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軍民
摘 要: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太極拳文化因其鮮明的中原文化特色集養(yǎng)生、健身、競技于一體,是拳法和文化的完美結合,深受人們的喜愛。雖然目前練習太極拳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太極拳鍛煉者大多是中老年人。太極拳作為一項好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不但適合中老年人鍛煉,而且也適合于活潑好動的青少年健身鍛煉。調查顯示,太極拳運動并沒有引起青少年的青睞。青少年是推動太極拳的繼承和發(fā)揚的前進動力,而且能夠有效地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那么,是什么因素制約著青少年對太極拳的學習?本文試圖從各種角度去分析探討制約青少年學習太極拳的動因及太極拳運動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更好的普及太極拳運動。
關鍵詞:青少年;普及;太極拳;終身體育
1 太極拳運動概述
太極拳是中國武術中內家拳的一種,它是以健身養(yǎng)生,技擊為目的。近年來,隨著它的發(fā)展和傳承,其獨特的健身價值被人們所接受,它蘊涵了中國五千年來的傳統(tǒng)文化,
太極拳作為一種獨特的內外兼修、蘊涵深刻哲理的傳統(tǒng)文化,多方面影響著我們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發(fā)展,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歷史積淀,對促進社會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變遷,使得太極拳的屬性在這個時代也已發(fā)生了歷史性的變革。因而我們必須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太極拳,探討太極拳,從更高的層次上理解它、認識它,從它所蘊涵的價值觀念、行為規(guī)范、思維方式、情感方式等方面汲取一些精粹的、先進的、適應當今社會發(fā)展的思想。
2 文獻綜述
1)王朝瓊在《太極拳對心理健康的增進作用》中提到太極拳的修煉可以不斷地對練習者的意識產生正面影響。太極拳通過呼吸的平和柔緩引導心靈走向輕松自然,又通過心氣的中和促進全身經絡的舒張,使身心進行良性互動。
2)和兆元在《太極拳要論》中說“理技相合,太極諦。習者不可不詳思揣摩焉。若理能守規(guī),久恒自成”。太極拳是傳統(tǒng)武術中理論最豐富的拳種之一,這使很多練習者難以掌握。其原因在于缺乏系統(tǒng)性理論和技擊相脫節(jié)。而青少年既有理論學習而且技擊接受能力較強,因而能更好地練習太極拳。
3)《黃帝內經》有云:“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fā)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腎氣實,發(fā)長齒更,二八腎氣盛。故能有…”這些話說明,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fā)發(fā)育階段。年輕氣盛能更好地學習領悟太極拳,預防疾病促進身心健康。
3 研究方法
3.1 問卷調查法
對開封市龍亭區(qū)進行了關于太極拳問題的調查。發(fā)放問卷500份, 收回500 份,對問卷的發(fā)放采用了按比例的隨機抽查,同時對問卷的信度和效度進行檢驗,符合統(tǒng)計學要求。
調查情況如下:1、興趣調查:對太極拳感興趣的320人,占比64%,不敢興趣的170人,占比34%,無所謂的10人,占比2%。2、學習熱情:想學的305人,占比61%,不想學的193人,占比38.5%,無所謂的2人,占比0.05%。3、對適合練習人群的認識:老年人313人,占比62.6%,青少年53人,占比10.6%,成人28人,占比5.6%,兒童8人,占比1.6%。
此調查說明青少年練習太極拳的人較少,老年人較多。媒體對于人們了解太極拳的人較多,現在想學太極拳的人越來越多。
3.2 數據統(tǒng)計法
對收集的全部問卷進行數據統(tǒng)計、整理得出結論。
3.3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大量的期刊、書籍等有關文獻資料,并參考與本課題研究有關的太極拳青少年身心健康影響等方面作用,完成論文著作。并通過各類學報、文獻對廣大青少年缺乏體育興趣的原因及體育興趣培養(yǎng)進行分析。
4 分析與討論
