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陳誠軒 謝鵬 李曉 李超 唐三元 謝旗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研究所 植物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01)
甜高粱[Sorghum bicolor(Linn.)Moench]是高粱的一個變種,起源于非洲,又被稱為糖高粱、蘆粟和甜稈等。甜高粱屬C4作物,光能利用率比水稻、小麥等作物高。由于其光合速率、生物產(chǎn)量和含糖量較高,具抗旱、耐貧瘠、耐高溫、耐澇和耐鹽堿等特性,同時甜高粱作為能源、飼料和糖源作物已受到全世界的普遍關(guān)注,被認為是最具開發(fā)潛力的高生物產(chǎn)量作物之一[1-4]。
目前,甜高粱用來制作青貯飼料是其最經(jīng)濟高效的利用形式。研究表明,青貯甜高粱粗纖維和蛋白質(zhì)含量與青貯玉米相當或優(yōu)于青貯玉米[5];干物質(zhì)降解率和中性洗滌纖維消化率高于玉米青貯,pH值、乳酸含量與玉米青貯相近[6-7]。隨著我國畜牧業(yè)規(guī)?;?、集約化的迅速發(fā)展,蛋白質(zhì)飼料資源更顯得尤為缺乏,用優(yōu)質(zhì)高蛋白甜高粱補充飼料蛋白質(zhì)及其他營養(yǎng)物質(zhì),已成為畜牧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guān)鍵。
甜高粱作為一種新型的牧草來說,其粗蛋白、粗纖維、糖、粗脂肪和粗灰分等品質(zhì)指標,直接影響著其營養(yǎng)價值和實際利用價值。在甜高粱整個生長期不同階段的收獲生物量差距較大,而且各種成分含量的變化也顯著。因此,本論文通過測定不同類型甜高粱在不同生長期的干物質(zhì)、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探究其變化規(guī)律,確定不同類型甜高粱的最佳利用時間,為選擇合理的收獲時間提供理論依據(jù)。
1.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北京市昌平區(q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研究所農(nóng)場。昌平區(qū)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 684 h,年平均氣溫11.8℃,年平均降水量550.3 mm。
1.1.2 供試材料 本次實驗所用的甜高粱品種:甜高粱(Keller、ST008和H310)、高丹草(A60)和糖粒兩用高粱(E048)。甜高粱生長發(fā)育時期一般劃分為苗期(前期)、拔節(jié)孕穗期和抽穗開花期(中期)及灌漿成熟期(后期)。取樣時期,拔節(jié)期定為甜高粱出苗后60 d;抽穗期為幼穗分化完成并沖出旗葉;乳熟期甜高粱灌漿初期,用指甲壓破時即淌出白色乳漿;完熟期籽粒變干、變硬,并呈現(xiàn)出品種的固有顏色和質(zhì)地。
1.2.1 播種與田間管理 每個品種的甜高粱分別種植三個小區(qū),行距40 cm,行長4 m,小區(qū)面積1.6m2,采用隨機區(qū)組設(shè)計,每個品種3個重復(fù)。人工播種,試驗期間各小區(qū)統(tǒng)一管理,試驗田進行常規(guī)管理。
1.2.2 項目測定及方法 每次測定取4株植株,分別測定株高、糖錘度、葉片數(shù)、葉重、莖重、穗重以及4株總重。每個小區(qū)重復(fù)測定3次。
