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華輝
陶行知說過:“做一個好校長,談何容易?!庇幸粋€好的校長,就有一間好的學校,就能帶出一群好的教師,一個好的校長應具備有:決策分析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業(yè)務實施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還是一個更新觀念的先行者,教學改革的排頭兵。名符其實的好老師,接受監(jiān)督的公仆,勇于校務公開的倡導者。從我多年的經驗中體會到這些。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怎樣在瞬息萬變的新形勢下適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建立“和諧校園,文明校園,平安校園?!蔽覀儗鹘y(tǒng)的管理方式進行了反思,引進“以人為本”新理念,實行柔性管理,給師生以“心的關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架起信任和理解的橋梁
寬容,這是作為領導者的一種美德和修養(yǎng)?!霸紫喽抢锬軗未边@句俗語就形象地說明領導者要有寬廣的胸懷和氣量。作為領導者的校長寬容待人,就是在學校內部創(chuàng)造友好和諧的氣氛,民主平等的環(huán)境,這既是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證,也有助于解除教師的后顧之憂并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因此,有些教師犯了錯,我從不大聲呵斥他們,而是詢問其原因,對他們坦誠、細心、體貼,以此贏得他們的信任。寬容也是一種智慧,是一種比罰更美麗的智慧。但很多時侯下屬犯錯時,領導都會嚴辭批評一番,似乎這樣才會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其實有時過于關注教師的錯誤,會大大挫傷教師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甚至會產生對抗情緒。林肯總統(tǒng)對敵素以寬容著稱,后來終于引|起一位議員的不滿,議員說“你不應該試圖和那些人交朋友,而應該消滅他們?!绷挚衔⑿χ卮穑骸爱斔麄冏兂晌业呐笥眩y道我不正是在消滅我們的敵人嗎?”一語中的多一些寬容,公開的對手或許就是我們潛在的朋友。寬容也是一門管理的藝術。所以我們學校一改有些單位制定很多的“不許”和違章罰款的做法,強調個人自我約束。并把道理和要求向教師們講清講透,告訴他們我們?yōu)槭裁床荒菢幼觯瑸槭裁刺岢晕壹s束。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我們在考勤中不搞天天人人上班簽名,只設遲到登記本,誰遲到就自已簽名,注明遲到的原因和時間,如果是客觀原因引起,比如車子半路壞等,只要及時向領導說明,可以不算遲到,如果自己或家里沒有特殊的事一般不請假,學校的電話如是校務事情誰都可以打……以上舉措剛開始我們曾經有過擔憂,怕遲到的不登記,怕睡懶覺遲到的說是半途車壞,怕有些同志煲電話粥,怕有些同志有事無事隔三差五又請假等,經過半年的實踐,證明了以前的擔憂是多余的,遲到的人是越來越少了,也極少出現(xiàn)無事請假,煲電話粥的現(xiàn)象。相反,教師們把管理者的信任內化為高漲的工作積極性,輪到自己值日很早就到學校指揮值日的班級進行大掃除,督促各班學生進行早自習,全校園內整潔干凈校風較好。梁老師有幾次感冒發(fā)燒她都沒有請假休息,同事都勸她休息一下,她都沒有請假休息。她為自己想少,為別人想得多的高尚品德,得到了師生的稱頌;朱老師也是如此,就算是自己結婚也只是請假三天,本來結婚是人生三件大事之一,可以多請假幾天,但他想到的是:領導這樣信任關心我,我應該盡自己的努力多做貢獻。
二、創(chuàng)設“情唇相通、心理相融、和諧奮進”的工作環(huán)境
早期的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流傳著總經理斯隆這么一則故事:他在一次高層會議結束時說:“諸位先生,在我看來,我們對這次決策有了完全一政的看法?!迸c會者頻頻點頭表示同意。斯隆接著說:“現(xiàn)在我宣布休會,這個問題延到下次會議時再討論,我希望下次會議能聽到相反的意見,這也許才能得到這項決策的真正了解?!碑敃r該公司已成為世界汽車業(yè)之魁首,與他們重視相反意見不無關系。
優(yōu)秀的領導者在作出任何重大決策之前決不武斷拍板,總是希望聽到相反的意見,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四點:①相反意見的提出就等于有了更多的可供選擇的方案,倘若只有一種方案,別無其他選擇,“一錘子買賣”則具有很大的風險性。②能進一步優(yōu)化決策方案,不同意見之間互攻它短,各拘其長,就使各自的利弊得以充分顯現(xiàn),以便取長補短,防止“一失策成千古恨”。③不同意見爭論的過程就是一個統(tǒng)一認識的過程,一旦決策就能齊心協(xié)力地實施,既減少了阻力,又有利于發(fā)揮大家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④“智者千慮,終有一失”在實施中一旦發(fā)現(xiàn)決策有誤時,則原來的相反意見往往就是一個現(xiàn)成的補救方案,不致于臨渴掘井。由此可見,卓有成效的決策往往不是從“眾口一詞”中得來,而是從互相沖突、七嘴八舌的意見中篩選產生。作為領導應胸懷寬闊、謙虛待人。聞“爭”則喜,善于從相反意見中吸取有益的營養(yǎng),因此每做一項大的事情,在決策前都各抒己見,決策后同志能眾志成城互相協(xié)作,很快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把學校辦得更好,我們創(chuàng)設更多的機會和渠道聽取教師的心聲,讓他們參與學校管理中來,真正樹立起主人翁的意識。在工作中校領導視自己為老師的工作伙伴,老師信息資源提供者,老師業(yè)務水平的研究者,老師與老師之間的合作者,團隊精神的凝聚者。近半年來我校開展了“和校長談談心里話”的活動,“我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或一次教育活動”。讓教師用書面方式與管理者談心,讓校領導從中傾聽到每一位教職工的心聲,了解到他們的需要,更看到了教師為學校的發(fā)展提出的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當他們有困難時,校領導還助上一臂之力。逢教師家里有紅白事的時候,校領導能主動組織教師道喜或探望安慰,關心和信任培養(yǎng)了真誠的感情,使校園形成了一股為教育事業(yè)共同奮斗的全力。
柔性化管理極大地調動了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老師在享受心的關懷的同時也以更高的工作熱情和更細致的服務回報學校和學生。由于我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的健康的心理環(huán)境,我們的老師對工作充滿了希望,大家正在努力把高質量的工作當成生活的中一部份,在工作中享受著對付出的快樂。心的關懷也促進了教的專業(yè)化成長,教師的新觀念正落實到教育行為中,因此柔性管理是建立和諧校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