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秀芬
魚肚為魚的鰾,是魚的平衡器官,起平衡作用。厚實、膠質(zhì)豐富的魚鰾稱作魚肚,常見的魚肚是石首魚科黃唇魚、大黃魚、鱘鯉魚、毛鱗魚等的魚鰾干燥體。魚鰾主要成分為高級膠原蛋白、粘多糖、鈣、鋅、磷、鐵、硒等多種微量元素。魚肚是高級補品,是“海八珍”之一,也是燕鮑翅肚參的重要食材。
魚肚烹制高檔菜肴,上口柔糯潤滑,滋味濃美。它不僅是筵席的名菜,還有相當?shù)淖萄a作用和藥用價值,中醫(yī)學認為,魚鰾性味甘、平,入脾、腎經(jīng),有補腎益精、滋養(yǎng)筋脈、滋肝潤肺、益氣止血之功,藥用、食用療效均佳。民間常在冬至前后,把魚肚與桂圓、紅棗、核桃仁加黃酒燉食;把魚肚加工成魚肚膠在醫(yī)藥和工業(yè)上亦有多種用途。
素有“海洋人參”之稱的魚肚,主要產(chǎn)于我國沿海及南沙群島等地,以廣東產(chǎn)的“廣肚”質(zhì)量最優(yōu),福建、浙江一帶所產(chǎn)的“毛常肚”較次于廣肚。
魚肚適宜腎虛之人,滑精、遺精、帶下、產(chǎn)后血暈者食用。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魚肚能增強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食欲,有利于防治食欲不振、厭食、消化不良、腹脹、便秘等癥;還能滋潤皮膚,使皮膚細膩光滑,避免枯燥干裂;常食魚鰾能增強肌肉組織的韌性和彈性;魚鰾還能增強腦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促進大腦生長發(fā)育,提高思維和智力水平;直接服用魚鰾膠珠,對神經(jīng)衰弱、婦女經(jīng)少、赤白帶下、崩漏等都有效果。由于魚鰾含有大量膠質(zhì),又具有活血、補血、止血、祛濕等功效,所以也是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佳品。
在中醫(yī)理論和烹飪學理論指導下,以魚肚為原料,加入部分中藥、調(diào)料,經(jīng)過烹飪加工制作而成的藥膳,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強身,護膚美容的功效。
原料:銀耳6克,水發(fā)魚肚75克,生雞脯肉200克,豬肥膘肉50克,火腿10克,雞蛋皮絲2.5克,雞蛋1個,水發(fā)冬菇2.5克,油菜10克,豬油50毫升,高湯100毫升,水淀粉50克,料酒、花椒水各2毫升,味精、鹽2克,姜末1克。
制作:銀耳用溫水漲發(fā),去蒂,撕成瓣,切成絲;魚肚擠凈水分,切成細絲,同火腿、雞蛋皮絲、油菜絲、冬菇絲抖勻;雞蛋去黃留清;雞脯肉同豬肥膘肉剁成細泥,加雞蛋清攪散,放入鹽、味精、料酒、花椒水、姜末,調(diào)成糊狀;將調(diào)好的肉泥用手擠成直徑2厘米的丸子,放在魚肚等絲上,表面滾一層魚肚絲,擺入盤中上屜蒸熟、取出放入盤中。鍋內(nèi)放入豬肉,添入高湯、銀耳及余下的鹽、料酒;開鍋后,撇去浮沫,放入余下的味精,用濕淀粉勾芡,呈米湯狀,淋上雞油,澆在繡球魚肚上即成。
功效:養(yǎng)陰潤肺,益胃生津。適用于肺陰不足的燥咳、干咳、虛勞久咳、腸燥便秘、虛煩不眠等癥。
原料:泡發(fā)魚肚350克,凈蝦仁、雞脯肉、小油菜心各100克,熟火腿50克,雞蛋清1個,豬油600克(約耗100克),料酒、雞油各20克,精鹽6克,味精3克,蔥段10克,鮮姜7克,水淀粉40克,胡椒面5克,濃雞湯200克,毛湯1000克。
制作:魚肚斜刀片成7厘米長、4厘米寬、5厘米厚的大片;雞肉片成小薄片;火腿切成長方形薄片;蔥白切段;姜切片、拍松。將蝦仁、雞片放碗內(nèi),加少許鹽,蛋清、水淀粉上漿。鍋內(nèi)入毛湯、蔥、姜、魚肚燒開,撇去浮沫,移小火燒煨4~5分鐘,撈出蔥、姜不要,將魚肚撈入盤內(nèi),再放入油菜心透撈出。坐鍋,放入豬油燒五成熱時,將漿好的蝦仁、雞片投入油內(nèi),迅速滑散滑透,倒入漏勺內(nèi),控凈油。放豬油50克,濃雞湯,把魚肚擠凈湯汁,放入鍋內(nèi),再加入料酒、鹽、胡椒面、味精燒開。撇凈浮沫,改小火略燒一會,將魚肚入味后,勾芡,淋雞油,盛盤內(nèi)。凈鍋坐火上,放豬油30克燒熱,再放入雞濃湯、蝦仁、雞片、鹽、味精、火腿片、油菜心,燒透入味,勾芡,淋雞油,咸魚肚即成??勺舨褪秤?。
功效:滋陰補腎,強身健體,提高食欲??捎糜谪氀w虛,護膚養(yǎng)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