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生在課堂上參與學習的程度是保障其學習效率、質量以及提升其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指標和條件。但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生課堂參與度受到教師教學和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并沒有達到教學所需要的期望值——本文結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的教學實踐探討如何提升小學生課堂參與度。
關鍵詞:小學生;數(shù)學;課堂;參與度;策略
新課程目標要求我們在數(shù)學課堂上不僅向學生傳遞知識,而且要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知識轉化為實踐的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等等,這是新時期教學的基本目標和要求。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學生在課堂上是否有效參與了學習是一個重要的條件和指標,只有提升了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學習的效率、質量以及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才能實現(xiàn)。
而在現(xiàn)實的教學中,雖然教師采取了很多策略或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效果并未達到預期的目標。主要的原因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在教師教學方面。很多老師還是不敢于完全放開學生手腳,單調低效的傳統(tǒng)講授式教學、單向傳輸式教學依然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形態(tài);二是在學生方面,學習的自主意識不強,沒有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這也影響了高效課堂學習的積極參與度。
基于這樣的分析,筆者認為應采取以下策略來提升小學生數(shù)學課堂的參與度。
一、 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
在課堂上保持積極的情感是保障參與度的前提。在這方面,可以從兩方面入手:
第一是尊重學生,以平等的姿態(tài)組織教學。被尊重是人的最基本情感需求,但不少教師理論上明白,在實際中做不到。就是放不下教師的架子,怕一旦給學生“面子”,學生就會得寸進尺,給教學管理制造難度。其實恰恰相反,積極的情感不僅不會影響教學,而且會提升學習效率。教師可從言行細節(jié)上進行操作。如變嚴肅的表情為開朗的笑容、輕輕地的撫摸學生的良性肩膀;變命令式語言為引導式——少說“必須、應該”多說“加油、相信”,變師生關系為“同學”關系——少說“你們”多說“我們”。
第二是在教學中滲透積極情感教育。比如給學生們講一些數(shù)學家勵志的小故事,講對應知識在生活、工作中的應用價值作用等等,使學生樹立向榜樣學習的理想,并認同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
二、 活躍學生課堂學習的氛圍
在活躍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思維會更加集中于學習,學習欲望和興趣度也會得到提升,這樣能使他們更主動自覺地參與課堂學習。在這方面也可以從兩個方面去操作:
一是增加互動,讓課堂不再“安靜”。將互動貫穿在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讓互動成為課堂的主要形態(tài)。這樣能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與教師保持同步。比如,導入階段教師和學生一起回憶學過的知識,通過提問、提示等方法,讓學生思維活躍起來;比如,在教學主體環(huán)節(jié),教師不以講授為形式,而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開展學習,讓學生間的互動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是使用一些數(shù)學游戲來提升學習趣味性。小學生正處在一個充滿童趣的年齡,游戲不僅是他們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是他們認知世界和學習技能的手段,更是他們最喜歡的學習形式之一。比如在學習“混合運算”時,我設計了兩個小游戲。一個是搶紅旗比賽:準備了20面小紅旗,每個紅旗上寫著20以內的數(shù)字。然后讓學生分組參加比賽,我列出一道題:“30÷5×2=?”,哪個學生先拿到寫著“12”的紅旗為勝利。另一個是“組裝算式”游戲,學生4人一組,每人拿著一個計算符號牌(+、-、×、÷),然后我列出一個沒有符號的等式:“25()3()70=5”,學生經(jīng)過商量,將“×”和“-”兩個符號牌粘貼到括號中,取得勝利。
在這樣活躍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已經(jīng)完全沉浸在學習當中,參與度自然就不是問題了。
三、 給學生自主和參與的機會
不少教師將自主學習安排在課下,而在課堂上很少給學生自主和親自參與的機會,主要是怕學生自控意識差,影響了課堂教學進度——在這樣的理念下,學生的數(shù)學實踐、體驗、探究、預習、鞏固等活動都成了其課下的作業(yè),而很少能在課堂上在教師指導下開展,這顯然造成了學生的參與度不足。
所以,在課堂中教師也應放開學生手腳,盡可能多地為他們提供參與學習的機會,提升其自主學習意識和參與學習熱情。
比如教學“周長”的時候,不僅教師在臺上演示怎樣測量物體周長,而且讓學生們都拿出尺子來,測量自己身邊事物(課桌、椅子、書本)的周長。如果有時間,就不妨帶學生到操場上去,讓他們分組拿著大卷尺去測量沙坑、操場、花池,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動手的機會。
再比如,我們經(jīng)常采用情境教學法,但這情境都是由教師構建和主導的。能不能換個思路讓學生自己來構建情境或成為情境的一部分呢?比如,在教“乘法”時,我就讓學生們自己構建一個購物情境。學生們有的扮演售貨員、有的扮演收銀員、有的扮演顧客,讓他們在自己虛擬的生活情境中體驗乘法的應用。
總之,提升小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上的學習參與度是保障教學效率、質量以及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工作,需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關注。通常,注重學生學習情感、注重營造學習氛圍、注重學生自主參與性,是提升課堂參與度的有效策略,值得在教學實踐中嘗試和推廣。
參考文獻:
[1]丁強,王琳.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J].學周刊,2012(25):90.
[2]吳麗麗.數(shù)學課堂中如何提高學生參與度[J].學子(理論版),2013(7):114.
作者簡介:
李雪,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