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榮
摘 要:小學語文的教學難點在于學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學生對其學習興趣不高。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實現學生對小學語文學習的有效性提升。重點分析了信息技術運用的必要性、存在的問題,從多個角度提出了具體的運用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教學
隨著現代教學手段的提升,更多的信息技術被運用到教學之中。小學語文是漢語教學的啟蒙過程,教師需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由于小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相對較短,如何實現更為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是現在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信息化手段是小學生最為感興趣的一種教學形式,可以有效激發(fā)他們在小學語文課堂的學習注意力。
一、信息技術運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延長有效學習時間
小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有效時間不長,需要教師給予有效的引導。多元化的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有效學習時間逐漸延長,不斷提升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
(二)有助于優(yōu)化課堂教學氛圍
現代的小學語文課堂更多需要學生參與性的學習。因此,教師需要構建更為突出、更為和諧的教學氛圍[1]。多元化的信息手段可以幫助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語文教學之中,使得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更為積極地參與教師組織的各項教學活動,使得教學氛圍更加和諧融洽。
二、信息技術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充分的運用能力
一些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的時候不能有效掌握更多的信息化手段,尤其是現在的微課程等短視頻編輯等。在教學過程中他們難以有效運用,教學的生動性難以有效體現。教師的多元化信息技術手段難以有效運用,最終達不到有效的教學效果。
(二)搜集素材面相對較窄
一些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時候,可能缺少必要的素材搜集。因為一般教師的教學任務和壓力相對較大,他們缺少更多的備課時間,搜集有效素材的時間不足,因此課件的精美程度不足,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
三、信息技術運用的具體措施
(一)用于識字學習的主動性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識字是一些重要的教學內容。教師需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實現學生對識字的有效興趣。信息技術作為小學語文的有效教學手段,使用恰當,將實現其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漢字學習是小學生最為頭痛的學習環(huán)節(jié),很多漢字在學習過程中相對比較枯燥和乏味。信息技術的運用將實現學生對識字學習的主動性。因為漢字的形與義有著一定的聯系,教師需要緊緊抓住這一關鍵點。教師需要運用多元化的信息技術,實現漢字學習形與義之間的有效關聯。例如:在“月”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件中使用一個動畫視頻,從一個彎彎的月牙逐漸變化為“月”,這樣學生可以對“月”字有更為形象的認識。同時這種教學可以實現學生對“月”形象化記憶,使得學生更加容易記住這一漢字。例如“森”這一漢字的學習可以運用三個“木”字向中間集中,當集中到一起之后,可以使用閃爍,從而實現對這一漢字的強調。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對“森”字的有效學習和理解,這種信息化手段可以實現學生對生詞的有效理解和記憶。
(二)運用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閱讀是高年級小學語文的重要教學內容,也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難點和重點,教師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相關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實現學生對閱讀手段的有效掌握。信息化教學手段可以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提升。多元化的信息手段可以實現學生對閱讀文章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對文章的閱讀理解和掌握[2]。例如:在實施《桂林山水》一文的閱讀之前,教師可以從網絡上找一些關于文章中描寫桂林山水的視頻,在學生閱讀之前可以對這一文章有一個形象性的認識,對后面的閱讀教學有了鋪墊作用。學生可以通過事前觀看這一視頻,有效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那些景點,使得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學習積極性有效提升。教師在激發(fā)學生主動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上網自己去找一些相關的視頻和資料,從而實現學生知識面的有效拓展。
(三)推動寫作能力的提升
寫作也是小學語文需要重點培養(yǎng)的能力之一。教師需要運用多元化的信息手段,不斷激發(fā)學生參與語文寫作的意識。由于寫作需要學生積累很多的知識,很多學生存在寫作的困難。運用信息化技術不斷激發(fā)學生參與寫作的主動性是十分必要的。其中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都是寫作需要具備的重要能力。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多媒體課件展示一段視頻,讓學生去觀察,了解整個視頻中所需要關注的點,然后去重點總結,實現對整個內容的概括。最后需要讓學生主動表達出來,實現表達能力的有效提升。這些寫作能力都需要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使學生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實現寫作意識的提升。
小學語文涉及的內容相對較多,教師需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實現小學生學習注意力的有效集中。信息化手段是小學生最為感興趣的方法,教師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實現語文教學多個難點、重點的突破,這樣才能實現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蘇春景,高亞男,等.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現狀及對策研究:以煙臺市芝罘區(qū)部分小學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5,12(3):156-157.
[2]王瑾,李月葵,黃莉,等.學校文化建設是濱湖路小學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藍色的夢——學校文化建設的研究》的研究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145-146.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