情緒。
(2)以情感為目標。臨床護理和學生未來從事的護理工作密切相關,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要保持良好情緒狀態(tài),以情施教,體現對所教專業(yè)的熱愛,和對病患的同情,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
(3)精心組織,優(yōu)化課堂教學。教師要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剖析教材中的情感資源,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利用情境營造情感氣氛,寓教于樂,情景交融,激發(fā)學生學學習動機和熱情。
3.從師生交流方面:關注學生自尊
(1)降低焦慮。要淡化教師的權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犯的錯誤采取寬容、平等、尊重的態(tài)度,營造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真誠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如實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想法和感情;幫助學生分析自己的能力,學會正確認識自我,能根據自己的水平制定切實可行的發(fā)展目標。
(2)激發(fā)動機。對于基礎相對好的學生,讓他們認識到未來工作對護理人才的需求,使他們懷有遠大的目標和抱負;對中等層面的學生,選擇難易適中的教學任務,充分利用反饋信息恰當的進行獎懲,讓學生在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中,增強其學習動機;面對學習基礎較差的中職生,主要在教學方法上下功夫,如生動形象的畫面,富有激情的語言,和身邊人物的事例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
(3)小組合作。把學生分成固定的學習小組,每組都配有“好、中、差”三個層次的學。兼顧學生的性格和能力,讓開朗外向的學生帶動膽小內向的學生。小組成員可以隨時得到同伴的幫助和肯定,且不存在面對老師時的心理壓力和緊張情緒,增加其學習的自信心。
(4)學生會學。中職學生之所以學習困難,除了長期以來形成的不良學習習慣,關鍵還在于缺乏科學合理又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要指導學生將授課內容標記目標層次,合理分配時間精力,對所學知識要縱橫歸納總結等。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4.改進教學評價策略,關注評價功能
(1)自我評價。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估價自己,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我評價的機會,交給學生自我評價的方法,定期對照目標自我評價。
(2)同伴互評。將作業(yè)交給學生互相評定,在小組活動或抽查演示中相互評價,或教師設置互評問卷讓學生填寫等。互評過程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學不同的學習方法和觀點,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3)過程評價。如通過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課堂紀律、教學活動參與度、平時小測驗、作業(yè)等進行打分,實現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
五、實驗的效果和結論
1.實驗的效果
(1)學生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有了積極的發(fā)展。實驗開始之前和進入尾聲,課題組對實驗班兩次進行了學習情感態(tài)度問卷調查,實驗前和實驗后學生情感態(tài)度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從上 表1可以看出,在實驗后積極因素的18個項中,各項平均值(M)均明顯上升,除第3項(2.95)外,其余各項均在3.22分以上,各項的標準差均較實驗前變小。對相關樣本做T檢驗,雙尾顯著性概率(sig)為0.00,表明相關樣本數據之間有顯著性差異。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中關注學習者的意愿、情感和需要,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改變學習態(tài)度。
在消極因素的9項中平均值明顯下降,所有項目都在2.55分以下,各項的標準差均較實驗前變小。雙尾顯著性概率(sig)為0.00。表明相關樣本數據之間有顯著性差異??梢妼W生中存在最普遍、最突出的焦慮情緒有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抑制也能得以一定程度解除。
(2)學生臨床各科成績有了明顯提高
從考試成績來分析,參加實驗的2015級學生內科 護理、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兒科護理均分及達優(yōu)率均比上一年同期同科目相應成績有顯著提高。
2.實驗結論
(1)在中職“臨床護理”教學過程中,有效利用情感因素可以促進教學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優(yōu)化教學效果。
(2)實踐證明,在臨床護理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是有效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有助于融洽師生關系,提高教學效果,實現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情感素質的和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