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莎莎,李敬風,丁 娜,任建紅,張仕超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醫(yī)院(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醫(yī)院),湖北 十堰 442000)
輪狀病毒腸炎是誘發(fā)小兒腹瀉重要原因之一,輪狀病毒侵襲感染腸黏膜上皮細胞后刺激內毒素合成,引起細胞內Ca2+濃度顯著上升,激活鈣依賴性Cl-通道持續(xù)開放,導致Cl-流失增加,最終導致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嚴重影響患兒正常生長發(fā)育[1]。輪狀病毒腸炎患兒中50%~65%可見心肌酶水平異常,存在一定程度心肌損傷[2]。目前針對兒童輪狀病毒腸炎并無特效治療藥物,公認采用口服補液鹽、營養(yǎng)支持及腸道黏膜保護等措施,但起效較為緩慢,部分藥物長期應用后機體逐漸耐受[3]。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將輪狀病毒腸炎歸于“泄瀉”范疇,認為基本病機為脾虛濕盛,故中醫(yī)治療當以運脾化濕為主[4]。2016年1月—2017年1月,筆者觀察了消旋卡多曲、醒脾養(yǎng)兒顆粒聯(lián)合甘草鋅治療兒童輪狀病毒性腸炎療效及對心肌酶譜的影響,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上述時期收治的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118例,均符合《實用兒科學》[5]和《中醫(yī)兒科學》[6]相關診斷標準,年齡1~5歲,病程≤3 d,大便RV病原檢測(+);排除大便鏡檢見大量白細胞和紅細胞者,其他原因導致腸炎者,近4周應用研究相關西藥及中藥制劑者,對研究藥物過敏者。將患兒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59例,男33例,女26例;年齡1~5(2.71±0.89)歲;腹瀉頻率5~8(6.58±1.46)次/d。觀察組59例,男35例,女24例,年齡1~5(2.78±0.92)歲;腹瀉頻率5~9(6.62±1.49)次/d。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 全部患兒入院后給予抗病毒、補液、降溫、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及保護腸黏膜等對癥干預;對照組同時給予消旋卡多曲(四川百利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50412,規(guī)格30 mg)1.5 mg/(kg·d)分3次服;觀察組則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醒脾養(yǎng)兒顆粒(貴州健興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Z20025415,規(guī)格:2 g)口服,1歲以內2 g/次,1~2歲3 g/次,2歲以上4 g/次,均3次/d;甘草鋅顆粒(江蘇瑞年前進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32022277,規(guī)格:5 g)口服,1歲以內10 g/次,1歲以上20 g/次,均1次/d。2組治療時間均為5 d。
1.3觀察指標 ①記錄2組患兒止瀉時間、退熱時間及住院時間。②治療前后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乳酸脫氫酶(L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③治療前后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對大便水樣或蛋花湯樣、氣味臭穢、煩熱口渴、舌質紅苔黃膩及脈滑數(shù)證候進行評分計算。④臨床療效。顯效:治療72 h內大便性狀和頻率恢復正常,主要證候評分減分率>70%;有效:治療72 h內大便性狀和頻率改善,主要證候評分減分率為40%~70%;無效:未達上述標準[7]。⑤記錄患兒惡心嘔吐、便秘、腹痛及皮膚過敏發(fā)生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17.0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2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2.12組止瀉時間、退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止瀉時間、退熱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1。
表1 2組止瀉時間、退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2組治療前后心肌酶譜指標水平比較 2組治療后LDH、CK及CK-MB水平均顯著降低(P均<0.05),且觀察組治療后以上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心肌酶譜指標水平比較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2組治療前后主要證候評分比較 2組治療后大便水樣或蛋花湯樣、氣味臭穢、煩熱口渴、舌質紅苔黃膩及脈滑數(shù)評分均顯著降低(P均<0.05),且觀察組治療后以上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主要證候評分比較分)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2.42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臨床療效比較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P<0.05。
2.5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兒出現(xiàn)惡心嘔吐1例,腹痛2例,皮膚過敏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78%;觀察組患兒出現(xiàn)惡心嘔吐2例,腹痛3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8.47%;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輪狀病毒腸炎是兒童消化系統(tǒng)常見病與多發(fā)病之一,好發(fā)于秋季。流行病學報道顯示,世界范圍內每年因輪狀病毒感染導致腹瀉死亡患兒人數(shù)超過80萬[8]。該病常見致病病原體為A型輪狀病毒,其通過侵襲損傷具有微絨毛小腸上皮細胞,導致小腸黏膜對于水分或電解質吸收功能下降,腸道液體大量積聚最終形成水樣便;如病情未及時控制,相當一部分患兒還易出現(xiàn)心肌甚至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9]。LDH、CK及CK-MB是檢測心臟損傷的敏感指標,三者水平升高與心肌損傷程度呈正相關[10];其中CK-MB基本僅存在于心肌細胞胞漿內,在反映心肌病變情況方面特異性最高[11]。
國內外臨床診療指南認為對于兒童輪狀病毒腸炎的治療應在抗病毒和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基礎上,快速有效止瀉和緩解相關癥狀體征[12]。消旋卡多曲口服進入人體后可水解為活性成分醋托芬,能夠有效抑制腦啡肽酶活性,增強腸道阿片受體敏感性,下調cAMP水平,拮抗腸道水電解質異常分泌,用于輪狀病毒性腸炎總體治療總有效率為60%~80%[13],且部分患兒可出現(xiàn)多種不良反應。
中醫(yī)認為兒童輪狀病毒腸炎病位在脾胃、大腸及小腸;病者因外感時邪、飲食內傷及脾胃虛弱日久,以致脾胃功能失調,水濕難化則發(fā)為泄瀉[14],故中醫(yī)治療該病應遵健脾合胃、利濕止瀉之原則。醒脾養(yǎng)兒顆粒主要成分山梔茶具有解毒行血功效,山梔茶揮發(fā)油可有效拮抗小腸異常發(fā)酵水平,加快積氣排出,并有助于維持腸道松弛狀態(tài)[15];毛大丁草利水行氣,能夠顯著抑制模型動物腸道收縮痙攣狀態(tài),維持腸道黏膜完整性,降低體液丟失量[16];一點紅清熱散瘀,具有降低厭氧菌增殖速率,促進腸道屏障功能恢復及拮抗致病菌侵襲定植等作用[17];蜘蛛香固腸止瀉。甘草鋅是由甘草根提取物與鋅結合形成的復方制劑,其一方面能夠促進腸道黏膜上皮組織細胞損傷修復,提高機體細胞免疫功能,改善消化酶活性及消化功能[18];另一方面還可抑制組胺類物質釋放,減輕鈉潴留狀態(tài),從而達到糾正患兒水電解質紊亂,縮短臨床病程的目的[19]。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止瀉時間、退熱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2組治療后LDH、CK、CK-MB水平及中醫(yī)證候評分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治療后以上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消旋卡多曲、醒脾養(yǎng)兒顆粒聯(lián)合甘草鋅治療兒童輪狀病毒性腸炎可快速有效控制腹瀉癥狀,縮短臨床病程,減輕心肌損傷程度,且安全性值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