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成紅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前進與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群文閱讀教學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xiàn),這也是我國近幾年來最火熱的一種閱讀教學模式。所謂群文閱讀,簡單來說就是將同一類型的文章或者是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文章,運用合理的手段與方法穿插在一起,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正確的閱讀,在閱讀的過程當中表明自己的看法與體會,從而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思考能力與寫作水平。這是一種非常有效果的閱讀教學模式,與此同時也是大多數(shù)小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閱讀教學方法。本篇文章就是淺析如何有效的開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育教學,并且對其提出可行性的建議與相關(guān)的措施。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育教學;意見與措施
引言:
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是至關(guān)重要的,因為如果一名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語言表達能力偏低,那么這將會嚴重影響到其它課程的學習。而小學階段又是學生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黃金時期,因此必須讓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閱讀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看到不一樣的風景,還能夠讓學生明白很多哲理,學會怎樣為人處事,慢慢的樹立起正確的三觀思想。
一、目前我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國開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育教學工作還是比較困難的,這其中有一部分是語文教師的問題,也有一部分是學生的問題。我認為目前我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就是我國大多數(shù)的小學生并沒有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而且對于閱讀這件事毫無興趣,這就讓語文教師很難順利實施群文閱讀的教育教學模式。除此之外,大部分的小學生閱讀一篇文章都只是進行表面閱讀,看不到更深層次的東西,理解不了這篇文章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同時也就領(lǐng)悟不到這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學生在進行閱讀的時候根本感受不到閱讀的快樂,就像完成教師布置的一項家庭作業(yè)一樣,甚至很多學生一提到閱讀就有反感的心理。如果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當中完全處于被動狀態(tài),那么任何閱讀教學模式都是沒有用的,這就是阻礙我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點就是我國有一部分語文教師的教育觀念還是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新,他們總是認為學好課本上的知識就足夠了,往往都不讓學生接觸書本以外的知識內(nèi)容,從而嚴重抑制了學生的自由發(fā)展,這種循規(guī)蹈矩的教育教學模式讓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嚴重下滑。與此同時有很多的語文教師都沒有積極的響應(yīng)國家政策,還沒有開始實行群文閱讀的教育教學模式,就算已經(jīng)開始實施,大多數(shù)的學生與教師肯定一時難以適應(yīng)這種新型的閱讀方法,都是需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接觸之后才能逐漸的接受這種全新的閱讀模式。除此之外,我國小學生語文的閱讀資源不是很豐富,例如很多的小學都因為資金的問題而沒有建立起獨立的圖書館,學生想要進行閱讀只有自掏腰包來購買相關(guān)的課外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第三點就是我國小學生的年齡都較低,沒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與學習經(jīng)驗。與此同時,普遍的小學生閱讀素材都比較少,閱讀水平與能力都不是很高,而恰恰群文閱讀對于學生自身的閱讀要求是比較高的,需要學生在平時的閱讀當中不斷地日積月累,在做群文閱讀的時候才能夠游刃有余。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切不可操之過急,在這種情況下也絕對不可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閱讀大量的文章,這對于學生來說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而且這樣做不僅會讓學生更加討厭閱讀,還會嚴重的打壓學生閱讀的興趣和自信心,所以這一大問題也是導致我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育教學工作難以開展的原因之一。
二、我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具體實施策略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有效的開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教師就必須從以下這幾方面入手:
首先,教師必須合理、科學的選擇文章并且將它們組合在一起,要有針對、有目的的讓學生去進行群文閱讀,絕對不能敷衍搪塞。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選擇文章的過程當中一定要認真篩選,確定好文章的中心主題是什么,要讓學生明白什么道理。例如教師如果將《歡慶》、《北京》、《我們成功了》這幾篇文章組成一組,選擇“祖國”這樣的一個主題,讓學生進行群文閱讀,之后加入一篇《植物媽媽有辦法》這樣的一篇文章,就有明顯的不妥。不但會讓學生出現(xiàn)混亂的情況,而且學生進行群文閱讀也變得沒有任何意義。因此,選擇好合適的文章是教師實施群文閱讀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最關(guān)鍵、最基礎(chǔ)的一步。
其次,就是教師要懂得因材施教,杜絕“一刀切”的現(xiàn)象,因為小學階段分低年級和高年級的,這就要求教師務(wù)必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選擇適合這個年齡階段的文章讓他們進行閱讀。通常來說一二三年級的學生閱讀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都較差,閱讀興趣也不是很高,這時候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千萬不能給學生難度很高、內(nèi)容較深的文章進行閱讀,要控制好度,否則只會弄巧成拙。例如教師可以將《我不能失信》《好漢查理》《給予樹》這幾篇文章組成一組,選擇“做人”這樣的一個主題,讓學生進行群文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逐漸懂得怎樣為人處事,還能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好處與快樂。而針對四五六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chǔ),教師就可以選擇有點難度、蘊含深層含義的文章來進行群文閱讀。例如教師可以將《七步詩》《已亥雜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樣幾首古詩組成一組,選擇“古詩文化”這樣的一個主題,讓學生感受中國古詩詞的魅力,體會詩人的情感與心境。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是學生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時期。而群文閱讀一來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二來教師的閱讀教學也可以相對輕松一些,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手段。只要語文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狀況選擇合適的文章,對癥下藥,就可以幫助學生閱讀方面能力有質(zhì)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林丹.關(guān)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J].中國培訓,2017(02):134+137.
[2]丁艷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探討[J].求知導刊,2016(04):17.
[3]胡成軍.群文閱讀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06):181.
[4]危才志.努力踐行群文閱讀——農(nóng)村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淺見[J].亞太教育,2015(07):16.
(作者單位:四川省瀘定縣磨西海螺溝寄宿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