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匯雨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新型的教學方式不斷呈現(xiàn)在學生的視野中。微課作為一種新型視頻,受到師生的追捧。在新型的課堂上,學生可以享受到多種教學方式,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在此背景下,本文論述了微課對高中學生生物學習的輔助作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微課 高中生物 輔助作用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各種信息技術不斷出現(xiàn),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方便。這種方便不僅呈現(xiàn)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在學校的教育中,信息技術也扮演著重要的作用。比如:各種電子書包、微課、翻轉課堂等引起師生關注。教育方式的改革使課堂變得多樣化、豐富化,符合國家高效課堂改革的要求。生物學科作為高中學科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考生在考取理想大學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生物學習具有較強現(xiàn)實意義,人們通過課堂生物學習,可以了解生物構造,對人們由來具有科學的認識。高中生物學科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較難理解。微課的出現(xiàn)幫助高中生物教師緩解了高中生物教學的難度,使越來越多的高中生能夠及時明白、理解生物學科知識。
一、微課簡介
微課又被許多人稱作“微課程”,主要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微課最大的特點是利用簡短的視頻,將老師所要講述的重點內容知識詳細表達出來,視頻簡短、內容詳細、知識點廣泛,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微課主要分兩種類型即微課程以及微課件。不管是微課程還是微課件,微課的出現(xiàn)都使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變得微型化、多樣化。然而,微課也給人們帶來誤解,有一些人認為所謂的微課是老師上課的時間和內容減少,但事實上,微課并不是減少教師上課的時間與課件,而是讓教師上課的課件變得微型化,具有很強的互動性、及時性。微課與傳統(tǒng)課堂二者相融合,有助于學生可以在第一時間提出有疑惑的問題,提高教師的講課效率。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制作簡短的課堂視頻或者是錄頻,讓學生在觀看的同時還可以發(fā)表觀點以及提問,及時解答出心中的疑惑。20世紀60年代,微課概念第一次在美國被提出,指針對課程中每個單元知識制作一份知識點講解的視頻,幫助學生學習。在當時,微課教學與傳統(tǒng)的教學具有很大不同,相比美國傳統(tǒng)教學而言,微課每個課程呈現(xiàn)的內容短小,詳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注重個性化教學,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掌握必要的知識外,還可以獲得許多延伸的課外知識。微課在教學中具有很多呈現(xiàn)方式,主要有:問答型、錄播型、直播講授型等。不同的微課教學內容具有不同的優(yōu)點,比如:問答型的微課,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使教師與學生進行實時交流,及時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微課最大的特色就是改變了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老師先講,學生在通過老師講解的內容進行學習,但是微課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反,學生先學、教師后講,由此以來,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動力,學生在學習之前可以明白自己對哪些內容不熟悉、不了解,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針對性學習,由此以來,既解決了學生心中的疑惑,同時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二、微課在高中生物學習中的輔助作用
(一)豐富課堂學習形式
在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主要采用的是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模式,又稱為“灌輸型”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較為死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興趣,尤其是在高中生物學習方面,由于學生沒有經過生物實驗,因此在學習時具有很大困難,整個教學課程也顯得非常枯燥。但是,微課的產生使傳統(tǒng)的課堂增加了生機,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視頻的方式對生物實驗操作過程進行詳細觀察,加深書本中生物實驗結論的印象。比如:在傳統(tǒng)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只有通過老師一遍又一遍講解書本中相關結論,然后進行多次記憶,但是在微課的幫助下,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微課視頻,了解實驗的步驟以及實驗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加強學生對高中生物學習的深度。
(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微課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對相關知識點進行講解。通過微課學習的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中,許多教師忽略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上課時一味的講解內容,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了解較少。比如:高中生物老師在講解細胞形成的過程時,老師通常將細胞分裂的過程中用草圖在黑板上進行講解,但是枯燥的草圖講解很容易使學生失去聽課的興趣,在課下,學生很少再拿出課本對細胞分裂內容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削弱了學生對高中生物學習的興趣以及對高中生物自主學習的能力。而微課的產生使細胞分裂產生了立體感,學生很容易對細胞分裂過程產生興趣,課下學生也更愿意將課本重新翻開對細胞分裂進行研究,有的學生為了還會往后預習,增加對細胞分裂知識的系統(tǒng)性認識。
(三)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生動、立體的生物實驗視頻很容易激發(fā)學生對生物實驗學習的興趣,學生帶著實驗結論觀看視頻,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學生會對實驗過程中的某些環(huán)節(jié)產生假如的想法。比如:在染色體形成的實驗研究中,蛋白質與DNA相結合產生染色體,那么如果蛋白質與染色體在結合的過程中結構不同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問題?為什么染色體必須是這樣的結構,其他的結構會怎樣等問題會出現(xiàn)在學生的腦海中,學生帶著疑問進行探索,尋找答案。由此以來,學生在對實驗進行深入研究的過程中,激發(fā)了學生對生物實驗創(chuàng)新的能力,使學生積極探索書本之外的染色體結構。
(四)檢測生物學習效果
檢測學生生物學習的情況是微課在高中生物學習中的另一個輔助作用。微課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對生物知識進行系統(tǒng)概況,具有較強的邏輯體系。比如:高中生在學習“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這一章節(jié)時,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可以了解基因分離的規(guī)律,在課后,微課會給出一定量的“基因分離規(guī)律”的題目,對學生進行檢測。當學生在答題時,如果出錯,微課就將相關知識對學生再次講解,達到學生掌握的目的。
三、結語
從以上所述來看,微課在高中生物學習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豐富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與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對學生課后知識檢測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輔助作用。在微課的幫助下,學生學習高中生物的難度降低了,學習的興趣也增強了。筆者相信,隨著微課的不斷深入應用,我國課程教育改革必將迎來“大豐收”。
參考文獻:
[1]張一川,錢揚義.國內外“微課”資源建設與應用進展[J].遠程教育雜志,2013,(06):26-33.
[2]蘇瑞,陳國梁.高中生物教學中微課的應用[J].中國培訓,2017,(04):177.
[3]諸葛瑩.淺談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展望,2015,(35).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章丘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