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紅俊
(江蘇省海門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江蘇 海門 226100)
前列腺增生屬于男性十分常見的泌尿系統(tǒng)疾病[1],以老年患者居多,常見的臨床癥狀有排尿困難、尿頻及尿潴留等,嚴重者具有肉眼血尿及無法排尿的癥狀,且容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臨床上多采取手術進行治療,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PKRP、TUPP、經(jīng)膀胱前列腺切除術及恥骨上前列腺切除術,但效果不一[2],為進一步探討對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前列腺切除治療的臨床療效,本文將2013年5月至2018年3月期間收治的2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納入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8年3月期間收治的2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伴有尿路梗阻癥狀,均為良性,Qmax在10ml/s以內,RUV在60ml以上,不伴有其他影響手術的疾病,均自愿參加本研究。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8例經(jīng)尿道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PKRP)、12例經(jīng)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PP)、1例經(jīng)膀胱前列腺切除術,1例恥骨上前列腺切除術,其中,年齡60~87歲,平均(73.5±7.7)歲,病程1~15年,平均(7.8±2.3)年。
均采取腰硬聯(lián)合麻醉,體位為膀胱截石位,對于前列腺重量在60g以上的患者,給予低壓沖洗,恥骨上膀胱穿刺置入引流套管,如果其重量在60g以內,給予高壓沖洗。經(jīng)尿道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PKRP)采取等滲沖洗液作為灌洗液,經(jīng)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PP)電切沖洗液作為灌洗液。沖洗液距離手術臺面為50~60cm。手術步驟:經(jīng)患者尿道將電切鏡置入,了解患者膀胱內是否存在病變,觀察后尿道長度及精阜的位置,對患者前列腺增生情況進行觀察,觀察其形態(tài)、大小及突入膀胱的程度等,調整好PKRP電凝功率80W、雙極切割功率160W,TUPP電凝功率60W、電功率120W,切除時自內向外切除兩側葉和中葉,最后對膀胱頸部及前列腺尖部進行修整,止血,術后將組織送檢,留置三腔導尿管。開放手術患者此案去平臥位,臀部墊高,在恥骨上正中做切口10~15cm,明確輸尿管口的位置,探入患者尿道至分離其左右葉聯(lián)合處,將前列腺增生部位切除,止血,術后將組織送檢,留置導尿管,關閉膀胱后,留置恥骨后引流管。
觀察并記錄22例患者手術的時間、出血量情況、術后膀胱沖洗時間、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IPSS(前列腺癥狀)、QOL(生活質量)、RUV(殘余尿量)、Qmax(最高尿流率)。
應用SPSS11.0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n,%)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組患者的手術時間(67.8±10.3)min、術中出血量(220.5±35.8)ml、術后膀胱沖洗時間(2.5±1.0)d、住院時間(15.3±3.5)d。
本組治療后的IPSS評分(4.8±1.4)、QOL評分(5.6±1.3)、RUV(38.1±2.2)ml、Qmax(16.6±3.3)ml/s顯著優(yōu)于治療前,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IPSS、QOL、RUV、Qmax比較(±s)
表1 治療前后兩組IPSS、QOL、RUV、Qmax比較(±s)
時間 IPSS評分 QOL評分 RUV(ml) Qmax(ml/s)治療前(n=22) 28.2±3.3 1.9±0.5 170.3±12.2 7.0±1.4治療后(n=22) 4.8±1.4 5.6±1.3 38.1±10.2 16.6±3.3 t 6.673 4.013 10.582 5.393 P<0.05 <0.05 <0.05 <0.05
前列腺增生屬于老年人群常見的多發(fā)性泌尿系統(tǒng)疾病,隨著我國老齡化現(xiàn)象不斷加劇,導致該疾病的患病率不斷上升[3],臨床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不過老年患者多伴隨很多疾病性疾病,因此,術后并發(fā)癥多,風險也增加。臨床上應充分做好術前準確,熟練掌握手術操作技巧,降低并發(fā)癥,改善患者預后。以往多采取經(jīng)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PP)進行治療,該方法也是治療該疾病的金標準,不過患者往往發(fā)生尿失禁、繼發(fā)性出血等并發(fā)癥[4],且該方法為單極顛茄,容易出現(xiàn)電極與鏡鞘短路,增加患者術后發(fā)生尿道狹窄的幾率[5]。而經(jīng)尿道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PKRP)是在TUPP基礎上改良發(fā)展起來的微創(chuàng)手術,其原理在于利于脈沖信號將活動電極附近的氯化鈉溶液電離成一個非平衡的等離子體和一個呈電中性的高度離子化氣體,兩者接觸時,會將細胞組織分界汽化,從而能夠切割人體組織[6]。經(jīng)膀胱前列腺切除術治療具有出血量少,電凝層厚,且不易出現(xiàn)切除綜合征等優(yōu)勢,不過在臨床實踐中,需要將明顯的中葉徹底切除,且需要修平患者前列腺尖部,不可采取汽化電極。恥骨上前列腺切除術主要是一種經(jīng)下腹部腹膜外切口,切開膀胱摘除前列腺的手術,且該方法依然是目前開放手術中醫(yī)生最為常用的方法。本研究22例患者通過不同的手術方法治療,其結果顯示,本組患者的手術時間(67.8±10.3)min、術中出血量(220.5±35.8)ml、術后膀胱沖洗時間(2.5±1.0)d、住院時間(15.3±3.5)d;治療后IPSS評分(4.8±1.4)、QOL評分(5.6±1.3)、RUV(38.1±2.2)ml、Qmax(16.6±3.3)ml/s優(yōu)于治療前,此結果充分說明,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對前列腺增生患者進行PKRP、TUPP、經(jīng)膀胱前列腺切除術及恥骨上前列腺切除術,臨床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