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殷
麻城市第二實驗小學堅持立德樹人,圍繞“以教育之美,追求美的教育”的辦學理念,美育和德育相融合,實施淳美德育,打造怡美課堂,爭做慧美教師,培育善美學生,開展健美活動,建設和美校園,堅持走“以美潤德、以美啟智、以美育長、以美引善、以美樹人”之路,學校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一、淳美德育,以美潤德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美育是德育的深化和豐富化?!甭槌鞘械诙嶒炐W傳承美的文化,實施美的教育,打造美的教育品牌,開展美的文化建設,力求以美的力量管理人、教育人、熏陶人。
麻城市第二實驗小學踐行淳美德育有著歷史優(yōu)勢。麻城杜鵑亙古及今,這里有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與隱士陳季常相聚的遺址杏花村,有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贄著書講學遺址釣魚臺“芝佛書院”,有“兩彈一星”元勛、科學大師彭桓武光耀寰宇……歷史之美,無不閃爍著傳統(tǒng)人文精神的光輝,既是傳統(tǒng)美育的體現(xiàn),又是美育傳統(tǒng)的彰顯。
淳美德育提倡將美的文化基因植入學生的心田,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學校以豐富多彩的德育實踐活動為載體,以美引善、以美導真、以美育美,培養(yǎng)學生理想美、評價美、家校美、主題教育美,塑造學生的語言美、行為美、心靈美。
在挖掘校園文化特色的過程中,校長侯登峰認識到必須用文化熏陶學生的道德情操,提出淳美德育,制定德育目標、內(nèi)容、方法、途徑、考核及評估體系,促進德育工作的規(guī)范化,同時構建小組、班級、年級、學科、學校文化體系,濃濃的校園文化彰顯出學校的文化魅力。 學校開展“評價促養(yǎng)成”有效德育活動,制定“星級評價”標準,分“星星”“月亮”“太陽”三個晉級方式,對行為儀表、自主學習、與人相處等方面給予學生指導,引導學生追求真、善、美。開展理想教育,利用重大紀念日,宣傳典型事跡和典型人物,通過升旗儀式、班(團、隊)會、校內(nèi)外教育活動等形式開展理想信念教育。
二、怡美課堂,以美啟智
對于教學改革,侯登峰校長認為:“如果一所學校教學沒有獨特性,學校就沒有生命力?!睅捉?jīng)探討后,學校確定了以美育才、以美促智,打造怡美課堂的教學模式。
學校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將課程標準的制訂、課程內(nèi)容的選擇、課程實施的形態(tài)、課程評價的方式都以“美”的要求加以呈現(xiàn),突出課堂的閱讀美、合作美、傾聽美、開放美,使課堂教學成為欣賞美、生成美的審美過程,使學生實現(xiàn)知識學習和審美體驗的雙贏。
知識即美德,育德即文化。學校開展“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誦讀中華經(jīng)典”系列活動,開展誦讀展示活動、誦讀考級、親子伴讀……多種方式營造濃厚的書香氣息,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誦讀國學經(jīng)典,如同在學生的心靈花園之中播下百花的種子,將為學生今后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論語·述而》說:“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研學旅行是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相結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侯登峰校長看來,精彩的游學課堂幫助孩子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樂學樂行,是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綜合大檢閱。
研學旅行課程關注知行合一、回歸生活世界和注重綜合學習的理念,為了讓“研學的內(nèi)容”“研學的方法”互相補充,學校精心編制《研學旅行手冊》,在手冊中提供乘馬會館、移民文化的相關背景,同時上好“行前一課”,對學生進行安全和文明參觀教育,布置搜集名人故事,撩起麻城“紅色文化”和“孝善文化”的面紗。
研學過程中孩子們細細品味穿越千年、歷盡磨難的移民文化,感受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紅色文化,學到從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達成真正的知行合一。
三、慧美教師,以美育長
提升教師的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要長期面對的系統(tǒng)工程。學校主要從教師“業(yè)”的素質提升、為求教育人“學主為師,身正為范”,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美、道德美、學習美和引導美,激發(fā)教師自身的內(nèi)驅力。
