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智慧
詩歌是我們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璀璨的瑰寶,也是文化長廊中的一朵燦爛之花,若能讓古詩文的詞句走進學生寫作中,可使學生作文熠熠生輝。帶領(lǐng)學生吟誦、仿寫、改編古詩,即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其想象力,又可以培養(yǎng)他們對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提高學生們的寫作素養(yǎng)?!皩W以致用”是學習詩歌的最終目的。若能讓詩文學習點亮學生的寫作之路,那將是一個突破性的改變和嘗試。
小學語文 詩文學習 寫作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8)33-0000-01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多的是死記硬背,對詩文的支離破解,嚴重破壞了詩歌的整體美和意蘊美。我不否認“背誦”詩歌的作用,但除此之外,教師還應(yīng)當引領(lǐng)學生品味詩詞的意境美、內(nèi)在本質(zhì)美。也就是說,要讓學生抓住詩歌的內(nèi)涵與真諦,真正提升其語文素養(yǎng)。
“學以致用”是學習詩歌的最終目的。若能讓詩文學習點亮學生的寫作之路,那將是一個突破性的改變和嘗試。
以下,我將從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發(fā)表一點淺見。
1.詩歌誦讀,開啟詩歌創(chuàng)作之門
時光如梭,四季輪回,大自然的時令,是大自然最美的語言符號。春天,春回大地,萬物復(fù)蘇;夏天,綠樹成蔭,涼風習習;秋天,秋高氣爽,碩果累累;冬天,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我們不妨引領(lǐng)學生們“跟著時令,來誦讀?!?/p>
于是,我們在教室的后黑板上開辟一塊“自留地”,由孩子根據(jù)節(jié)氣、節(jié)日及課本知識,搜集相關(guān)的詩歌,每天下午輪流抄寫到黑板上,第二天晨誦時間開始誦讀。孩子們自發(fā)成立“節(jié)氣詩歌搜集小組”、“節(jié)日詩歌搜集小組”等,分工合作。于是,每天早上,我與四十五名孩子,誦讀詩、表演詩、唱詩,用優(yōu)美的詩歌朗誦聲,開啟一天愉悅的學習之旅,接受新一天的精神洗禮。
在不知不覺中,隨著積累的增多,孩子們腦海中的古詩文也多了不少?!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孩子們在古詩的熏陶下情感變得豐富、心思變得細膩、思維變得靈動起來。
就這樣,你一首我一首,期末我與孩子們匯編了班級詩歌文集《詩歌相伴》。當文集交給孩子們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是為自己的收獲鼓掌,也是為自己的努力和汗水鼓掌。陳睿琪媽媽激動地對我說:“曹老師,當我讀到孩子的《媽媽贊》時,我高興的流下了淚。在老師的精心呵護下,孩子長大了,懂母愛,懂感恩,還會寫詩。還有什么比這讓我更自豪呢!謝謝您!”
是的,小樹正在茁壯成長,需要愛呵護。也需要經(jīng)歷風和雨,才能翱翔藍天!
此外,我還和孩子們一起朗誦《笠翁對韻》。這本書的詩句節(jié)奏鮮明,韻律和諧,同時還含有許多典故和多種新鮮有趣的語言表達方法,可以大大充實孩子的詞匯積累和聲律知識。
在教學中,除了每天的晨誦,我和孩子們還經(jīng)常舉行“詩詞朗誦大賽”、“唐詩打擂”等形式,誦讀變得不再是一個枯燥的學習任務(wù),而是大家共同的盛會。孩子們在一次一次的朗誦中,汲取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猶如新生的竹筍,破土而出,奮發(fā)向上。
2.仿寫,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誦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詩是情感的結(jié)晶,也是語言的寵兒。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屹立于藝術(shù)之林。
孩子們的興趣都是從“模仿”開始起步的,學習詩歌同樣如此,說起“仿寫”詩歌,顧名思義就是“模仿”的意思。因此,在遇到優(yōu)美簡短的詩時,我就試著讓孩子們進行仿寫。小學生仿寫,只要是字數(shù)上做到統(tǒng)一,有意境,壓壓韻,誦讀起來流暢順嘴就可以了。
反復(fù)誦讀品味《春曉》后,讓學生嘗試去仿寫《夏知》、《秋悟》、《冬曉》等。
只要適當引導,總會有驚喜——
夏曉 秋曉
王圣涵 李根碩
秋來涼風起, 夏眠日起早,
處處豐收忙。 處處知了吵。
風過片片響, 夜來雨拍窗,
葉落知多少。 池滿蛙聲鬧。
一首首純真的小詩歌,抒發(fā)著學生的童真質(zhì)樸的靈感,潤澤著學生的心靈。
3.改編,引領(lǐng)學生更愉快的寫作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把古詩改編成簡短的散文等形式的文章。因為古詩的意境非常美,同時又具有言簡意賅的特點,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在教學中,我們通過多次誦讀經(jīng)典的唐詩宋詞,嘗試著改寫成散文,這又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以古詩《春曉》為例,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主要從以下三方面來進行:
(1)明確詩歌的要素,時間、地點、人物、景物。如春天的早上、詩人、風雨、落花等。
(2)詩歌語言言簡意賅,詩中留下許多“空白”需要孩子們?nèi)ニ伎继畛?。因此要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渲染環(huán)境氛圍,刻畫人物形象,豐富故事情節(jié)等。
刻畫人物要從語言、動作、外貌、心理、細節(jié)等描寫方法,運用比喻、擬人、夸張、排比等修辭手法進行正面和側(cè)面描寫。
(3)把前兩步語句串成一條線,連接成篇。
李怡軒同學這樣寫道:“春天的夜晚,夜很長。我做了一個甜甜的夢,在夢中我像一只花蝴蝶,在百花中穿梭。早上,睜開朦朧的睡眼,只聽見窗外的小鳥在枝頭上嘰嘰喳喳的唱著歌,動聽極了。昨晚風和雨又來到我家做客,時而劃過草叢,時而搖搖小樹,時而敲敲窗戶。推開窗看去,樹下、草叢中、石階上鋪滿了一層五彩繽紛的花瓣,猶如一條長長的錦緞。‘春雨貴如油,在春雨的滋潤下,到處呈現(xiàn)出生機勃勃的景象。啊,春天真美!”
“問君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睆娜粘I钪腥〔?,和學生一起在詩海中遨游,讀詩、寫詩、改創(chuàng),讓詩文誦讀點亮學生的寫作之路,讓他們從這里揚帆起航!“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只要堅持用一顆真心去引領(lǐng)學生,在我們的努力下,學生終究能綻放出屬于他們的奪目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