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君
摘 要:通過自身的一線化學教學實踐闡述在教師網絡空間支持下的互動教學模式的國內外研究背景與現狀、研究目的和意義,重點闡述了教師網絡空間的綜合功能和在教師網絡空間支持下進行互動教學的研究應用過程和諸多優(yōu)勢,同時還指出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利用教師網絡空間進行互動教學存在的幾點不足。
關鍵詞:教師網絡空間;互動教學;教育資源;教學資源
教師網絡空間可突破時間、空間限制,實現教學資源向農村覆蓋,縮小城鄉(xiāng)教育資源差距,實現教育、教學資源平等化,利用教師網絡空間進行教學使互動從師生互動延伸到師師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家?;印^D變教與學的方式,提高教學和學習效率。[1]
一、研究背景與現狀
1.國外研究背景與現狀
國外很多學校廣泛應用網絡教育平臺進行教學,其中包括開放大學(the open university)、瓊斯網上大學(the mind - ex-tension university of jones intercable)、學習空間(learning space)、歐洲進度學校(eu-ro pace)等網絡教育平臺。美國大學的“課堂教學遠程傳播模式”,英國開放大學的“導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模式”都是網絡互動教學比較有影響力的模式??梢娎镁W絡空間進行互動教學,國外研究得比較早,且效果顯著。
2.國內研究背景與現狀
國家領導人在會議上提出到“十三五”末進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任務“三通兩平臺”工程,即“寬帶網絡校校通”“優(yōu)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教育資源和教育管理兩大平臺全面應用?!笆濉逼陂g我國將會提倡以“應用”為核心,全面深化應用,以此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2]
福建省基礎教育信息化推進工作會議重點強調深入開展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與應用,啟動省“中小學教師網絡空間”建設。
筆者利用中國知網搜索“教師網絡空間互動教學”十字共檢出72篇文章,研究多側重于如何建設空間、如何利用空間進行高效備課教研。但如何利用空間進行互動教學的研究尚處于探索
階段。
二、網絡空間概念界定
20世紀80年代初,作家威廉·吉布森創(chuàng)造了“網絡空間”這個術語,用它來描述包含大量可帶來財富和權力信息的虛擬計算機網絡,他所謂的網絡空間是客觀世界和數字世界交融在一起,讓人感知一個由計算機產生的而現實并不存在的虛擬世界。
網絡學習空間包括機構空間和個人學習空間,他能為不同角色實體(機構、教師、學生、家長)創(chuàng)建在線身份,支持他們之間的交互聯結,資源共建、共享和應用,記錄教學過程和保存重要信息。[3]
網絡空間教學就是利用云空間開展的各類教育教學活動的總稱。[4]
三、研究目的和意義
第一,創(chuàng)建和完善教師個人網絡空間,充分利用空間中的教學資源高效備課。
第二,利用教師網絡空間開展互動教學,使課堂成為融合信息技術的高效課堂。
第三,通過實踐研究,建立適合我校生情的互動教學模式。
四、研究過程
1.學習信息技術提高個人素養(yǎng)
自2017年信息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在我校展開以來,我校為加大硬件設施建設投資,安裝了智能錄播室、智慧教室,購買了希沃一體機;對一線教師開展信息技術培訓,聘請專家為全體教師講解網絡空間的創(chuàng)建和使用方法,鼓勵教師參加空間創(chuàng)建。本課題組成員政治學科馬倩老師參加福建省中小學教師網絡空間創(chuàng)建活動,榮獲省級示范空間一等獎,是福州市屬中學唯一獲得該獎項的老師。
2.教師網絡空間在互動教學中的應用
首先,打開福建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登錄空間。空間分為工作空間和展示空間,進入展示空間,可以充實裝扮空間。
進入工作空間,有七個模塊,分別是空間首頁、我的教學、我的班級、我的管理、我的研訓、更多應用、我的主頁。每個模塊內容豐富,需細心鉆研,反復使用,才能融會貫通。筆者經常使用的模塊有我的教學、我的班級、更多應用中的家校幫、微課通。到目前為止筆者已經在工作空間上傳課堂練習、學案、教案、課件、視頻等資料共計777份,學生活動照片117張,發(fā)布文章30篇。
打開空間首頁,進入個人中心,可以將賬號與手機或郵箱號綁定。空間首頁上可以看到我的姓名、學校、所任教班級、我的云盤??臻g首頁上顯示代辦事項、待閱消息、待我審批、我的申請、空間動態(tài)等部分。
點擊我的教學,會出現幾個模塊,有教材資源、課前導學、同步備課、互動課堂、在線檢測、課后作業(yè)。