“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授者、思想的教育者又是美的播種者。”校長侯登峰說,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決定了學校教育的品質。教師的思想之美、性格之美、氣質之美都對學生的心靈之美起著潛移默化的塑造作用,必須要加強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讓教師傳遞美,讓學生感受美,完成淳美教育。
教師能否迅速成長、成熟關系到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關系到學校的前途和命運。麻城市第二實驗小學于2010年開展“青年教師拜師結對”特色活動,致力于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愛學上進的研究型教師隊伍,落實“自主探究發(fā)展,激發(fā)學?;盍Α薄巴貙捦庋?,發(fā)展內(nèi)涵,建設魅力活力實驗二小”的工作目標,將新一輪課程改革穩(wěn)步推向深入。
學校以“以老帶新”“以優(yōu)帶新”“以學促新”“以研創(chuàng)新”的方式,對青年教師進行跟蹤培訓,重點在備課、講課、聽課、評課、研討、寫作等環(huán)節(jié)進行指導,使每位青年教師在師德修養(yǎng)、業(yè)務素質、教育教學研究以及教書育人方面達到優(yōu)秀水平。
四、健美活動,以美引善
學校寓教于樂,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塑造校園生態(tài)之美、社團之美、陽光之美、展示之美,通過詩情文韻、墨香書韻、琴音畫韻,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欣賞美、評價美、展示美的能力,培養(yǎng)多才多藝的善美學生。
開展系列主題活動,增強學生對美的體驗,提高學生道德判斷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1.愛校園。開展伸伸手,彎彎腰,撿起地上垃圾的活動。孩子們撿起的是垃圾,收獲的是美德。
2.愛老師。開展“我是老師小助手”活動,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培養(yǎng)自主管理的能力。
3.愛家長。開展“我為爸媽洗洗腳”感恩活動,讓學生學會感恩,學會孝敬長輩。
4.愛社會。開展實踐活動,鍛煉能力。帶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
5.愛祖國。以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為契機,開展系列活動。講故事比賽,讓學生了解抗戰(zhàn)歷史;演講比賽,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詩歌朗誦,感受抗戰(zhàn)艱辛;手抄報展,營造濃濃的愛國氛圍。
積極的體驗活動讓校園就是德育教室,社會就是課間,生活就是教材,參與就是學習。在活動中滲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學生將來做品德高尚的人奠定道德基礎。
五、和美校園,以美樹人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凡是學校所有的課程,都沒有與美無關的?!毙iL侯登峰認為淳美德育的落實離不開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離不開優(yōu)雅的校園人文環(huán)境。
走進麻城市第二實驗小學,教學區(qū)、運動區(qū)、生活區(qū)、休憩區(qū)規(guī)劃清晰,布局合理。學校優(yōu)化校園環(huán)境,以文化熏陶作鋪墊,注重挖掘特色文化,著力打造多彩、有序的校園環(huán)境,營造優(yōu)美的校園文化氛圍。讓每位走進二小的人都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氣息,心靈受到洗滌,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1.班級文化各具風采。讓文化走進教室,每個墻壁、角落都有動人的故事。班級文化是校園文化的縮影,讓文化走進班級每項活動,使學生在班級文化活動中舒展心靈、放飛理想,形成良好的班風。
2.年級文化獨具特色。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制定各年級的特色文化:二年級孝善文化、三年級誦讀文化、四年級禮儀文化、五年級綠色文化、六年級勵志文化。各年級團結合作,開展年級特色活動。
3.學科文化精彩紛呈。將學科文化與校園環(huán)境相結合。樓道上,布置美術作品;走廊上,經(jīng)典詩文陶冶情操;科技教室展示科技創(chuàng)作作品……
4.學校文化有序高雅。從室外宣傳欄、各區(qū)域的綠化、美化到室內(nèi)班級文化建設,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無不顯示出濃濃的人文關懷,激發(fā)學生刻苦學習、奮發(fā)向上的熱情。
以人為本,塑造學生健全的美麗人格,麻城市第二實驗中學將繼續(xù)進行“美的教育”精細化建設,對淳美德育課程化建設、怡美課堂的課題研究、慧美教師的專業(yè)提升、善美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等方面下大功夫,與時俱進,不斷積淀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