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汾圓
【摘 要】目的:將粗針穿刺活檢用于惡性淋巴腫瘤病人的病理學檢查當中,探討該病理技術的應用。方法:抽取一段時間內(nèi)在本院接受穿刺活檢診斷的淋巴組織疾病患者126名,對這些患者使用粗針穿刺活檢的病理技術進行診斷,同時對其診斷的準確性密切觀察。結果:在這些病人中共診斷出惡性淋巴瘤110位,另外有16例病人屬于淋巴組織不典型增生,診斷準確率為87.30%。結論:對惡性淋巴腫瘤的病人使用粗針穿刺活檢技術進行診斷,其診斷效果非常好,值得廣大醫(yī)護人員學習和借鑒。
【關鍵詞】惡性淋巴腫瘤;粗針穿刺活檢;病理技術;臨床效果
患有淋巴瘤病人的臨床表現(xiàn)為:肝脾腫大,無痛性淋巴結腫大,病人還會出現(xiàn)發(fā)熱、瘙癢、盜汗以及消瘦等情況,這些癥狀出現(xiàn)的程度不一樣,對病人的身心健康會造成不利影響。一般對淋巴瘤進行診斷時,主要使用淋巴結切除活檢、免疫組化、病理等加以診斷,這可以為病人的進一步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jù)。但是病人只有長時間待在醫(yī)院才能使用活檢方式,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病人的負擔。病人進行活檢時需要從頸部實施,這給病人留下手術疤痕,對其外部形象造成影響。如果使用頸部淋巴結粗針穿刺活檢術帶給病人的創(chuàng)傷比較小,病人恢復的比較快,不會給其留下任何疤痕,這與淋巴結切除活檢相比具有較大的優(yōu)勢,因此很適于淋巴癌的檢查。
1 資料與方法
1.1普通資料
本項研究中選取的126名淋巴組織疾病的患者皆是在2016年8月到2017年9月在本院接受的治療,這些病人之中男性有56名,剩余病人是女性,其中86歲是年齡最大的病人,年齡最小的病人是5歲。
1.2粗針穿刺方法
本項研究中選出的126名病人,其中有110名病人使用的穿刺是在超聲波檢查引導下,剩余病人使用的穿刺是在CT檢查引導下實施的。病人在穿刺的過程中皆配有可重復使用的活檢槍,穿刺深度分為15mm、22mm,活檢針屬于錐形針尖,一般都是18G,部分會使用20G、16G。標本一般為碎小塊兒或者是長線狀,每位病人在不同部位最少取3條,直徑一般是0.1㎝至0.2cm,長度一般是0.3cm到1.5cm。
1.3病理常規(guī)制片技巧
醫(yī)護人員將取得的標本固定在中性福爾馬林溶液或者替代液Finefix中。醫(yī)護人員在取材時,將組織條在擦鏡紙上擺放好,將低濃度伊紅染液滴入,然后進行包裹,將其放入組織盒等待30分鐘,等到組織完全染上色之后,就可以開始實施小組織處理程序,用石蠟進行包埋。醫(yī)護人員應該控制切片的厚度,并且在染色時動作要輕,因為淋巴組織的結構相對致密,細胞比較豐富。在標本透明之后,將其進行濕封,避免氣泡的產(chǎn)生。
1.4免疫組化制片技巧
醫(yī)護人員在選擇免疫組化制片的方法時需要根據(jù)組織的表面形態(tài),并對其開展相應的染色工作,然后選出合適的抗體。要想更好的使惡性淋巴瘤的抗體得以確定,在開展抗原體反應時,應該對抗體覆蓋組織表面的情況進行保障,這樣才能可以使邊緣效應得到有效避免,進而實現(xiàn)更好的制片效果。在使用抗體孵育盒時,應該使盒內(nèi)始終保持濕潤,但是水分不宜過多,以免使抗體被稀釋。醫(yī)護人員在使用DAB顯色液時應該遵循現(xiàn)用現(xiàn)配的原則,胞質(zhì)一般比胞核顯色的要快,在鏡下對顯色時間進行觀察控制,進而使背景染色的情況得到有效避免。醫(yī)護人員在復染核時,蘇木精內(nèi)染色需要的時間比較短,如果蘇木精的顏色呈現(xiàn)太深,則不能準確判斷出免疫組化的結果。
1.5診斷標準
醫(yī)護人員根據(jù)免疫表型、病理形態(tài)學特征,并與病人的體征、臨床治療過程、影像學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等情況進行有效結合,進而做出最終的判斷。
2 結果
