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敏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成為教育的主流,教師要深入了解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并將其與自己的教學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素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 小學英語 閱讀課
【中圖分類號】G62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8)33-0000-01
小學階段,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基本目的是讓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對學習英語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他們便可以不斷地燃起學習英語的熱情,這對于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有較大的幫助。
1.語言和教學意義相結合
英語是一門語言,所以,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語言情境,并帶領學生一起用英語表述自己的想法。這樣長久下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會得到一定的提升。
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學生更加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從而愿意主動地去運用語言,達到語言和意義相結合。學習“I can play basketball”這一節(jié)內容的時候,學生會在此過程中遇見一些陌生詞匯,像是“basketball”“paly”“well”“football”“jump”“skate”“swim”等,在此時,筆者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學習情境:
借助多媒體,將這個關于運動的詞匯的相關視頻呈現(xiàn)出來,例如籃球賽、足球賽、游泳比賽等,之后,讓學生談論一下自己對各項運動的印象,去體會“jump”“swim”等運動的區(qū)別。這一節(jié)課的主要語法知識,是讓學生掌握“can”這個詞語的用法,于是筆者便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呈現(xiàn)各個詞匯,并讓他們用“I can…”“I can't…”等兩個句型去表達,像是“I can jump.”這樣也很好地提升了學生對句型句式的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學習情境,讓學生能夠投入到學習中去,幫助學生解決閱讀中的難題,促使他們關注語篇本身的意義,并在生活中運用語言知識,真正做到語言與教學意義相結合。
2.理解與語言表達相結合
在核心素養(yǎng)的影響下,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有必要進行如下思考:第一,在閱讀教學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來創(chuàng)設情境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第二,如何引導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地發(fā)展他們的語言技能?第三,如何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幫助他們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實現(xiàn)學生的語言輸出?所以,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要圍繞這幾個點進行,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
例如,學習“How much”這一節(jié)內容的時候,教師首先要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即要幫助學生運用數(shù)字進行問答。還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語言學習情境,讓學生能夠通過完成這些問題,對于要學習的知識產生較為濃厚的印象。筆者首先給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our class?(同學們,咱們班上有多少人呢)在初聽見這個問題的時候,學生可能想回答,但是不會用正確的語言去表達,于是筆者便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呈現(xiàn)了一些相關數(shù)字的英語表達方式,這樣一來,學生便能夠簡單的回答關于“how much”的相關問題,如此,便有效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學生理解語言知識,并促使他們用正確的語言知識去表達自己的想法等,這樣才能不斷地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提出與解決問題相結合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要注意的問題。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shù)靥岢鰡栴},并帶領學生解決問題,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
例如,學習“Our animal friends”這一節(jié)內容的時候,筆者便使用了“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依據(jù)教學內容給學生提出了不同的問題,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
Do you have any favorite animals? Why do you like it? do you have an animal friend? 在引導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相關的動物信息,像是“cat”“dog”“panda”等,這些學生可能比較喜愛的小動物,使得學生能夠正確回答問題。之后,再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基礎上,自己去學習教材內容,對閱讀語篇進行整理。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像是What is the article mainly about? How many kinds of animals are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What are their characteristics?在提出問題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解決問題,這樣便很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
這樣一來,在教師提出問題之后,通過學生自己的整合與研究,他們的學習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升。且他們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對于本篇課文的內容也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與認知,從而真正地實現(xiàn)從表層的學習到深入的學習的過程。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英語教學不應該停留在應試階段,而應該讓學生通過課堂的英語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即他們要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自己全面發(fā)展所必須的品格和關鍵能力,包括思維能力、文化品格等。作為英語教育工作者,教師要將核心素養(yǎng)與小學英語學科結合起來,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經驗,從而逐漸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果.小學生英語課堂的思維特質提升策略淺探[J].教書育人,2016(1):53
[2]柯莉群.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探析[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