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據結構課程知識點較多,并具有抽象性的特點,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應運用翻轉課堂教育模式,能提升教學效率。但現階段,在數據結構課程教學中,存在較多問題。由于課程內容難度較大,教師依舊采用傳統的教育方式,使學生難以全面理解數據結構知識內容。并且,教師忽略實踐教育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實際操作機會較少,不利于學生未來發(fā)展。針對此種教育現狀,教師應構建翻轉課堂教學體系,重視實踐教育,提升教學水平,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型人才。本文基于數據結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翻轉課堂體系構建策略,提升教學成效。
關鍵詞:數據結構 翻轉課堂體系 構建 策略
引言
翻轉課堂教學體系主要是指調整課內外時間,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構建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數據結構教學內容,制作教學視頻,使學生在課后自主觀看。在課上,學生帶著問題與教師共同討論數據結構知識內容,既能加深學生對數據結構內容的理解,又能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在數據結構教學中,應合理構建翻轉課堂教學體系,充分發(fā)揮翻轉課堂教育模式的教育價值,不斷培養(yǎng)出優(yōu)秀人才。[1]
一、翻轉課堂體系應用數據結構教學中的意義
翻轉課堂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打破傳統課堂教育模式帶來的弊端,推動新課程改革進程。傳統的數據結構教育模式中,教師將自身作為主體,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講述。學生被動接受教師傳輸的知識內容,長期處于此種教育環(huán)境中,導致學生對數據結構學習失去興趣。而翻轉課堂教育模式,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教育平臺,與學生實時進行互動,有效了解學生真實學習情況。并且,學生能充分利用網絡中的教育資源,自主學習數據結構相關知識,從而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數據結構課堂中,教師構建翻轉課堂教學體系,有效提升教學效率。[2]
二、數據結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課程難度較大
數據結構課程難度較大,內容具有抽象性的特點。但大部分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依舊采用傳統的教育方式,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灌輸,學生難以全面理解數據結構知識內容,從而降低課堂教學效率。同時,數據結構課程內容較多,教師為完成教學進度,快速講解數據結構知識內容,使學生逐漸對數據結構學習失去興趣,難以滿足社會發(fā)展對人才培養(yǎng)要求。
2.實踐機會較少
目前,我國大部分數據結構教學中,教師過于重視理論知識教育,忽略實踐教育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僅是簡單進行相關操作演示,未曾指導學生實際操作,導致學生數據結構實際操作能力較低,不利于學生未來參與工作。同時,教師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講解理論知識,導致學生實際操作機會較少,不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數據結構翻轉課堂體系構建策略
1.課前體系構建
教師在對學生講解數據結構知識時,應構建翻轉課堂教學體系,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前,教師應根據數據結構教學內容,按照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制作教學視頻。并將教學視頻,放在網絡教育平臺中,要求學生在課前進行觀看。通過此種方式,使學生在課前簡單的了解數據結構知識內容。同時,在制作教學視頻時,教師能在網絡教育平臺中,設置相關問題,使學生自主學習后,通過習題加深對數據結構知識印象。并且,學生在自學過程中,能將未曾理解的知識點進行重點標記,在課上與教師進行討論,從而全面理解數據結構知識內容,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2.課中體系構建
教師在數據結構課堂中,構建翻轉課堂教育體系,能在課前預習基礎上,延長課堂學習時間,不斷提升學生數據結構學習能力。在課中,教師能以學生自學中存在的問題為基礎,進行重點講解,有效幫助學生扎實的掌握數據結構知識內容。同時,教師能在課中,將學生科學的進行分組,要求學生分組討論數據結構知識。既能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又能鍛煉學生數據結構學習思維。在課程結束前,教師應要求學生根據學習的內容,進行實際操作,鍛煉學生實際操作能力。通過此種教育方式,全面提升數據結構教學質量,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3]
3.課后體系構建
教師在對學生開展數據結構教學時,應構建課后評價體系。首先,教師應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進行考察,并對學生出現的操作錯誤進行指導,提升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其次,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針對性評價措施,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自信,使學生能主動學習數據結構知識。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綜合能力進行評價,并在網絡教育平臺中,建立信息檔案,使學生能準確的了解數據結構學習中的不足,以此作為基礎,加強訓練,不斷提升數據結構學習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數據結構課程內容較為復雜,難以理解,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摒棄傳統的教育方式,構建翻轉課堂教育體系。在課前根據教學內容,制作教學視頻。在課中,凸顯學生主體地位,與學生共同對數據結構知識進行討論。在課后,通過網絡平臺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完善教學評價系統,從而提升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郭群.翻轉課堂在數據結構課程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19):224-225.
[2]董亞則,王濤,王國春,王璐.基于翻轉課堂的數據結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8,34(05):82-85.
[3]王靜.基于移動云平臺的“數據結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8,15(14):234+236.
作者簡介
殷昱煜(1980.7—),男,漢,重慶人,學歷:博士研究生,職稱:副教授,從事服務計算、軟件工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