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琪
摘要:心法式班會課,就是在班會課中利用心理學知識為指導(dǎo),把傳統(tǒng)班會課的德育同心理方面的教育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并科學的組織一些預(yù)定的活動,讓學生能夠從積極的活動參與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心理投入和思想投入,讓班會課不僅能夠“形于色”,還能“發(fā)于心”,從而保證班主任傳達的教育內(nèi)容、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能夠深深植根于學生的內(nèi)心,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思維正常運轉(zhuǎn)、意識有效提升、性格良好養(yǎng)成,為學生的健康、茁壯成長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礎(chǔ)。本文就以初中階段的心法式班會課為對象,對如何讓班會課更走心進行了簡要探究。
關(guān)鍵詞:心法式班會課;走心;初中
中圖分類號:G625.6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0-0217-02
在各個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班會課都是一個對學生開展情感、思想、心理、品德等多方面進行教育的、必不可少的主陣地。在傳統(tǒng)的班會課教育教學中,一般都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單方面的教育活動,班主任自己在臺上慷慨陳詞、言情激憤、神采飛揚、滔滔不絕,但是學生卻因為對這種形式的班會教育早已經(jīng)司空見慣,早已經(jīng)缺少了初始之時的熱情,所以在臺下或者懨懨欲睡,或者表面上聚精會神地聽,實際上早已經(jīng)游離于天外了,抑或在臺下依舊從事自己的事務(wù),對班主任的教育置若罔聞。試想,在這種班會課模式下,如果真能夠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那才是天方夜譚了。素質(zhì)教育改革不斷推進,傳統(tǒng)的知識類學科教學進行了改革,班會課同樣需要改革,心法式班會課逐漸引起了廣大班主任老師的普遍重視。
1.心法式班會課保證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在當前社會形勢下,我國的經(jīng)濟增速不斷提升,經(jīng)濟水平持續(xù)升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極大的改善,所以全社會、所有的家庭對子女的重視程度也有了顯著的提升。我國多年來實行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家庭子女數(shù)量較少,絕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也正因為這一點,家長都會把子女當成家庭的中心,對子女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言聽計從,所以導(dǎo)致當前的學生都會具有較強的自私自利心理,不懂得合作與團結(jié)的重要性,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中,學生所有的事情都由家長代為操勞,所有的問題都已經(jīng)有家長為學生解決了,所有的前期鋪墊和準備工作都已經(jīng)有家長為學生做足了,所以學生的成長始終是順風順水,沒有真正接受過生活的考驗,心理極其脆弱,一旦在生活中遇到難題、困難、挫折、失敗,便會在心理方面發(fā)生較大的變化,并往往會采取一些過激的反應(yīng),采取極端的行為。要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就應(yīng)當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讓學生的心靈變得更加的強大,讓學生的性格變得更加的堅忍不拔。在心法式班會課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生活中、學習中、交往中遇到的一些挫折。比如原來在小學時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但是升入初中后成績出現(xiàn)了極大的下滑,讓自己十分苦惱;比如在交往中和同學發(fā)生了一些小矛盾,因此許多同學對自己有意見,不喜歡和自己玩了;比如一個值日組內(nèi)的同學在勞動的時候都不積極,卻把任務(wù)都讓自己做,自己礙于情面天天擔任著繁重的勞動,讓自己苦不堪言等等。這些煩惱雖然都不算很大,但是卻正是中學生經(jīng)常會遇到的。教師組織班級同學開展了一次“沖破敵軍防線”的活動,把整個班級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十人左右,一人站在中央,其余的人手拉手把他圍在“防線”之內(nèi),中間的那名同學就采用多種方法努力沖破敵軍的防線。在活動過程中,教師還用真心英雄這首歌來激勵學生,讓學生在挫折面前越挫越勇,形成了堅韌的性格。這種活動切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實際,對學生心理健康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讓心法式班會課實現(xiàn)了其應(yīng)有的價值。
