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海栗
摘要: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學生住宿方式實現了公寓化模式,由于種種原因,大學生在社會化公寓內的思想行為與傳統(tǒng)宿舍內相比,發(fā)生了較大變化,高校必須認真分析這些變化特征,研究對策,建設優(yōu)良的公寓文化,培養(yǎng)“四有”新人。
關鍵詞:后勤社會化;大學生;思想行為;對策
高校后勤社會化后,大學生住宿實行了公寓化模式,它打破了傳統(tǒng)的大學生住宿方式。大學生在社會化公寓內的思想行為也隨著這種住宿方式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如何及時、有效地研究這些變化特征,加強對大學生在學生公寓內思想行為的教育引導?這是當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內容。
一、大學生在社會化公寓內思想行為變化特征分析
(一)市場價值觀念顯著增強
學生公寓社會化本身就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的需要而進行的一種改革,大學生從計劃經濟模式下的免費住宿到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付費住宿,是一種價值觀念的大轉變。正是受市場經濟等價交換原則的影響,大學生在學生公寓內的行為取向表現出較強的市場特征。要求學生公寓有熱水器、網絡,用電用水實行“自負盈虧”。所以,隨著高校學生公寓社會化后,學生市場價值觀念已經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正顯著增強??梢钥隙ǖ卣J為,大學生市場價值觀念增強以后,會不斷地從運用于學生公寓擴展到大學生整個的學習生活中,從而影響大學學習和成長。當然,這種影響有正面的,也負面的。
(二)個性張揚無拘無束
社會化后的學生公寓實行付費住宿,大學生簡單化地理解市場等價交換的原則觀念在其言行上表現出個性張揚無拘無束,學校和后勤物業(yè)管理就應該為其提供無限制的條件和服務,思想上表現出不愿接受公寓管理的觀念。出現了有的學生喜歡寢室里高朋滿座,影響了其他同學的學習和休息;有的學生不愛勞動,從來不打掃衛(wèi)生,影響了整個寢室的清潔狀況等等。這些看似細微的個性表現,正反映出當今大學生在個性修養(yǎng)上的弱點。
(三)公寓生活具有社會性傾向
后勤社會化后的學生公寓設備齊全,既適宜于大學生舒適的學習,更為大學生提供了舒適的社交、消費場所。正是這些豐富多彩的生活形式,使得學生公寓內大學生的生活已經超越了學校的特質,帶有一定的社會性傾向,因而,大學生在學生公寓社區(qū)的行為變得比較復雜,增加了學生工作的難度。
上述幾種主要行為變化,是高校后勤社會化實行學生公寓社區(qū)制的產物,其中不乏一些積極因素。但從大量的現象反映出,更多地表現出消極因素,因此,高校必須認真加以研究,加強對策研究。
二、大學生在社會化公寓內思想行為變化的教育管理對策
(一)大力加強公寓社會化后大學生的主體性教育
大學生在學生公寓內出現的種種負面現象,從根本上說,還是一種傳統(tǒng)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長期積淀的結果。這就要求學校放棄傳統(tǒng)的說教式、獨斷式的教育方式。高校必須要反思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中存在的誤區(qū),從內心深處建立起尊重學生主體性地位的教育觀念,樹立新的符合時代潮流的教育觀念。通過啟發(fā)、引導大學生內在的教育需求,提高大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自主性、能動性,逐漸確立自身在教育中的主體性地位,成為真正的具有主體性的人。
(二)大力突出學生公寓教育屬性
大學生社會化公寓不同于社會公寓,它必須具有鮮明的教育屬性。從大學生實際學習生活狀況看,大學生除了在學校接受課堂教學以外,相當一部分時間是花在學生公寓內。因此,學生公寓具有完成學習任務、處理生活事務、娛樂休閑等多重功能。因此,要培養(yǎng)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必須高度重視學生公寓的教育屬性。要求高校后勤社會化以后高校的后勤工作當以育人為導向,為人才的健康成長營造整潔的校園生活環(huán)境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從而為學校的育人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加強公寓學生工作進家庭,構筑共同育人的新型工作模式
在改革開放以來的家庭教育觀念中,確實存在著對孩子教育培養(yǎng)的認識誤區(qū),絕大多數家庭和學校只把學習成績的優(yōu)劣作為衡量孩子發(fā)展的主要標準,導致了許多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后出現了養(yǎng)成教育的嚴重缺失。家庭必須承擔起相應的教育責任與義務。作為高校要及時地將大學生在社會化公寓的表現信息傳遞給家庭,這就要求高校要積極主動地探索學生工作進家庭的工作模式,利用各種渠道加強高校學生工作同家庭之間的溝通,互通信息,調動家庭的教育積極性,配合學校做好公寓區(qū)內的教育工作。
(四)建立有效的學生公寓教育管理工作機制
高校后勤社會化以后,后勤集團建立迅速,而在加強后勤社會化公寓內學生思想教育的組織機構相對遲緩。建立有效的學生公寓教育管理工作機制已經到了非常緊迫的關頭??梢詮囊韵聨讉€方面入手:第一,要建立在高校黨委直接領導下的學生公寓管理組織機構。明確其在學生公寓區(qū)的思想政治教育、物業(yè)管理職責,賦予其在學生公寓區(qū)教育管理的足夠權威。第二,院系要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心從課堂轉移到學生公寓,從人員配備、經費預算、活動舉辦等方面實現這種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