將甜高粱和玉米分別用揉絲機粉碎后,取200 g鮮樣用烘箱在105℃殺青0.5 h,后用80℃烘干36 h,然后用高速萬能粉碎機磨成粉,過40目篩后用于測定粗蛋白、干物質(zhì)、纖維素、粗脂肪、木質(zhì)素和粗灰分。糖分采用酶標法測定,粗蛋白(CP)采用凱氏定氮法,中性洗滌纖維根據(jù)國家標準(GB/T20806-2006)測定,酸性洗滌纖維根據(jù)國家標準(NY/T1459-2007),酸性洗滌木質(zhì)素根據(jù)國家標準(GB/T20805-2006),粗脂肪用國家標準(GB/T6433-2006)測定,粗灰分用國家標準(GB/T6438-2007)測定。
1.2.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本研究中所有圖表所示的平均值和標準偏差均由3個生物學重復(fù)和3個測定重復(fù)計算獲得;利用SPSS 18.0 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用t檢驗做顯著性差異分析。
2.1.1 干物質(zhì)變化 從圖1中可以看出,不同甜高粱品種隨著生長期的延長,其干物質(zhì)呈逐漸增加趨勢,符合植物生長隨生長期的延長營養(yǎng)物質(zhì)逐漸積累增多的規(guī)律。整個生長期高丹草A60的干物質(zhì)均低于甜高粱(Keller、ST008和H310)以及糖粒兩用高粱(E048),各高粱品種間的干物質(zhì)有顯著性差異(P< 0.05)。整個生長期,甜高粱Keller、ST008和H310干物質(zhì)含量的變幅分別為13.78%-38.21%、15.38%-35.56%和12.15%-34.43%,A60干物質(zhì)含量的變幅為9.87%-31.06%,E048干物質(zhì)含量的變幅為17.79%-34.81%(圖1)。青貯原料的干物質(zhì)的最適的范圍為25%-35%,所以從干物質(zhì)角度來看,從孕穗期到成熟期收割甜高粱都是易于青貯的,而拔節(jié)期含水量高的甜高粱品種可以通過晾曬的方法降低含水量。
圖1 不同甜高粱品種整個生長發(fā)育時期的干物質(zhì)變化
2.1.2 糖錘度變化 如圖2所示,不同甜高粱品種的糖分含量隨著生長期的延長呈增長趨勢。隨著生長期的延長,凋萎使得植株水分含量大幅度下降,進而水分的下降使得甜高粱的糖分含量相對升高。相同時期內(nèi)不同甜高粱品種的糖錘度有差異。糖錘度由高到低依次為甜高粱(Keller、ST008和H310)> 糖粒兩用高粱(E048)> 高丹草(A60)。整個生長期,甜高粱Keller、ST008和H310糖錘度的變幅分別為4.29%-17.20%、4.16%-18.03% 和 3.56%-15.16%,A60糖錘度的變幅為3.05%-11.89%,E048糖錘度的變幅為4.82%-14.58%(P< 0.05,圖2)。青貯原料的糖分含量不低于3%(鮮樣基礎(chǔ)),三種類型的甜高粱在整個生育時期的糖分含量都高于3%。因此,從糖分的角度來看,三種類型的甜高粱在整個生長期都可以收割用于青貯。
2.1.3 粗蛋白含量變化 粗蛋白含量是評估飼草質(zhì)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不同甜高粱品種整個生長期粗蛋白含量都成“L”型趨勢下降(圖3)。整個生長期,粗蛋白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高丹草(A60)>糖粒兩用高粱(E048)>甜高粱(Keller、ST008和H310)。三種類型的甜高粱品種之間的粗蛋白含量無顯著性差異(P> 0.05)。整個生長期甜高粱Keller、ST008和H310粗蛋白含量的變幅范圍分別為4.12%-9.05%、4.63%-9.85%和4.76%-10.39%,糖粒兩用高粱E048粗蛋白含量的變幅范圍為5.47%-9.49%,高丹草A60粗蛋白含量的變幅范圍為6.52%-13.45%(圖3)。從粗蛋白的角度來看,三種類型的甜高粱在生長期越早收割,其蛋白含量越高。
