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汗古麗·阿不都克熱木
應用題是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最好方式,也是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的最佳途徑。想要解決學生解應用題能力弱的這種現狀,就必須從根源上克服困難。一方面提升學生閱讀題目的能力,以便學生充分理解題意;另一方面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主動解決問題的習慣。
一、構建抽象的數學模型
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沒有養(yǎng)成探索的習慣,一味地認同曾經用過的解決方式。初中教師也很少引導學生去發(fā)現更好的解題方法,學生面對復雜的初中數學也不知所措。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發(fā)現新思路這方面十分重要。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去建立數學模型,采用未知數來建立等式,以求解未知數來代替原來的算術。初中數學的數學模型有很多種,如函數模型、不等式模型等,這些模型的建立都是初中數學解題的標志。不同題型通過設置不同的數學模型可以使問題迎刃而解,也有利于學生系統(tǒng)復習所學過的知識。
二、將現代多媒體技術和數學理念相結合
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既然采用了多媒體,就需要盡可能地發(fā)揮出多媒體的優(yōu)勢,但同時也要注意結合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優(yōu)點。
(2)多媒體的動畫特性可以使枯燥無味的數學變得生動有趣。多媒體技術使得傳統(tǒng)黑板上難以體現的幾何圖形得到充分的展示,方便學生理解。對重點的概念和公式也可以利用加黑變大等方式凸顯,使學生更加明確學習的重點。
(3)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中較好的素材進行輔助教學。充分利用課下時間整理PPT,從而節(jié)約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4)在以往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為了精準地描繪一個函數圖像而花費很長時間,使得有限的課堂時間被浪費。在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教師只需輸入所需函數的類型和相關數據,計算機就會自動生成想要的圖像。這種教學模式既直觀,又節(jié)約時間,還能夠提高課堂效率。
三、提升學生的讀題能力
學生解題的前提在于讀懂題。應用題中有很多的干擾信息,學生有可能糾結某一不重要的信息而浪費大量的時間。學生提高讀題能力一方面需要學習讀題技巧,另一方面需要閱讀大量的應用題來獲取足夠的經驗。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例題,帶領學生去分析這些例題,通過一步一步解讀,讓學生學習到老師的讀題方法。同時,教師還需要布置一定量的應用題,訓練和鞏固學生的讀題能力。這些訓練的目標如下:
(1)使學生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獲取到題目中所有的有用信息,明確題目的要求。
(2)對提取到的有用信息進行整理,發(fā)現這些信息之間的關系。整理信息的好處在于能夠防止有效信息遺漏,明確信息之間關系的好處在于方便解題。通過讀題訓練,學生能夠縮短提取信息所需的時間,也能夠提高獲取有用信息的精度和質量。
(3)增加課堂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討論的題目,然后在課堂上公布這一題目,讓學生按照小組進行討論和分析。學生在討論過程中能夠發(fā)現自己在單獨做題時難以發(fā)現的問題,加深學生的印象。通過討論,學生能夠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對題目的看法。
總之,初中數學相比于小學數學難度增大了很多,然而很多學生依然沒有擺脫小學數學解題方式的束縛。慣性思維使學生對初中數學題目的解決過分復雜化,不利于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和進步。教師也應該積極學習新的解題思路,發(fā)現新的解題模式,不能故步自封。因此,教師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讀題能力。知識固然重要,但技巧同樣重要。教師要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用更直觀的方式將數學知識展示給學生。
參考文獻:
[1]李 軍,王祿華.淺析初中數學中應用題的教學方法[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版),2010(6):177-178.
[2]武錫環(huán),連四清,宋宏偉.學生數學經驗知識和元認知對解題策略的影響[J].數學教育學報,2009(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