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明令
摘要:作文的形式很多,但命題作文最為常用,所以加強命題作文指導十分關鍵。首先要指導學生根據(jù)題目審題立意,其次要指導學生展開想象,廣泛閱讀,積累材料,開拓思路。
關鍵詞:命題作文;教學指導
長期以來,不管是平時作文訓練還是中考語文考試,命題作文幾乎成了考查學生作文水平的一種常用方式。在作文批閱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命題作文的最大毛病就是容易“偏題”甚至“離題”(跑題),也就是說,作文內容偏離了作文題目的要求。因此,指導學生審題立意使成了命題作文的首要任務。
任何一種作文形式,特別是命題作文,既有它的限制性,又有它的靈活性。所謂限制性,就是指作文題對文章的寫作范圍、對象、內容和體裁等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所謂靈活性,就是在上述規(guī)定以內,作者對于文章的立意取材、布局謀篇、遺詞造句可以自行選擇,自由發(fā)揮。審題立意,使是正確地把握作文題的限制性,充分發(fā)揮它的靈活性,使限制性和靈活性得到和諧統(tǒng)一。正如清人薛雪在《一飄詩話》中所言:“一題到手,必觀其如何是題之面目,如何是題之體段,如何是題之神魂。做得之神魂搖曳,則題之面目、體段,不攻自破矣。”這里的“題之面目”,指的是“題眼”,即題目中的關鍵字詞;“題之體段”,也就是“題身”,即題目所規(guī)定的寫作范圍、對象、內容和體裁等;“題之神魂”指的是“題意”,即題目所顯示的或蘊含的主題和格調等。
由此觀之,所謂審題立意,實際上就是推敲文題字詞,揣度命題用意及指向。試以《記我一位好朋友)為例談談看法:審察這個作文題,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幾個問題:作文要求寫的是什么?“一位”、“朋友”這是寫作對象;誰的朋友?“我的”,這是寫作范圍;什么樣的朋友?“好朋友”,這是寫作內容;寫成什么文體?“記”這是文章體裁(記敘文)。以上這一連串的思考,便是審題的一般表現(xiàn)形式。如果進一層,可以再問幾個為什什么:這個作文題的“關鍵詞”是什什么?“好”(朋友),這是“題眼”。什么樣的朋友才是“好”“朋友”?或者忠誠老實,或者為人正直,或者虛心好學,或者熱心助人……或者兼而有之,總之,具有值得我欽佩和學習的優(yōu)秀品質,此其一;他和我的關系十分密切,感情好,此其二。這便是“題意”。如何寫出“我的”這“一位好朋友”的“好事”?這就需要采取記敘(或夾敘夾議、記敘加抒情)的表達方式,飽含欽佩贊揚的情感,通過幾個具體事例,寫出這“一位”“朋友”和“我”的關系以及交往。當然也可以寫他對別人所做的“好事”,表現(xiàn)“朋友”的“好”思想,“好”作風,“好”品質,并且以畫龍點睛之筆,揭示出這些好的思想、品質、作風形成的根本原因——這就是立意與構思了。
當然,作文題目千姿百態(tài),審題立意也可以多個角度。有的題目無明顯標志,如《雨后》、《路》、《笑》、《談友誼》等這就需要慎察深思,或者注意它的暗示作用,分析它的象征意義或比喻意義,把握它的題外之意,弦外之音:或者向它注入富有時代感的鮮活內容,賦予其深厚的意蘊,達到畫龍點晴、一筆得意的效果。
命題作文指導不但要指導學生學會審題立意,還要點撥、引導學生開拓思路。學生作文的最大苦衷,便是常常感到“無話可說,無物可狀,無景可繪,無人可寫”,甚至無從下筆,命題作文尤甚。指導學生作文,必須打開這個“瓶頸”,筆者認為其根本的途徑是開拓學生思路,使學生有更寬域的視野。首先,教師要少扶多放后收,激勵學生想寫。學生作文就像小孩學步,有一個從扶到放的過程。初學時需要老師扶上路,上路后應當放手讓他們自己走一程,到了一定的時候,他們就會一步一個腳印,健步前行了。其次,要指導學生觀察、積累、借鑒,做到厚積薄發(fā),使學生有東西寫。學生思想閉塞的另一種表現(xiàn)是言之無物,行文不遠。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主要有一下三點:一是觀察??茖W研究表明,人對外界的感受知83%來自視覺,這實際上就是觀察所得。開拓思路,需要積累生活素材,那就必須要發(fā)展學生的觀察力,教給觀察的力法,正確選擇角度、把握特征等。觀察訓練,主要在課外進行,也可結合課文的講讀、范文寫作特點的分析,教給學生各種具體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寫觀察筆記,常堅持,常動筆,形成習慣。二是積累。首先,積累生活素材。主要靠觀察所得。許多觀察筆記往往可以成為作文的素材。教師還可以有意識地圍繞作文教學組織活動和創(chuàng)設情境,這種作文叫做活動作文和情境作文,可以使學生直接獲取感知材料,并通過思維加工成為習作內容,可有效解決“無米之炊”的難題。其次,是積累語言材料。一方面要加強說話訓練,以積累口頭語言材料,如開展演講比賽或講成語說故事比賽等;另一方面提倡摘抄優(yōu)美詞句,以積書面語言材料。第三,引導、啟發(fā)學生廣泛閱讀,從書本中汲取營養(yǎng),得以內化。第四,整理構思想像,幫助學生學會寫。想寫,有內容寫,還得會寫。指導學生會寫,一般包括幫助學生審題立意、聯(lián)想想像、謀篇布局、選材剪裁、錘煉詞句等。歸根到底,應當看重抓住三個方面:一是整理。即整理觀察素材,理清作文思路。只有經過整理,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條理清、主旨明。二是構思。指導構思主要是告訴學生如何妥當?shù)貙⒉牧吓帕薪M合,如何考慮結構上的照應,怎樣安排文字的詳略,使材料能夠更好地突出中心。三是想象。要引導學生由此及彼地展開聯(lián)想,培養(yǎng)聯(lián)想力,特別是要引導學生訓練有意想像,包括創(chuàng)造想像,以此促使學生思路開闊,文思敏捷。
參考文獻:
[1]王磊.淺談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的一般程序[J].讀書文摘,2017,12(11).136.
[2]葉陽. 改進課堂作文教學,提高學生寫作興趣[J].讀與寫,2015,36(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