圖2 不同甜高粱品種整個生長發(fā)育時期糖錘度的變化
圖3 不同甜高粱品種整個生長發(fā)育時期粗蛋白含量的變化
2.1.4 粗脂肪含量變化 如圖4所示,不同甜高粱品種隨著生長期的延遲,其粗脂肪含量呈逐漸下降趨勢,拔節(jié)期與其他時期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相同生長期不同甜高粱品種的粗脂肪含量差異較小(圖4)。甜高粱Keller、ST008和H310的粗脂肪含量的變幅范圍分別為1.04%-2.99%、1.34%-2.56%和1.46%-3.11%,糖粒兩用高粱E048的粗脂肪含量的變幅范圍為1.42%-2.83%,高丹草A60的粗脂肪含量的變幅范圍為1.40%-2.70%(圖4)。從粗脂肪的角度來看,三種類型的甜高粱在生長期越早收割,其脂肪含量越高。
2.1.5 粗灰分變化 礦物質(zhì)是動物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動物體內(nèi)生化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粗灰分含量大于15%(干樣基礎(chǔ))會影響青貯效果。如圖5所示,不同甜高粱品種從拔節(jié)期到完熟期,其粗灰分含量大都呈逐漸下降趨勢,糖粒兩用高粱(E048)和高丹草(A60)的粗灰分含量高于甜高粱(Keller、ST008和 H310)。甜高粱 Keller、ST008和H310的灰分含量的變幅范圍分別為3.79%-5.66%、4.54%-7.53%和5.51%-7.20%,糖粒兩用高粱E048的粗脂肪含量的變幅范圍為5.55%-7.77%,高丹草A60的粗脂肪含量的變幅范圍為7.79%-8.71%(圖5)。不同甜高粱品種整個生長期的粗灰分都低于15%,從粗灰分的角度來看,不同品種的甜高粱在整個生長期的都是適合收割的(圖5)。
圖4 不同甜高粱品種整個生長發(fā)育時期粗脂肪含量的變化
2.1.6 纖維含量變化
2.1.6.1 纖維素含量變化 纖維素(Cellulose,C)是由葡萄糖組成的聚合物。而半纖維素(Hemicellulose,HC)是由木糖和其他單糖組成的聚合物。纖維素和半纖維素雖然很難被大多數(shù)哺乳動物消化,但是可以被反芻動物的瘤胃去消化,并且有利于維持瘤胃的酸堿平衡,是反芻動物粗飼料中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不同甜高粱品種整個生長期纖維素含量變化有差異。如圖6所示,在拔節(jié)期時A60的纖維素含量顯著低于A39、Keller、ST008、H310和E048的纖維素含量(P<0.05);從抽穗期到乳熟期,E048的纖維素含量顯著低于Keller、ST008、A60和H310(P<0.05);從乳熟期到完熟期,A60纖維素含量顯著高于Keller、ST008、H310和E048的纖維素含量(P<0.05)。從總體來看,在整個生長期纖維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高丹草(A60)>甜高粱(Keller、ST008和H310)>糖粒兩用高粱(E048)。
圖5 不同甜高粱品種整個生長發(fā)育時期粗灰分含量的變化
圖6 不同甜高粱品種整個生育時期纖維素含量的變化
2.1.6.2 半纖維素含量變化 半纖維素(Hemicellulose,HC)是由木糖和其他單糖組成的聚合物。不同甜高粱品種隨著生長期的延長,其半纖維素含量呈逐漸下降趨勢(圖7)。從拔節(jié)期到完熟期高丹草(A60)的半纖維素的含量高于甜高粱(Keller、ST008和H310)和糖粒兩用高粱(E048),有顯著性差異(P< 0.05)。甜高粱Keller、ST008和H310的半纖維素含量的變幅范圍分別為19.74%-32.06%、19.27%-32.02%和20.04%-31.81%,糖粒兩用高粱E048的半纖維素含量的變幅范圍為20.88%-29.60%,蘇丹草與甜高粱的雜交后代A60的半纖維素的含量變幅范圍為22.57%-33.53%(圖7)。
