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的社會經濟在不斷的發(fā)展,大數據時代、“互聯網+”也逐漸來臨,而在這種新形勢背景之下,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沒有想象中簡單容易,而且,計算機網絡的普及,也給高校學生帶來了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在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很多挑戰(zhàn)和難題,以致于我國目前高校的教育工作做的不夠理想,并且,在新形勢下如何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成為了高校正面臨的一大難題。本文就對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進行分析,供參考。
【關鍵詞】新形勢 高校輔導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7-0069-02
我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正面臨著新形勢的改革,在這種形勢之下,高校輔導員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臨著不好的現狀,因此,在這種基礎上,高校輔導員必須要重新對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進行調整,先是在了解學生的前提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作一系列計劃和實施方案。這樣才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同時,高校輔導員也要站在自己的崗位審視自己,制定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來抑制住不好的情況發(fā)生。
1.我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狀
1.1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不夠
從目前我國高校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來看,輔導員的隊伍建設還不夠,同時在教育方法上還沒有一種完善的制度,思政教育的途徑和載體也是遠遠不夠的,大多呈現出死板、老舊的狀態(tài)。我國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互聯網時代,如果高校輔導員還是一味地采用傳統(tǒng)觀念進行思想政治教學,那么學生自然是融入不了的,教育成效也會不如人意。高校輔導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不能真正的了解高校學生的追求,盲目進行傳授,這樣一來,就造成了學生的不感興趣,而學生也不能真正的理解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而高校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達不到。
1.2教育工作不足
不少高校輔導員在進入了一個新時期、新環(huán)境之后,可能會有不適用的情況發(fā)生,于是他們對于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也發(fā)生了某些微妙的變化,因為在新形勢下,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自然會有更高的要求。要求輔導員不僅要有扎實的功底和專業(yè)性素質,更要有敢于面臨挑戰(zhàn)、尋找機遇、勇于創(chuàng)新、熱心奉獻等決心,這樣才能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帶來好的成效。但是由于高校學生大多數都未成熟,雖然有的外表成熟,但是內心卻還是小孩子,這樣一來,高校輔導員面對這些求知欲望強烈、主觀色彩強的學生是沒有辦法做到雨露均沾的。甚至很多時候,學生不同的家庭背景、個人經歷、年齡、年級等都會成為他們不一樣的所在因素,他們對于事情的看法和做法都會存在大小差異,所以就會造成很多問題的產生。而在高校輔導員有限的情況下,就沒有辦法去對每一位學生都進行詳細的了解,只能根據一部分學生來判斷全體,這也是造成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足的原因。
1.3教育工作針對性不強
我們進入了一個新時期,就要將自身的傳統(tǒng)思想、觀念改善,跟上時代進步的步伐,而高校輔導員更要做到與時俱進,輔導員是和學生直接接觸的群體,如果他們都不了解時代的最新情況,又如何將思想政治灌輸到學生身上呢?而我國目前高校還存在的一個現狀就是,輔導員不能跟上新形勢的發(fā)展,雖然人處于新形勢下,但是心理還處在傳統(tǒng)時期。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高校輔導員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總是將一些不相同的知識硬接在一起,這樣不管在感官還是認知感上都顯得特別別扭。并且,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輔導員只是向學生傳授方法,雖然學生考死記硬背記下了那些內容,但是在實際應用上學生未必能夠應用通透,所以,針對性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2.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對策
2.1準確定位輔導員、加強其素質
高校學生思政教育的引導人是高校輔導員,高校輔導員自身的專業(yè)性知識水平程度和職業(yè)素質是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所以,在給學生進行教學之前,一定要先將輔導員的水平進行準確的定位。所制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計劃一定要符合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的特征,將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等作為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將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灌輸到學生心目中,真正做到學生和時代的接軌。同時,高校輔導員要以高校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為思政教育目標,學生永遠是課堂的主體,盡量將高校學生的價值體現出來,教導學生要愛國敬業(yè)、履行應盡義務。高校輔導員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候,也可以采用軍訓或者培養(yǎng)學生的觀念來進行教育,從中可以將一些潛在的團結合作思想流露出來,增強高校學生的協(xié)作意識。在輔導員正式上崗教育之前,高校最好是對輔導員的能力進行交底,對于一些不合格的輔導員,采取崗前培訓的方法來提升,但是要注意的是,高校在對輔導員進行交底或是培訓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其教育水平,更要關注他們的職業(yè)素質。
2.2強化考核制度、加強隊伍建設
要想強化高校的考核制度,就必須要先健全管理制度,因為在一些高校當中,并沒有對其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進行考核或者測試,這樣的話,就算是有個別高校輔導員存在懶惰心理和積極性不高都有可能會給整個隊伍造成不良影響。高校需要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大原則,把考核制度進行完善和強化,有了考核制度之后,高校輔導員就要經過多層考核才能進入思政教育工作當中。而這些考核制度雖然在表面上看有些許復雜,但是卻有著很強的制約性,保證了高校當中的輔導員都是能夠給思政工作帶來益處的,通常情況下,可以把考核制度分成優(yōu)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四個級別。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對象主要是對專業(yè)知識和職業(yè)素養(yǎng)以及實效性的考核,如果這三項考核都取得了較高的成績,那么就意味著輔導員可以正式上崗,為高校學生帶來好的思政教育成效。除此之外,強化考核制度也是對高校輔導換隊伍的建設有效途徑之一。
2.3完善教育機制
高校校內建立一個高校輔導員的思政教育預警機制,它能夠快速的對輔導員的工作行為進行及時的分析和判斷,并發(fā)現問題,快速的做出反應。機制的完善能夠讓輔導員更加有效率的進行工作,使得高校輔導員在工作的過程中,更有自覺性和主動性,能夠順應新形勢的發(fā)展來對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且,所謂“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有了完善的教育機制,高校輔導員在進行思政教育工作的過程當中,也能夠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定的約束,保證將思政思想灌輸到學生心中,留下印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實施是對高校輔導員能力、素質的多方測試,而高校輔導員必須要做到對自己準確定位、加強自己的職業(yè)素質才能使得教育結果是符合新形勢需求的。而在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也要做到真正的與時俱進,高校學生作為和社會接觸較緊密的群體,更是肩負著比較大的壓力,高校輔導員在這種基礎上,更要先讓自身變得更好,才能保證學生的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孫作青.以工作坊推動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課程化研究[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1):72-78.
[2]李艷梅.論網絡時代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7(02):112-115.
[3]羅玄.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現狀及對策研究[J].納稅,2017(04):126+128.
[4]溫永強,江泉.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6(06):81-87.
[5]許峰,王東維.論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意識的培養(yǎng)[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2):122-125.
[6]張志永.高校輔導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02):185-186.
[7]郭華.論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則[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上半月),2007(11):75-76.
[8]姚薇,楊邦翔.高校輔導員要把生命教育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視角[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5):81-84.
作者簡介:
李靜萍(1990.09.13-),女,湖南永州人,本科學歷,輔導員,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