第一,教材資源。筆者在此模塊中上傳并共享了《物質結構與性質》《有機化學基礎》《化學反應原理》三本教材涉及的教案、學案、課件、微課、習題等素材。
第二,課前導學。課前導學模塊下面有兩個模塊,分別是:新建微課導學、新建常規(guī)導學。在新建微課導學模塊中有強大的錄制微課功能。在新建常規(guī)導學模塊有學習任務推送,可以有針對性地推送文檔、圖片、音頻、視頻給不同的同學,使反轉課堂教學成為可能。筆者每節(jié)課前通過常規(guī)導學先向學生推送五道簡單習題,了解他們對本課內容的認知情況。
第三,互動課堂。在我的教學中實用性最強的是互動課堂模塊。課題組成員經常利用這個模塊進行互動教學?;咏虒W有四個模塊:開始授課、我的檢測、我的習題、共享習題。
首先要在電腦上安裝授課助手,點擊授課助手,就進入授課白板,白板下面幾個按鈕分別是選擇、畫筆、橡皮、工具、錄課、資源、作業(yè)。通過這些按鈕白板可以修改背景顏色、加頁、更換字體顏色粗細等。工具欄中有計時器、高拍儀、隨機挑人、截屏、小組評分、聚光燈等按鈕??蛇M行限時訓練、隨機抽同學回答問題、小組評比等,按錄課按鈕可以錄制保存這節(jié)課。資源按鈕可以上傳與本課有關的課件、習題、視頻等。作業(yè)按鈕可以發(fā)送作業(yè),學生可以通過學習空間收到作業(yè),完成并回傳,也可在此批改作業(yè)。
在互動課堂模塊中有個移動講臺的功能非常實用,首先在手機上下載安裝家校幫,然后在互動課堂中點擊移動講臺,打開手機上的家校幫通過掃二維碼把手機和電腦進行連接,通過控制手機屏幕可以控制課件的播放,移動講臺有個隨堂拍攝功能可以把學生完成的隨堂練習進行拍照上傳評講;移動講臺中的課堂直播功能可用于化學演示實驗直播。比如在講到《影響鹽類的水解的因素》時要演示測定濃度均為0.1mol/L的CH3COONa、Na2CO3、NaHCO3的pH值過程,通過讓學生觀察它們的pH值判斷堿性強弱進而得出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演示等體積0.1mol/L Fe2(SO4)3溶液加3滴6 mol/L H2SO4和加熱后顏色的變化過程,通過顏色變
化判斷Fe3+水解程度。首先做個手機支架,把手機固定好,然后按隨堂直播,就可以投影整個演示實驗的過程,畫面非常清晰,顏色幾乎沒有偏差,比投影儀的效果好。
第四,同步備課。本模塊有教師們傳到教師網絡空間的共享
資源。
第五,在線監(jiān)測。本模塊里面有四個模塊分別是:我的習題、我的檢測、共享習題、精品習題,精品習題中有關于本節(jié)課的三個難度海量習題供你選擇,收藏以后變成我的習題,在收藏中可以加入我的小測,然后推送給學生。共享習題可實現資源與他人
共享。
第六,家校幫的利用。2017—2018學年筆者任教高三化學,經常利用家校幫在周末、假期給學生有針對性地布置作業(yè)、批改作業(yè)、語音點評、答疑等,實現了假期與學生的互動。
另外,只要進入福建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首頁的更多應用便可下載里面的微課通等軟件。微課通錄制操作簡單易學、效果很好,功能強大,可以錄屏、錄PPT,中間還可以穿插電子白板,需要的時候進行手寫板書演示,聲音效果好。筆者2017年12月錄制的微課《同分異構體的書寫》在福州市中小學微課評選中榮獲三等獎。
在使用過程中感覺到空間還在建設中,有些許不足,如果能加以完善將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五、利用教師網絡空間進行互動教學存在的不足
1.課件兼容性
導入互動課堂中的PPT不能按照動畫逐一播放。
2.質量分析
教師網絡空間中沒有對學生多次小測生成質量分析對比并建立錯題集。
3.試卷生成
教師網絡空間缺少手動組卷和智能組卷,不能生成答題卡。如果能生成適合小測的手閱答題卡和大型考試的機讀答題卡,聯改后直接生成質量分析,并對學生的質量分析進行多次考試的分析對比,會更好。
通過應用教師網絡空間進行化學課初步互動教學研究,體驗到空間功能的強大,是一個集教研、集備、上課、改作業(yè)、課后輔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家?;?、遠程教育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網絡空間平臺,需要一線教師不斷鉆研、開發(fā)、利用。相信教師網絡空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會建設得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張琦.教師信息化空間設計[D].華中師范大學,2016.
[2]任友群,盧蓓蓉.規(guī)劃之年看教育信息化的頂層設計[J].電化教育研究,2015(6):5-8.
[3]祝智庭,管玨棋.“網絡空間人人通”建設框架[J].中國電化教育,2013(10):1-7.
[4]王健.空間教育教學“三通工程”的核心人人通[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