圖7 不同甜高粱品種整個生育時期半纖維素含量的變化
2.1.6.3 中性洗滌纖維變化 中性洗滌纖維(NDF)是指用中性洗滌劑去除飼料中的脂肪、淀粉、蛋白質(zhì)和糖類等成分后,殘留的不溶解物質(zhì)的總稱。飼料中含有一定量的中性洗滌纖維(NDF)對維持瘤胃正常的發(fā)酵功能具有重要意義,但過高的中性洗滌纖維(NDF)則會對干物質(zhì)采食產(chǎn)生負效應(yīng)。所以中性洗滌纖維的含量很重要。
隨著生長期的延長,不同甜高粱品種的中性洗滌纖維含量呈逐漸下降趨勢(圖8)。從拔節(jié)期到孕穗期,高丹草(A60)的中性洗滌纖維的含量低于甜高粱(Keller、ST008和H310)和糖粒兩用高粱(E048),從孕穗期到完熟期蘇丹草與甜高粱雜交高粱(A60)的中性洗滌纖維的含量高于甜高粱(Keller、ST008和H310)和糖粒兩用高粱(E048);從拔節(jié)期到完熟期,糖粒兩用高粱(E048)的中性洗滌纖維含量低于甜高粱(Keller、ST008和H310)和高丹草(A60),有顯著性差異(P< 0.05)。甜高粱 Keller、ST008和H310的中性洗滌纖維含量的變幅范圍分別為51.37%-67.81%、46.79%-68.09%和46.42%-66.91%,糖粒兩用高粱E048的中性洗滌纖維含量的變幅范圍為46.96%-65.15%,高丹草A60的中性洗滌纖維的含量變化幅范圍為57.66%-69.09%(圖8)。
圖8 不同甜高粱品種整個生育時期中性洗滌纖維含量的變化
2.1.6.4 酸性洗滌纖維含量變化 酸性洗滌纖維包括纖維素、木質(zhì)素和硅酸鹽,影響反芻動物對飼料的消化率。三種類型的甜高粱品種在整個生長期酸性洗滌纖維含量變化規(guī)律不同(圖9)。
甜高粱Keller、ST008和H310從拔節(jié)期到抽穗期呈現(xiàn)緩慢上升的趨勢,從抽穗期到完熟期呈緩慢下降的趨勢;高丹草A60從拔節(jié)期到抽穗期呈上升趨勢,從抽穗期到乳熟期趨于平緩,從乳熟期到成熟期呈下降趨勢,糖粒兩用高粱E048在整個生長期先下降后上升。
整個生長期的酸性洗滌纖維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高丹草(A60)>甜高粱(Keller、ST008和H310)>糖粒兩用高粱(E048)。甜高粱Keller、ST008和H310的酸性洗滌纖維含量的變幅范圍分別 為31.62%-37.56%、27.52%-36.55%和26.39%-35.92%,糖粒兩用高粱E048的酸性洗滌纖維含量的變幅范圍為26.02%-35.55%,高丹草A60的酸性洗滌纖維的含量變幅范圍為30.36%-38.14%(圖9)。
2.1.7 木質(zhì)素含量變化 木質(zhì)素(Lignin)是由不同酚類化合物組成的非晶態(tài)聚合物。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zhì)素是細胞壁的主要組成部分,纖維素占40%,木質(zhì)素占5.5%,半纖維素占18%。三者的連接的方式極其復(fù)雜,木質(zhì)素用共價鍵與半纖維素連接,半纖維素用氫鍵與纖維素連接。三者結(jié)合在植物中起到機械支持作用。木質(zhì)素不能被瘤胃消化吸收的,雖然纖維素和半纖維可以被纖維素酶和纖維二糖酶水解成葡萄糖,但是因為三者的連接方式,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的利用會受到影響。
圖9 不同甜高粱品種整個生育時期酸性洗滌纖維的變化
