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敏
摘 要:語文學科在高中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為語文學科屬于所有學科中綜合性最強,最基礎的學科。新課程教學理念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因此,教師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學生的個性。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個性不能很好地張揚,這不僅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效率,而且不利于他們良好人格的建立。因此,教師要積極探索個性化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
“個性化閱讀”,要求教師張揚學生個性、認真開發(fā)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優(yōu)化主體性的教學過程、選取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閱讀能力的習得,難以離開足夠的閱讀訓練和教師正確地引導,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探究性和創(chuàng)造性地感受、評價、鑒賞課文。個性化閱讀教學著眼于學生精神的涵養(yǎng)、情感的生成、品格的鑄造,使學生置身于濃郁的氛圍中,接受人文熏陶,提升個體的全面素質和素養(yǎng)。
一、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語文教學必須要有一些個性,這是語文教學最重要的要求,也是最一般的要求;沒有個性的語文課很難成為一堂好課。一堂語文課是否成功,主要看學生與語文之間是否發(fā)生了這種內在交流,以及這種內在交流是否深刻、是否流暢、是否完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和‘語文都是個性化的、不確定的。每一個學生是一個世界,都有屬于他自己的感覺世界和認知世界。在語文教學中,越是不統(tǒng)一的越是有意義的,越是個性化的越說明學生與語文之間發(fā)生著深刻的、流暢的、全方位的內在交流。由此可見,個性化是成功的語文教學的必然表現。在實踐中,也只有個性化的語文教學才能打動學生的心靈,才能啟發(fā)學生的智慧,才能真正完成語文教學的任務。
二、構建師生和諧關系,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障學生能夠更好學習的基礎,在高中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與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努力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閱讀氛圍,使學生保持愉悅的心情進行高效閱讀,感受閱讀所帶來的無限快樂。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詩經>兩首》時,由于《詩經》中有許多學生不認識的字,所以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有一定的難度。首先,我讓學生根據課下注釋和查閱字典解決文章中不認識的字,然后,我以示范閱讀的形式為學生朗讀整篇文章,學生們認真地聽著、記錄著,自己剛才沒有解決的問題。在自主閱讀環(huán)節(jié),我請學生站起來,先有感情的朗讀一遍,再跟著聽錄音一起朗讀,注意生字詞以及詩歌的節(jié)奏、節(jié)拍。在學生能夠流利的朗讀詩篇文章后,我請學生站起來嘗試著翻譯詩歌內容,在翻譯的過程中,由于有的學生文言功底相對較差,所以在翻譯的過程中表現的不是很理想,見此情景,我耐心地指導學生逐字翻譯《詩經》內容,學生在我的耐心指導下和通過自身的努力,能夠大致懂得《詩經》主要內容。再學生翻譯完《詩經》內容后,我又為學生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使學生進一步感受詩歌所傳達的主旨內容,以及作者寫這篇詩歌時的真實心境。耐心細致的指導,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我國古代優(yōu)秀文化精髓,也拉近了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當學生在后續(xù)的學習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也喜歡與我進行交流討論,如果是簡單的問題,我會引導學生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答案,如果是復雜的問題,我就引導學生多方位思考,激活學生思維,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走進學生,感受學生學習心情,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優(yōu)化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拉近師生關系,課堂才能呈現出一種民主自由、和諧向上的學習氛圍,從而幫助學生高效地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張揚學生個性,提高閱讀教學能力
張揚學生個性,才能更有利于學生實現個性化閱讀,語文教學的真正意義是創(chuàng)設情景,讓孩子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生命的對話,把握文本僅僅是語文閱讀教學的前提,因為教材提供的內容是有限的,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以新奇感、神秘感、無畏感走進一座座文學殿堂,一個個文學迷宮,邁進一塊塊新大陸。超越文本,應該從兩方面做起:其一,從文本自身來說,個性化閱讀應該突破文本自身的束縛,它應該是對文本的一種延伸和拓展;其二,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思想實際,個性化的解釋文本,而不局限于別人的觀點與解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對學生自身價值的一種超越和獨特的理解,也是一種探究性的、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引導學生探究性閱讀,適當地切換閱讀的視角,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并因文而異,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意味著引導學生探究性、創(chuàng)造性地解讀文本。
四、巧借多媒體,深化學生閱讀理解
現代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音、形、畫等聽覺、視覺和想象思維結合起來,使學生全方位感知文本,這是傳統(tǒng)語文教學手段無法企及的。個性化閱讀教學要求教師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一要做到有節(jié)有度,不以畫面、聲音等代替學生對文本的閱讀,攪亂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感悟;二要做到在使用多媒體時,避免將課件設計成線性結構。那種總想把學生的思想引導到既定流程上去的課件,實際上還是體現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教師在設計課件時,應變“線性結構”為“塊狀結構”,注意增強課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課件能夠根據課堂教學實際進行調度,使多媒體教學手段真正成為課堂輔助教學的有效工具。
利用多媒體進行高中閱讀教學,還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案,借助多媒體引導學生不斷思考,開展創(chuàng)造性閱讀,感受閱讀魅力。
五、總結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開展個性化教學模式,為學生開創(chuàng)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促進學生主體性發(fā)展。教師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要實現角色的轉變和重塑,其重要的標志便是張揚學生個性、認真開發(fā)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優(yōu)化主體性的教學過程、選取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等方法的實施。同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才能不斷拓寬視野,樹立終身閱讀的意識,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思維和良好的人格。這樣,才能有效地體現語文教學的價值,促進素質化教育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喬博亮,樸航瑛.高中小說個性化閱讀教學芻議[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6(02).
[2]彭贛清.高中語文教學中個性化閱讀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3(08).
[3]許娜.淺談課堂閱讀的作用和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