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有福
2017年3月27日至4月14日,我有幸參加亳州市教育局關于選派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校長赴市外掛職鍛煉學習的機會。在這段學習時間里,我?guī)еiL的職責任務;帶著領導對我的重托;帶著辦好人民教育的期盼;帶著對教育未來的美好憧憬和教育教學中的困惑。認真參加了南京市玄武區(qū)十三中學的每項活動,每一個部門管理經(jīng)驗的交流,每項教研活動。隨聽了他們的課堂教學,系統(tǒng)的學習了他們的學校管理經(jīng)驗。在深層次、高規(guī)格、內涵發(fā)展、以人為本、人文管理的辦學理念上給了我一個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在常規(guī)管理上,制度措施方案上,功能室的配套使用及辦學特色上,使我受益匪淺,收獲頗豐,感受頗深。
讓我從名牌學校,權威校長,專家型班子的成員中,科研型、探究型、高學歷教師中汲取了中國教育當前最先進,最具科學時效的創(chuàng)新思想和信息。使自己的思維方式,管理認識的角度,分析問題的高度上得到了拓展,領悟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具有時效性教育改革,深刻認識到農村教育課堂改革的必然性、迫切性!在學習與探討中感受著一種收獲與欣慰。一句話“高興而去,滿載而歸”?,F(xiàn)將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跟崗學習,形式多樣
在十三中領導精心組織和高度的重視下,為我們跟崗學習提供了校際參觀交流。并安排我們深入該校各處室、課堂、教研等多種交流為一體的研學活動。有教育前沿的教育局董副局長的理論指導;有校長、處室主任的經(jīng)驗介紹;也有教學第一線的教育專家的研討課。讓幾位校長們學習到了新的管理模式,更讓我們接受到了新的改革理念。為今后管理工作的提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二、跟崗學習,內容豐富
跟崗培訓學習內容豐富。不僅耳聞了幾個學校的管理介紹而且目睹了教育教學的管理秩序。參與了各種課外活動的開展。體悟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與發(fā)展。深刻認識到課程改革的層次性、迫切性和重要性。為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管理中解決類似的問題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參考。
三、跟崗學習,學有收獲
跟崗培訓學習是對我們校長在管理理念、辦學思想、信息技術、智能教育、素質教育等方面的一次大提升。在理論上給了我一個科學規(guī)范的導向和鋪墊。特別是一些前沿性的智能教育和新時代要求的管理模式,使我重新認識到農村義務教育課程改革與發(fā)達城市存在的差距和必然性。跟崗學習使我重新堅定了在現(xiàn)有條件下積極辦學、創(chuàng)新辦學的決心;堅定了農村中小學辦學的前景。同時使我結識好多有名望的校長和第一線的國家級、省級的教師,為今后工作上的交流借鑒提供了一個平臺,為今后管理工作的提升,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四、跟崗學習,學有所思
1.要有不斷“充電”的意識。“活到老,學到老”已成為當今社會快速發(fā)展,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驅動力。作為一名校長要與時俱進,要有政策的敏銳性,要經(jīng)常學習黨的方針政策。掌握落實教育文獻的精神,學習教育管理理論,結合本校實際優(yōu)化內部管理,引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搭建育人平臺,營造育人環(huán)境,規(guī)劃學校發(fā)展,實現(xiàn)學有所思。工作有目標、有途徑、有創(chuàng)新、有實效。
2.要有“公仆”意識。一位校長首先要有“公仆”意識。做好師生的“勤務員”、“排頭兵”。工作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處處走到別人的前頭,起到標桿作用。正確處理好和團隊的工作生活關系。當好主管而不主觀,處事果斷而不武斷。走群眾路線,處處傾聽群眾的意見建議,培養(yǎng)自己團隊的向心力,凝聚力。
3.要有質量意識。學校立足之本是質量,質量是學校各項工作為其服務的核心。所以校長最終的工作核心是提升質量。故此,課程改革的成敗,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與推廣,關乎著我們的教學成績;關乎著我們的育人功能。一所學校是否有競爭力必需看教育質量的高低。生源的多與少標志著教學質量的高低,關乎到人民群眾的認可度、滿意度。所以我們要緊緊把握住“智育”這個關口,這才是學校生存與發(fā)展之道。
4.要有改革創(chuàng)新之舉。校長不能因循守舊、滿足現(xiàn)狀,要打破思想的桎梏,要有開拓進取、不斷求新的觀念。要樹立新形式下課程觀、人才觀、價值觀、學生觀;要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汲取名校長的理論指導,形成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
五、今后工作的新思路
(1)樹立以人為本,人文管理的管理理念。著力用評價、激勵、導向的落實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
(2)充分發(fā)揮績效工資杠桿的調節(jié)作用。打破“大鍋飯”杜絕平均主義。真正體現(xiàn)公平、公正,客觀的合理性,讓教師心情舒暢,愉悅工作。
(3)強調常規(guī)管理,優(yōu)化課間活動,豐富課余生活,謀劃一校一特色,突出一校一亮點。
(4)加強教研活動,成立教研室,建立互觀課、落實“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程改革的教研活動。充分挖掘學校已有的班班通、在線課堂等資源。努力打造孩子們喜歡的課堂,努力使學科教師達到取長補短,互補優(yōu)勢,共同提高的目的;重視培養(yǎng)教科研帶頭人和學科帶頭人,并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示范和引導作用。提高教師業(yè)務水平,為再次提升教學質量打下堅實基礎。
通過跟崗培訓學習,我的思想受到了一次洗禮。結合我們學校的工作實際,對當前學校的管理現(xiàn)狀有了一個理性的認識,對我們的校長工作的狀況有了一個新的思考。深感名校在學校發(fā)展內涵、學校文化建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過程中彰顯出奮斗的獨特魅力;深感名校在辦學思想、高效管理、質量提升、教學改革、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等方面的成功經(jīng)驗;深感名校文化的底蘊是構建師生共同認可的文化,并使之成為學校的精神旗幟。讓師生有目標有共同的價值追求,從而提升社會聲譽,促進學校的發(fā)展;深感一位好校長成就一所好學校的關鍵。與名校之比使我意識到個人身上肩負的神圣職責,爭取把這次學習的體會應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尋找適合農村學校發(fā)展的模式,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辦好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