4.1 制約青少年學習太極拳的因素
由于青少年活潑愛動,受這個階段身心特點的影響,比較喜歡速度快的激烈型的運動,而盲目的認為太極拳一味的柔和緩慢。對學習太極拳的興趣沒有被激發(fā),不了解練習太極拳對自身心健康的重要影響,學校及政府對太極拳的重視程度不夠等因素。太極拳不僅有養(yǎng)生的功效,而且還有技擊防身、陶冶情操、增強身體素質、緩解學習精神壓力等功效,所以適合青少年學習成長。
4.2 當代青少年學習太極拳的現狀
根據對開封市太極拳健身活動的情況了解,可知女性學習太極拳的比例較大,男性比例也有上升趨勢。年齡上,老年人比重最大,中年人和青少年也占較大比重。這說明太極拳不僅是老年人的健身體育項目,也是中、青少年喜愛的健身項目。青少年對太極拳的健身認識正逐步提高。練習太極拳的最直接動機是強身健體、增進健康、抵御疾病。另外交流表演、比賽、愉悅身心、緩解壓力也是他們練習太極拳的間接動機。從練習形式上看,市武術協(xié)會太極拳輔導站的學習比重最大,集體組織和自發(fā)組織的比重較小。
4.3 太極拳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
4.3.1 對心理壓力的影響
從太極拳的運動特點來看,對習練者身體和精神放松。緩慢、輕松、肢體伸展、寧神靜氣的做動作,它不同于競技運動耗能帶來的緊張與疲勞。整個動作過程耗能極少,運動結束后,普遍習練者會感覺身體放松、精神愉悅、疲勞消除,這對緩解學生來自學習、情感、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壓力起著積極的作用。
4.3.2 對抑郁情緒的影響
從抑郁因子的特點看,太極拳運動對于心理抑郁有很好的調節(jié)作用。太極拳運動講究“陰陽平衡”,在形體的陰陽交替中,人的心理狀態(tài)也日趨平衡。太極拳屬于有氧運動,國外學·者諾瑟等人研究表明:有氧運動練習能降低抑郁,太極拳正是融身體鍛煉和心理療法為一體的優(yōu)秀體育項目。在改善練習者的心境狀態(tài)方面顯出較大功效。
4.3.3 練習太極拳對青少年神經、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
練習太極拳要求配合深呼吸與橫膈運動,全神貫注,這樣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起到良好的影響。同時太極拳動作舒緩、胸部防松意識與呼吸、動作配合。這樣呼吸的效果增強,加速了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增大肺活量,加強心肌營養(yǎng)。太極拳是一項強度小、運動時間長得有氧運動項目。因此鍛煉效果是最佳的??梢娞珮O拳運動對延緩內臟器官的衰老速度、增強青年機體承受能力、促進健康有良好作用。
4.3.4 練習太極拳運動對青少年骨骼肌肉、關節(jié)的影響
太極拳對骨骼肌肉、關節(jié)的影響很突出。以脊柱為例,太極拳要求“立身中正”、“含胸拔背”、“腰背為第一主宰”等。說明打太極拳與腰、胯有密切關系。經常練習太極拳,對脊柱的形態(tài)和組織結構都有良好的作用。練習太極拳時,以腰為軸,帶動軀干、四肢而運動,動作柔和緩慢成圓弧運動,這樣可增大腰部肌肉和脊柱的活動范圍及柔韌、靈活性。
4.4 普及太極拳運動的一些建議
1)練習太極拳應從小抓起,制定出一套適宜青少年身心特點的套路,如技擊、表演等方面激發(fā)其興趣。
2)大力宣傳太極拳俱樂部及有關娛樂健身項目,讓太極拳能更好地在社會中宣傳,更多人練習太極拳。
3)利用媒體,廣告大力宣傳太極拳的健身養(yǎng)生、技擊防身、陶冶情操等功效,讓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太極拳,并且投入到太極拳運動中。
4)希望政府及廣大中小學體育教育工作者能夠把太極拳融入到中小學體育課教學中。把太極拳列入到中小學校課間操的行列中。
5)為了能夠更好的激發(fā)青少年學習太極拳的熱情,教師應提高教學水平和角色的轉變。體育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根據不同人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孫耀.太極拳練習對女學生體質的影響.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3
[2]吳紀饒.大學生健康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鄧金.論太極拳對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影響.江西學院學報.2003
[4]劉永峰.太極拳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