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幸星 蒙有軒 廖君娟 陸捷 陳莉
【摘 要】目的:本文將對尿路造口并發(fā)癥產生原因進行分析,并實施有效的干預措施。方法:本研究將以2013年4月份~2017年5月份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膀胱癌患者為研對象,隨機將患者分成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40例,并對兩組患者實施不同干預方法,對護理效果分別對比。結果:兩組患者經(jīng)不同護理干預后,呈現(xiàn)出不同的護理效果,對照組患者總滿意度為82.05%、研究組患者總滿意度97.56%,差異顯著。結論:將連續(xù)性護理干預運用到膀胱癌患者中,可提高患者護理效果,改善患者不良現(xiàn)狀,發(fā)揮出良好的臨床效果。
【關鍵詞】膀胱癌;尿路造口并發(fā)癥;護理;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 R322.6+2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1-162-02
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術后,尿液從腹壁尿路造口排出,正常的排尿方式發(fā)生改變,患者需要終身佩戴尿路造口袋,容易出現(xiàn)造口皮膚炎性反應、尿路感染等并發(fā)癥,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也會讓患者的經(jīng)濟和心理產生一定的負擔。本文通過選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行膀胱全切+腹壁造口術患者80例展開研究,探討尿路造口并發(fā)癥的原因與護理對策,以下為主要研究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3年4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膀胱癌患者80例的臨床資料,按隨機數(shù)字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對照組各40例。研究組:男33例,女7例,平均年齡(43.28±20.36)歲;對照組:男37例,女3例,平均年齡(43.59±21.14)歲。2組各項基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僅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圍手術期按照常規(guī)護理:①病情觀察及生命體征監(jiān)測②管道護理③飲食及活動指導④合理用藥⑤造口更換指導⑥心理護理⑦出院指導及電話隨訪。
研究組患者開展連續(xù)性護理干預:
術前護理:膀胱癌腹壁造口術致患者的排尿方式的改變,會對患者的社交工作與日常生活帶來很大影響,因此患者在術前常會有抵觸、焦慮或恐懼心理,產生消極心理,難以配合治療。在手術前,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心理狀況、個人喜好及工作經(jīng)歷加以分析,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同時責任護士召集患者及家屬觀看手術視頻及術后造口視頻,讓患者及家屬充分了解手術及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癥狀及注意事項術后護理:①術后第一天責任護士協(xié)助患者下床活動,促進腸道蠕動及恢復②密切注意觀察管道引流情況及傷口造口情況③加強疼痛管理,合理使用止痛劑,另外使用腹帶減輕腹部張力,減輕疼痛感覺④造口自我護理管理:讓患者親自觸摸造口,參與造口管理護理計劃,⑤關注患者心理變化,施行有效的心理疏導。在治療護理的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應見循序漸進且有針對性地向病人傳達疾病的相關知識,讓患者充分認識到負面情緒對治療與恢復的影響,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配合治療。⑥并發(fā)癥的觀察及預防:回腸膀胱引流管可及時引流出術后患者新膀胱的尿液與腸液,促進患者新膀胱的愈合,同時醫(yī)護人員應注意觀察患者引流液的顏色、流量,保持管道的通暢。患者術后腸液分泌過多,易造成引流管的堵塞,醫(yī)護人員可用0.9%的鹽水200ml與慶大霉素8萬u沖洗患者膀胱,為避免影響患者新膀胱造口愈合,每次沖洗量不應大于100ml。
1.3 評價方法 診療滿意度:利用我院調查表調查患者對診療工作開展的滿意度,評價總分100分,結果評為非常滿意(超過80分)、滿意(60-80分)、不滿意(低于60分),非常滿意率+滿意率結果為總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并加強分析,用(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差異用t進行檢驗,用(%)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用x檢驗, 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Spitzer生存質量評分對比 研究組:活動能力(1.54±0.25)分,日常生活(1.59±0.34)分,健康狀況(1.65±0.37)分,支持狀況(1.78±0.37)分,精神狀態(tài)(1.83±0.44)分。
對照組:活動能力(0.89±0.21)分,日常生活(1.16±0. 41)分,健康狀況(1.17±0.31)分,支持狀況(1.16±0. 25)分,精神狀態(tài)(1.17±0.25)分。兩組患者的Spitzer生存質量評分對比結果,存在明顯差異(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的總滿意率(97.56%)高于對照組的總滿意率(82.05%),兩組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
3 討論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可發(fā)于膀胱中任何組織,在男性群體中具有較高率[2]。膀胱癌腹壁造口術作為目前臨床上膀胱癌的主要治療手段,能夠有效根除患者病灶,并對患者的尿流進行了改造,極易使患者引發(fā)一系列負面情緒,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增加了患者術后感染的發(fā)生幾率,因此,需要對患者開展綜合護理,以降低不良因素對患者的不利影響。經(jīng)筆者研究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的Spitzer生存質量評分對比結果,存在明顯差異(P<0.05)。
通過在護理干預路徑,從患者預約一直到患者完成診療后離院都有了一套完整的護理方案,護理實施細致到圍診療期的各個環(huán)節(jié)[3]。護理人員不僅做好了醫(yī)生的配合工作,同時在護理工作中融入了更多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能夠保證在護理實施中加強對患者的觀察,有助于及時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疏漏,及時進行處理解決,因此能夠促進診療的順利進行,減少失誤減少不良情況。
綜合護理是常規(guī)護理的補充和優(yōu)化,能通過采取對癥護理措施,減少護理工作的盲目性,同時還可通過實施一系列有目的性護理干預,減少護理差錯,增強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感,早日痊愈出院。本研究采用的圍術期針對性護理涵蓋多個方面,不僅能積極預防不良事件,使護理工作落實到位,還能滿足患者的服務需求,提高滿意度。
綜上所述,在膀胱癌腹壁造口術后病人護理中應用連續(xù)性護理,具有良好的護理效果,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許琴玉.延續(xù)護理模式對尿路造口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92):18135-18136.
[2] 索旋.健康信念模式對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自護能力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8):79-81.
[3] 梁梅香.膀胱癌術后尿路造口并發(fā)癥的護理措施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02):289-290.
[4] 索旋.健康信念模式對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自護能力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8):79-81.
[5] 廖君娟,蒙有軒,李金蓉,蘇幸星,陳莉.健康教育對尿路造口患者生活質量、健康信念及健康行為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17,33(08):749-75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