2.心法式班會課加深學生與家長間交流
初中生正處于12歲到15歲的年齡區(qū)間,正好是性格即將形成、心理逐漸開始成熟、思想開始獨立的時期,總感覺自己已經(jīng)長大,不需要家長的管理了,但實際上這種想法又是十分幼稚的。因此初中階段正好是管理難度最大的時期,是叛逆心理最為強烈的時期。這個時期的中學生對待家長態(tài)度極其惡劣,要么不聽從家長的教導(dǎo),要么聽家長說了幾句話就開始極不耐煩,甚至還會對家長大發(fā)雷霆,摔門而去。長此以往,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幾乎不存在了,對學生的成長來說形成了極大的影響。在此情況下,班主任組織了一次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的活動,活動的名稱為“有話好好說”。具體活動內(nèi)容是這樣的,這次活動需要學生用黑布條蒙住雙眼,在家長的語言指導(dǎo)下通過一段規(guī)定的路程,在路程途中班主任會設(shè)置一定的障礙,如滾木、桌子、椅子等。在游戲開始之前,班主任就和學生家長進行了溝通,要求家長不要心平氣和地對孩子進行指導(dǎo),而是采用態(tài)度較為急躁、蠻橫的催促為主;同時班主任也對學生進行了一定的要求,尤其強調(diào)學生必須一切聽從家長的指揮,不許發(fā)出聲響,不許因為賭氣停下活動。就這樣,整個活動在催促聲和埋怨聲當中落下了帷幕。活動完之后,學生和家長回到了教室,學生們一個個都氣鼓鼓的,看家長的眼神當中都含有一絲怒火。班主任對學生們進行提問,讓他們說出活動的感受,最后學生們的一致反映就是“對家長的態(tài)度表示極端的生氣”。此時班主任再對學生們進行啟發(fā):同學們,請你們回想一下,你們在家的時候一般都是采用怎樣的態(tài)度對待你們的家長的?一語點醒夢中人,學生們頓時陷入了沉默當中,剛才高昂的頭也慢慢低下,激憤的情緒瞬間回落,連眼神也變得充滿了愧疚。后來從家長們的反饋當中班主任得知,學生們在家庭當中的表現(xiàn)和原來截然不同了,再也不會如同原來那樣對家長不耐煩、大吵大鬧、態(tài)度惡劣了,有事情也會和家長心平氣和地進行溝通了,家庭氛圍也變得比以前和睦多了。因此,心法式班會課確實讓學生達到了“走心”的效果。
3.心法式班會課奏響學生良好青春舞曲
初中生處于人生從兒童時期向少年時期過渡的階段,很多初中生還沒有走出兒童的感覺,對自己的青春應(yīng)當如何度過還存有一絲迷茫。為了讓學生能夠?qū)ψ约旱那啻郝贸逃幸粋€明確的感知,能夠讓自己的青春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班主任組織了一次青春暢想活動,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在小學的學習和生活,學生們回答說那時候的生活有游戲的歡笑,有一起唱兒歌、拍手笑的情景,有一起吃雪糕、玩彈球的趣事;又讓學生對自己的初中生活進行總結(jié),那就是學習比小學時期緊張多了,但是自己交往的圈子比小學有了極大的擴張,認識的好朋友更多了,同時見識到的新鮮事物也更多了,可供自己參與的活動也更多了,美術(shù)、音樂、書法、體育運動、棋牌、舞蹈等社團活動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了,圖書館可以供自己閱讀的書籍也更加豐富了。教師再對學生進行指導(dǎo),讓學生認識到成長就是這樣的,盡管身上的負擔更重了,但是可供自己發(fā)展的機遇也更多了。學生們也紛紛表示一定要緊緊抓住青春期這個發(fā)展的黃金時期,不讓自己的青春白白的浪費。這不就是心法式班會課讓學生“走心”的表征嗎?
總而言之,想要讓心法式班會課取得真正的實效,在學生的教育事業(yè)中發(fā)揮出其特有的作用,就必須首先從班主任自身做起,不斷進行學習,不斷進行探究,不斷研究學生的發(fā)展特點,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法,投入足夠的愛心、恒心、信心、細心,保證班會課育人作用的完全發(fā)揮。
參考文獻:
[1] 張玉石.心法式主題班會的內(nèi)涵及實踐樣態(tài)[J].中小學德育,2017(2):10-13.
[2] 范群.班會課的“走心”策略[J].中小學班主任,2017(2).
[3] 袁娜.心理健康教育當走心[J].中國德育,2015(7):63-64.
[4] 盧慧娟.新生入學:“走心”的教育更陽光[J].輔導(dǎo)員下旬刊:教學研究,2017(6).
[5] 魯孔翟.讓法紀安全教育更“走心”[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0001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