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高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劑量糖皮質激素輔助治療小兒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合并肺外并發(fā)癥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間收治48例的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合并肺外并發(fā)癥患兒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參照組與實驗組,每組24例,參照組給予常規(guī)劑量糖皮質激素,實驗組則采用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結果:經過治療后,兩組患兒的臨床總有效率相差不大(P>0.05);但實驗組患兒的毒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無論是常規(guī)劑量還是小劑量糖皮質激素輔助治療小兒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合并肺外并發(fā)癥的治療效果不相上下,但小劑量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對較低,安全性更高一些。
【關鍵詞】糖皮質激素;小兒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肺外并發(fā)癥
【中圖分類號】 R375+.2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2-061-01
肺炎是呼吸道的一種常見疾病,其主要致病病原菌便是肺炎支原體,難治性支原體肺炎已成為目前臨床較為棘手的一種小兒疾病[1]。因其病程長,復發(fā)率高,大大增強了臨床治療的難度。大量研究指出[2],對難治性支原體肺炎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效果顯著,但目前爭議較大的問題在于糖皮質激素的使用劑量?;诖?,本研究針對我院收治的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合并肺外并發(fā)癥患兒分別給予不同劑量的糖皮質激素,觀察兩組患兒的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情況,具體報道整理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入選共計48例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合并肺外并發(fā)癥患兒,本次研究已取得患兒及家屬同意,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常規(guī)劑量的參照組與小劑量的實驗組,每組24例。參照組由32例男性患兒和17例女性患兒共同組成,年齡在2~7歲之間,平均年齡(3.31±1.12)歲,病程3~11天,平均病程(7.21±1.55)天;實驗組中,男性患兒34例,女性患兒15例,年齡最大9歲,最小2歲,平均年齡(3.26±1.24)歲,病程4~13天,平均病程(7.14±1.62)天。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予以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兒均同時給予抗菌藥物治療:阿奇霉素注射液靜脈注射,劑量10mg/(kg·d),用藥4天后,停藥3天,改為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懸劑,用量依舊為10mg/(kg·d),依此反復,用藥4d,停藥3d;靜脈注射頭孢他啶,每次30mg/kg,一天三次。參照組在上述基礎上加用甲波尼龍片口服進行輔助治療,用量2mg(kg·d),用藥4~5天后更換為醋酸波尼松片,1~2mg/(kg·d),用藥時間7~10天。實驗組除甲波尼龍用量為1mg(kg·d)外,其他治療方案均與參照組相同。治療時間4周。
1.3 療效判定標準 (1)顯效:經過治療后,患兒呼吸道癥狀明顯改善,X線片檢查顯示無陰影和發(fā)熱;有效:經治療呼吸道癥狀及X線片顯示陰影和發(fā)熱有所改善;無效:上述指標與體征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傆行?顯效率+有效率。并記錄兩組患兒的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對本組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總有效率等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來表達,檢驗工具選用卡方檢驗,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等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的形式呈現(xiàn),以P<0.05作為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的判定標準。
2 結果
2.1 比較2組患兒的臨床療效 由表1數(shù)據可知,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相當,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不良反應情況 實驗組中僅出現(xiàn)1例惡心嘔吐,毒副反應發(fā)生率為4.17%;參照組患兒中惡心嘔吐1例、2例面色潮紅、3例大便隱血,發(fā)生率為25.00%,組間比較可見,實驗組毒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現(xiàn)今,臨床對于支原體肺炎的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最為常見的要屬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但近年來不斷有國外研究報道指出[3],在治療無效的支原體肺炎患兒體內可分離出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耐藥性的菌株,這一發(fā)現(xiàn)無疑為支原體肺炎的臨床治療帶來較大的困難,故探索一種對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耐藥性具有良好控制效果的藥物十分關鍵。大量文獻報道[4],糖皮質激素能夠有效控制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的耐藥性,并在此病的治療中起到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除此之外,糖皮質激素還具有較強的免疫抑制作用,可以抑制人體免疫反應的多種環(huán)節(jié),影響巨嗜細胞吞噬加工抗原,破壞參與免疫的淋巴細胞,并抑制淋巴細胞增殖分化,干擾和阻斷淋巴細胞的識別,阻礙補體成分附于細胞表面,同時也可抑制生成炎癥因子及抗體反應。雖糖皮質激素現(xiàn)已被廣泛應用到臨床治療中,但臨床對于糖皮質激素的使用劑量仍然存在較大爭議。從本組資料結果顯示,與常規(guī)劑量相比 參考文獻
[1] 李銀潔.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流行病學及臨床特點[D].溫州醫(yī)科大學;溫州醫(yī)學院,2013.
[2] 賈丹琴.比較不同劑量糖皮質激素輔助治療小兒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合并肺外并發(fā)癥療效差異[J].北方藥學,2018(4):115.
[3] 林志雄,王開梅,陳江, 等.不同劑量糖皮質激素輔助治療小兒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合并肺外并發(fā)癥療效比較[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7(7):639-642.
[4] 魯倩.小劑量糖皮質激素輔助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效果分析[J].母嬰世界,2017(18):98.
[5] 趙喆,佘文.小劑量糖皮質激素輔助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9):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