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欣
【摘 要】目的:探討產科服務新模式對產婦自然分娩的影響。方法:從我院收治的產婦當中抽選13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組:對照組65例,采用傳統(tǒng)的產科護理模式;觀察組65例,采用新型的產科護理模式。比較兩組產婦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產程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羊水糞染率、滯產率、新生兒窒息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結果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新型產科服務模式在產婦分娩護理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宮產率,提高分娩質量,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產科護理;新模式;促進自然分娩;影響
引言
產科護理模式與母嬰安全及產科護理的質量存在著直接的關系[1],傳統(tǒng)的產科護理模式以醫(yī)護人員為主,對產婦的主觀能動性進行限制,從而致使產婦對自然分娩的信心不足[2]。隨著醫(yī)學模式的不斷轉變,為了進一步提高產科護理質量,促進產婦進行自然分娩,本文選取了我院收治的63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產科護理新模式對促進自然分娩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13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產婦均為足月妊娠、單胎、陰道試產。隨機將產婦分成兩組,每組65例。觀察組:年齡22-33歲,平均年齡(27.23±3.27)歲;孕周37-41周,平均(39.63±0.42)周。對照組: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6.96±3.42)歲;孕周37-41周,平均(39.75±0.38)周。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性(P>0.05)。
1.2方法
將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方法施用于對照組,主要是依據醫(yī)院內孕產婦常規(guī)護理流程,保證孕產婦生命安全,定期進行孕檢,保證孕產婦的飲食合理和能量補充充分。將優(yōu)質護理干預的方法施用于觀察組,主要步驟如下:1)宣傳教育:加強孕產婦對于自然分娩的認識,正確對待自然分娩所引起的疼痛,同時了解自然分娩對于母體和嬰兒的好處,并且了解剖宮產可能會對母體和嬰兒產生的不良影響。爭取讓可以自然分娩的孕婦選擇自然分娩,避免出現因害怕疼痛而選擇剖宮產的情況的發(fā)生。2)完善護理教育:心理語言護理,護士在工作中應該微笑服務,本著以孕產婦為中心的宗旨,尊重孕產婦,經常與孕產婦溝通,學會傾聽孕產婦的想法,掌握更好的溝通方式,給孕產婦一個具有人情味的醫(yī)院環(huán)境。3)關注孕產婦飲食情況,合理安排食物,不同的孕產婦有不同的飲食政策。4)環(huán)境護理:為了營造干凈通透的環(huán)境,病房最低保證每日通風半個小時,管理人員定期進行消毒和檢查,完善環(huán)境管理制度。5)產程護理:告知產婦家屬任脈腧穴的準確位置,對產婦進行按摩處理,不同的產程產婦疼痛的部位不一致,按摩的穴位和手法也不一樣。小腹痛拇指按壓合谷穴及昆侖穴,腰背疼痛按壓次髎穴。按摩的過程中要關注產婦的身體狀態(tài)和疼痛程度,及時調整按摩的手法和力度。
1.3觀察指標
一段時間后,比較兩組研究對象護理之后的自然分娩率以及產程時長,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4統(tǒng)計學分析
統(tǒng)計學處理軟件為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包。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c2檢驗,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分娩方式、產婦及胎兒的不良事件
觀察組的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剖宮產率、羊水糞染率、滯產率、新生兒窒息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一。
2.2產程時間
觀察組產婦的產程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小于0.05)見表2。
3 討論
分娩是每一個生育的女性都要面臨的問題,但是目前很多產婦因為害怕自然分娩的疼痛,從心理上就畏懼自然分娩,加上隨著經濟的發(fā)展,醫(y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人花錢選擇剖宮產,甚至給大眾造成了剖宮產才是首要應該考慮的生產方式[2]。因此面對這種現象,我們必須加大宣傳教育,讓孕產婦明白自然分娩才是人類正常符合規(guī)律的生產方式,剖宮產主要是因為胎兒頭大難產或者一些原因才不得已選擇的方式[3]。同時要讓孕產婦了解剖宮產可能對母體和嬰兒產生的不良影響,再讓孕產婦自己權衡。并且需要在臨床上關注產科護理。盡量采取優(yōu)質的產科護理手段,減少孕產婦自然分娩的疼痛感,提升自然分娩率。
此外,該護理模式通過詳細地向產婦及家屬介紹分娩的相關知識與自然分娩的優(yōu)勢,并對其進行心理護理,能有效增強產婦及家屬對醫(yī)護人員的信賴感,緩解產婦的負性情緒,從而提高產婦自然分娩的概率[4]。在產婦分娩時,通過播放柔和的音樂,能轉移產婦的注意力,促使其疼痛感得到有效減輕,從而提高產婦的滿意度[5]。本文給予研究組產婦產科護理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對照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為67.74%,研究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為93.75%,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產婦的焦慮與疼痛評分分別為(38.26±1.12)分、(5.51±0.43)分,研究組產婦的焦慮與疼痛評分分別為(21.32±1.16)分、(2.43±0.37)分,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產科護理新模式不僅能提高自然分娩率,還能降低產婦的焦慮和疼痛程度,建議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楊嘉瑜.產科護理新模式對促進自然分娩的影響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0):144+149.
[2]文玲玲,崔瑛.產科護理新模式對促進自然分娩、降低剖宮產率的影響[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7,2(18):191-192.
[3]曹艷琪.產科護理新模式對促進自然分娩的影響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04):96-97.
[4]梁銀珠,李淑柳,胡春柳.國際產科管理及服務模式對降低剖宮產率提高自然分娩率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5):904-906.
[5]張芳娣,唐英,卯姍姍.綜合護理干預在自然分娩初產婦中的應用效果[J].西部中醫(yī)藥,2016,29(3):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