這些病人在經(jīng)過一系列的診斷之后,其中被診斷為惡性淋巴瘤的有110名,剩余病人屬于不典型增生,87.30%是其診斷的準確率。其中被診斷為不典型增生的病例中有10名不能確診是否為惡性淋巴瘤,剩余6名被確診為惡性淋巴瘤是通過手術切取活檢確診的。
惡性淋巴瘤中的90%組織類型可以通過免疫標記進行區(qū)分,只有10%的會被確診為淋巴組織不典型增生。惡性淋巴瘤中的組織學類型區(qū)分包括:經(jīng)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外周T細胞淋巴瘤、結外邊緣區(qū)粘膜相關組織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漿細胞瘤、淋巴母細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3 結果
惡性淋巴瘤在臨床上的表現(xiàn)是多種多樣的,醫(yī)護人員必須通過活檢病理等方式對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確診,這對于病人的后期治療起著重要作用。對淋巴瘤進行檢查的目的:第一點,通過免疫學檢查方法可以將惡性淋巴瘤的來源進行明確,一般都是來源于B細胞、T細胞;第二點,通過檢查可以確認病人的淋巴瘤嚴重程度、部位以及類型等。醫(yī)護人員在對惡性淋巴瘤病人的類型進行確診時可以使用粗針穿刺活檢方法,這種檢查方法不僅準確,而且速度比較快,對病人造成的創(chuàng)傷也比較小,還可以使腫瘤的異源性播散得到有效避免。另外,粗針穿刺的成本比較低,可以給病人節(jié)約相應的費用,省去了手術過程中一些復雜的環(huán)節(jié)。但是粗針穿刺活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病人屬于早期的鈣化病例,該檢查方法就很難診斷出來。而細針抽吸細胞學只能對病人進行細胞學的診斷,不能對病人的組織類型進行明確,并且準確率與陽性率不高。
淋巴穿刺獲得的組織一般呈現(xiàn)條狀,醫(yī)護人員在實施病理制片時容易造成組織線條出現(xiàn)斷裂的情況,因此醫(yī)護人員應該輕拿輕放,防止組織線條折斷彎曲的情況出現(xiàn)。此外,淋巴組織的結構相對致密,并且細胞比較豐富,醫(yī)護人員要保證切片淡染、薄切,這可以方便醫(yī)護人員讀片。由于穿刺的組織比較少,在使用HE染色切片時,不能過度深切,要保留一定的組織,這樣才能實施免疫組化染色。
綜合本項研究得知,以往都是使用手術切除病變組織對惡性淋巴瘤病人實施病理檢查,但是這種檢查的準確率相對較低,并且對于病人的進一步治療起著不利影響。因此,逐漸使用粗針穿刺活檢代替了傳統(tǒng)的病理檢查方法,粗針穿刺活檢可以對病人的組織類型進行區(qū)分,明確病人病灶的嚴重程度,為病人的進一步護理以及治療提供科學的依據(jù)。因此,可以將這種病理技術在惡性淋巴瘤病人中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童國勇,余周慶,戈春城.彩超引導下的粗針穿刺活檢術在腮腺腫瘤診斷中的應用[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7,33(03):336-338.
[2]木本裕游紀.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惡性淋巴瘤驗案[J].四川中醫(yī),2015,33(11):98-99.
[3]唐麗娜,沈友洪,吳周貴,杜忠實.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在淋巴瘤診斷中的價值[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5,12(03):247-250.
[4]董進梅,劉麗.探討近年來惡性淋巴腫瘤的治療方法與療效[J].吉林醫(yī)學,2014,35(29):6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