木質(zhì)素的存在是影響反芻動物吸收植物中纖維的主要限制因素。甜高粱品種隨著生育期的延長,其木質(zhì)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圖10)。相同時期不同類型的甜高粱品種的木質(zhì)素含量有差異,整個生育期Keller的木質(zhì)素含量高于其它品種,在拔節(jié)期時Keller的木質(zhì)素含量顯著高于ST008、A60、H310和E048的木質(zhì)素含量(P< 0.05);在完熟期,Keller的木質(zhì)素含量與ST008和A60的木質(zhì)素含量無顯著性差異(P> 0.05),與H310和E048的木質(zhì)素含量有顯著性差異(P< 0.05)。
整個生育時期,甜高粱Keller、ST008和H310的木質(zhì)素含量變幅范圍分別為4.00%-4.91%、3.28%-4.20%和2.13%-4.52%,糖粒兩用高粱E048的木質(zhì)素含量變幅范圍為1.84%-4.22%,高丹草A60的木質(zhì)素的含量變幅范圍為2.31%-4.16%(圖10)。
圖10 不同甜高粱品種整個生育時期木質(zhì)素含量的變化
2.1.8 無氮浸出物含量變化 各甜高粱品種從拔節(jié)期到完熟期,其無氮浸出物含量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從拔節(jié)期到完熟期,高丹草(A60)的無氮浸出物的含量低于甜高粱(Keller、ST008和H310)和糖粒兩用高粱(E048),有顯著性差異(P< 0.05,圖11)。甜高粱Keller、ST008和H310的無氮浸出物含量的變幅范圍分別為45.04%-60.00%、47.05%-62.55%和44.76%-61.94%,糖粒兩用高粱E048的無氮浸出物含量的變幅范圍為44.73%-60.30%,高丹草A60的無氮浸出物的含量變幅范圍為39.31%-49.80%(圖11)。
圖11 不同甜高粱品種整個生育時期無氮浸出物含量的變化
此外,我們還將甜高粱和目前我國廣泛種植的優(yōu)質(zhì)青貯玉米同時播種和同季收割做了比較。甜高粱H310的鮮重產(chǎn)量最大,為91.80 t/hm2,其次是高丹草A60、甜高粱Keller和玉米青貯301,分別為77.27 t/hm2、64.41 t/hm2和 50.18 t/hm2,玉米青飼 2號最小,為45.85 t/hm2。甜高粱H310的鮮重產(chǎn)量高于玉米,是玉米青貯301的1.82倍,玉米青飼2號的2倍。甜高粱部分養(yǎng)分指標都超過玉米,甜高粱H310的粗蛋白、粗灰分和粗脂肪含量顯著高于青貯301和玉米青飼2號(P< 0.05)。從下表可以看出,甜高粱生物量超過玉米。
隨著生長期的延長,不同基因型的高粱整個生長期干物質(zhì)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因為植物光合作用及根吸收作用,不斷積累營養(yǎng)物質(zhì),合成的干物質(zhì)在高粱植株中沉積,所以甜高粱干物質(zhì)含量隨著生育時期延長而增長[8]。
表1 甜高粱、玉米生物量和品質(zhì)的比較
甜高粱在整個生長期間,莖稈內(nèi)糖分的積累是隨著生長期的延長呈逐漸上升的。當甜高粱抽穗以后,開花至灌漿期,由于輸送到穗部的養(yǎng)分不多,此時莖稈里的糖分快速增加。灌漿開始以后,大量的光合養(yǎng)分運輸?shù)剿氩孔蚜V?,莖稈里的糖分含量趨于緩慢。由于此時正值植株處于生理活性最旺盛的時期,大量的光合作用產(chǎn)物除輸送到穗部籽粒外,還有一定量的養(yǎng)分不斷以糖的形式貯于莖稈中,所以莖稈里的糖分仍然在增加。到籽粒成熟時,莖稈內(nèi)的糖分達到最高值,一直持續(xù)到后幾天糖分含量變化不大。之后,隨著葉片的衰老、枯萎、氣溫下降,莖稈內(nèi)糖分的消耗多于積累,含糖量開始下降。不同甜高粱品種整個生長期莖稈糖分含量的變化與謝鳳周[9]、黎大爵等[10]、盧慶善[11]、周鴻飛等[12]和卞云龍等[13]研究結(jié)果一致。
