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中職學生的道德素質良莠不齊,影響學生全面發(fā)展。分析中職學生的道德失范行為原因,探索相關對策,對改善中職學生的形象,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 中職學生 道德失范行為 原因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8.041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moral quality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is uneven, affect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moral anomie behavior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explore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image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self-confidence of the students.
Key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moral anomie behavior; reasons; countermeasures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職業(yè)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fā)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職業(yè)院校的學生作為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主力軍是國家重點培養(yǎng)的對象,學生發(fā)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國家、社會的發(fā)展,可見道德教育在中職學生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1 中職學生道德失范行為原因分析
1.1 認知方面
(1)學校道德意識培養(yǎng)重視程度不高。德育課程雖然目前仍然是中職學生的必修課之一,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學校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大部分中職學校都認為道德教育的內容與考試無關,對學校升學率沒有幫助,對學生就業(yè)率沒有幫助,因此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并不上心,德育課程一再被壓縮,成為“空中樓閣”。在調查過程中,只有32.9%的學生覺得學校經(jīng)常性開展道德教育,這明顯與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要求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要求不相符。
(2)家庭教育的缺失。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的道德教育慢慢被弱化了,在調查中,只有39.4%的學生認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偶爾進行道德教育。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很多家庭為了能夠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環(huán)境,心思全放在了工作中,完全忽視了對孩子的道德教育。另一方面,“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中國式家長心態(tài),使得大部分家長把對孩子的培養(yǎng)放在孩子的成長成才方面,如上培訓班、興趣班、上名牌大學等,從而重視智力培養(yǎng)忽略了道德培養(yǎng)。
(3)道德認知的淡化。當今,受“重智輕德”思想的影響,很多學生自身也不重視道德修養(yǎng),道德行為失范,此外,青春期學生的個性還不穩(wěn)定,缺乏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引導,未能形成積極、正向的三觀。調查中,42.5%的學生對《中職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不了解,這說明中職學生的道德認知正在淡化。
1.2 情感方面
(1)師生關系的弱化。師生關系是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形成的老師和學生的相互關系。不可否認,中職學校的部分老師面對學生,未能完全做到從心里面熱愛學生,因為潛意識里還是覺得這些學生本來就素質比較低,說教沒用,只會浪費自己的時間。面對學生的時候,冷言冷語,不能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考慮學生的處境、心情、自尊心等等。這種冷漠的師生關系,不僅會失去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和敬愛,還會導致部分思想偏激的學生選擇搞破壞的方式來對付老師,更不會聽從老師的教育了。
(2)德育教育的落后性。目前,學校開展道德教育課程的方式主要還是以老師上課為主,學生思考為輔。課堂上講完了課程以后就沒有了下文,對于學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完全不了解、不跟蹤,使得道德教育成為了一種形式。站在學生的角度,索然無味的課堂教學、機械的教學方式的確難以讓人接受,昏昏欲睡的內容刺激不了學生的神經(jīng)細胞,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學生不愿意學習,更不可能愛學習德育課程。
(3)同輩群體的影響。同輩群體是由一群年齡相仿、愛好相同、行為方式相似的人組成的一種非正式群體。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想要通過這樣的一個群體去獲得在家長和老師那里所獲取不到的認同感,由于這種認同感彌補了青少年的特殊情感需求,因而同輩群體在未成年人中的地位遠遠超過了家長和老師。正因為同輩群體在青少年中的影響力比較大,如果同輩群體的價值觀與社會主流文化方向相背離了,那么就會對中職學生的道德行為產生不利的影響。
(4)自身因素的影響。眾所周知,職業(yè)教育在我國的認可度還有待提高,在很多家長、老師的眼中,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屬于被淘汰的“差生”,無論是成績還是綜合素質都是不盡如人意的。在這種社會環(huán)境的渲染下,影響了部分中職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為了對抗這種“標簽”式的看法,他們存在自卑、自暴自棄的心態(tài),干脆破罐子破摔。
1.3 意志方面
(1)缺乏自制力。青少年的思想正處于發(fā)展的過程中,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也處在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中,對自己的行為還不能很好地掌控。互聯(lián)網(wǎng)的飛速發(fā)展使得信息傳播速度令人驚訝,面對各種各樣的思潮和觀念,青少年難以進行分辨,對內容的吸收完全靠自己,然后青少年的自制力還不夠強,立場不夠堅定,容易自我放縱,導致失范行為的發(fā)生。
(2)意志不堅定,這個時候的中職學生處于青春期,情緒不穩(wěn)定,是非辨別能力不強,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或者他人的暗示而做出與道德規(guī)范不相符的行為。
2 中職學生道德失范行為應對策略
2.1 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提倡社會各企業(yè)支持職業(yè)教育,在全社會營造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圍,要求不斷深化職業(yè)教育改革,使職業(yè)學校的學生能夠與社會、企業(yè)的需求相契合,充分發(fā)揮職業(yè)學校學生不可替代的地位,弘揚工匠精神,鑄就國門利器,展現(xiàn)職業(yè)教育的優(yōu)勢。
2.2 重視校園文化熏陶
學校應該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努力在學校形成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充分利用校園文化的導向、激勵功能促進中職學生的良好行為的發(fā)展。學??梢酝ㄟ^校園里的宣傳櫥窗進行宣傳教育,也可以社團、協(xié)會的活動來宣傳社會主義價值觀,通過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成長。
2.3 充分發(fā)揮家庭引導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長開始的地方,父母又是孩子成長的第一位導師,因此家庭教育在中職學生的道德發(fā)展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家長,一方面要重視孩子的道德教育,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讓孩子在潛移默化的環(huán)境中學會道德準則,自覺遵守道德規(guī)范。另一方面,家長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現(xiàn)實例子,引導子女樹立正確的三觀,為孩子形成穩(wěn)定、持久的道德觀念打下堅實的基礎。
2.4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增進師生感情,也有利于增進學生對教師的尊重,還可以讓學生把對老師的崇敬信任遷移到道德教育的學習中。作為老師,應該以生為本,在日常生活中關心學生、尊重學生,與學生成為良師益友可以使道德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5 改進德育方法
沉悶的課堂氣氛,會讓感到壓抑、無趣,無法提起學習的興趣。因此,老師在進行道德教育的過程中要掌握好課堂氛圍,用生動有趣的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道德教育中我們可以合理應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形式多變的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來調動學生視覺、聽覺上的感官刺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 高兆明.社會失范論[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2] 李彥華.中職學生道德失范行為研究[D].廣東: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6.
[3] 孫亞維.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越軌行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3.
[4] 韓晶晶.中職學生課堂失范行為的調查研究[D].內蒙古: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5] 趙敏.中職學生校園失范行為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6).
[6] 陳永富.中職生失范行為的矯正機制研究[J].才智,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