粗蛋白含量是評估飼草品質(zhì)的重要指標。測試的甜高粱品種在整個生長期中粗蛋白都呈成“L”型趨勢,這與 Gowda等[14]、Ademusum 等[15]和董曉玲[16]報道的變化趨勢相一致。粗蛋白含量下降是因為在成熟過程中,全株甜高粱的蛋白質(zhì)積累的速度逐步變慢,在此期間積累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以及其它一些營養(yǎng)物質(zhì),對于整株的營養(yǎng)成分來說粗蛋白的絕對量是沒有減少,但是所占比例是不斷下降的趨勢。礦物質(zhì)在動物體內(nèi)生化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各甜高粱品種從拔節(jié)期到成熟期,其粗灰分含量大都呈逐漸下降趨勢,與王洋[17]和羅峰等[18]報道一致。各甜高粱品種隨著生長期的延長,其粗脂肪含量呈逐漸下降趨勢,與趙遵陽[19]、王洋[17]和羅峰等[18]結(jié)果相反,可能是因為在成熟期收割時,籽粒數(shù)目少的原因。
通過對不同品種、不同生育期的甜高粱的生物量和營養(yǎng)成分的測定,得到了一系列生物學數(shù)據(jù),可作為青貯甜高粱的品種選擇、最佳收割時期選擇的依據(jù)。具體結(jié)果如下。
不同甜高粱品種隨著生長期的推進,其全株干物質(zhì)、糖錘度和無氮浸出物含量呈逐漸上升的趨勢;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粗灰分含量、纖維素含量、半纖維素含量和中性洗滌纖維含量呈逐漸下降趨勢;三種類型的甜高粱在整個生長期酸性洗滌纖維含量變化規(guī)律不同。
整個生育時期,甜高粱(Keller、ST008和H310)的干物質(zhì)、糖錘度和無氮浸出物高于糖粒兩用高粱(E048)和高丹草(A60);高丹草(A60)的粗蛋白含量、纖維素含量、半纖維素的含量、酸性洗滌纖維含量高于甜高粱(Keller、ST008、H310)和糖粒兩用高粱(E048)。在合適的收獲期,選擇較低的木質(zhì)素,有利于反芻動物對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吸收。
同一生育時期各甜高粱品種的鮮重產(chǎn)量之間有差別。甜高粱具有較強的再生能力。在拔節(jié)期收割后,可以在此基礎(chǔ)上再刈割1次。拔節(jié)期兩茬總鮮重產(chǎn)量,甜高粱H310的鮮重產(chǎn)量最大,為91.80 t/hm2,其次是蘇丹草與甜高粱雜交高粱A60和甜高粱ST008,分別為77.27 t/hm2和71.29 t/hm2,甜高粱Keller最小,為64.41 t/hm2。拔節(jié)期收獲兩茬的生物量高于拔節(jié)期、乳熟期和成熟期的生物量。在實際生產(chǎn)上對于再生能力較強的品種可以選擇在拔節(jié)期收割兩茬,這樣既可以實現(xiàn)甜高粱品種的生物量最大化也可以避免倒伏。
甜高粱生物量超過玉米。甜高粱H310的鮮重產(chǎn)量最大,為91.80 t/hm2,其次高丹草A60、甜高粱Keller和玉米青貯301,分別為77.27 t/hm2、64.41 t/hm2和50.18 t/hm2,玉米青飼2號最小,為45.85 t/hm2。甜高粱H310的鮮重產(chǎn)量高于玉米,是玉米青貯301的1.82倍和玉米青飼2號的2倍。甜高粱部分養(yǎng)分指標超過玉米,甜高粱H310的粗蛋白、粗灰分和粗脂肪含量顯著高于青貯301和玉米青飼2號(P<0.05)。由此,可以得出甜高粱作為優(yōu)質(zhì)的青貯飼料可以部分替代青貯玉米,與青貯玉米混合喂飼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