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燕梅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小學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時需要處理一些學生之間的矛盾問題,在處理的過程中學生不講誠信的問題相對突出,學生撒謊、找借口等問題很普遍,給我們這些農村小學教師的教育帶來很大的阻力。人無信而不立,誠信是我們立足于世的根本。對于小學生誠信的問題,是我們一直關注的,對小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很重要也很有必要,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們就簡單的介紹了小學生誠信存在問題和探討一下解決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以身作則,形成誠信導向
鑄造誠信之魂關鍵在教師,教師是一面鏡子,他的一言一行都對小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今教師存在大量不誠信現(xiàn)象,比如,老師要求小學生要守時守紀,不許遲到、曠課,而老師就有上課遲到、下課拖堂的現(xiàn)象;老師要求小學生不許打手機,但有的教師卻在上課時公然接打手機。這些不能以身立榜的行為,給小學生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教師是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人之一,他的一言一行都在學生的察看和留意之中,并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言行舉止、思想質量,都是學生效仿的對象和學習的典范。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起到楷模的作用,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心口如一??创课粚W生,都要教之以行、服之以德、育之以情,要用愛心和真誠去感染學生,用一言一行去引導學生,用本身的一向誠信來為人師表。要從瑣碎零星的小事抓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如什么時分召開班會,哪一天停止檢驗,什么時間家訪,都要準時兌現(xiàn),不能違犯承諾,不能失信于學生。要做到言出必行,決不能給學生留下“教師說話不算數、不靠譜”的印象。
二、增強引導,樹立誠信理念
小學生平時生活的大半時間都在上課。立足課堂,是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最經常、最有效的途徑。在課堂上,每一名教師都要留意克制單純傳授書本學問的陳舊觀念,要充沛發(fā)揮客觀能動性,積極發(fā)掘教材中道德教育的素材,并充沛引導。例如,利用傳統(tǒng)課文《狼來了》這篇課文開展一次第二課堂活動,在給學生解說扯謊的危害的同時,能夠讓他們聯(lián)絡實踐談感受,通過大家熱烈的討論,使學生對誠信重要性的認識得到進一步深化。還可以利用《曾子殺豬取信》的故事啟發(fā)學生做人要做到言出必行,恪守信用。在其他學科中觸及有關誠信行為的內容時,教師也能夠用簡短的言語強調誠信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以此不時給學生以提示,強化他們的誠信思想??傊?,教師要擅長發(fā)掘教材或課外閱讀等刊物的內涵,增強誠信教育的力度,不時給學生關于誠信的心理暗示。另外,還能夠經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停止啟迪。例如,舉行以老實守信為主題的班隊活動,方式能夠是課本劇、講故事、扮演節(jié)目等;應用黑板報引見一些名人軼事,如列寧小時分打碎花瓶勇于供認的故事;在“學習園地”里登載報刊文摘上的相關報道。教員還能夠經過開設講座的方式指導學生應如何擇友、如何交往,等等。
三、家校結合,共造誠信環(huán)境
中國有句老話:“不知其人觀其子”,這說明以父母品行為標榜營造和諧誠信的家風,對小學生誠信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然而,在一項調查中,只有42.7%的孩子認為家長是誠信的!高年齡父親,低學歷母親,單親家庭或核心家庭,不和諧家庭等,家庭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都會為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特別是我們農村學校,許多學生都是留守兒童,跟隨爺爺奶奶生活,老人對孩子過于溺愛或管教不嚴等都不利于學生誠信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不能只依靠學校管理,同時也要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以使對學生誠信思想的培養(yǎng)教育保持連貫一致。學校必須與家長取得密切的聯(lián)系,攜手合作,確保教育到位。班主任要經常進行家訪,定期召開家長會,建立家校聯(lián)系手冊,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與動向,這樣既可以防患于未然,也有利于形成教育的合力。例如,有些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瞞著父母,仿照父母筆跡簽字,如果老師和家長之間很少聯(lián)系,學生的不誠實行為必定會瞞天過海。更糟糕的是,小學生會因為瞞過了家長和老師而沾沾自喜,并養(yǎng)成不誠實的壞習慣。另外,班主任還應該在與家長的聯(lián)系過程中,幫助他們充分認識誠信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同時多教授他們一些家庭教育的方式與方法,以提高學生家長配合學校共同抓好誠信教育的積極性,進一步促進學生誠信素養(yǎng)的提高。
四、加強社會實踐活動,規(guī)范誠信行為
學校的教育常常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有很大的局限性,容易形成“紙上談兵”的局面。學生終日在校園中,與社會接觸太少,不了解國情、民情,對社會適應能力較差,也因此對許多現(xiàn)象和問題產生困惑。學校應該多組織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們走出校園,開闊視野,增強適應能力??梢宰寣W生親自動手,搜集有關誠信的名言、格言或事跡,尋找相關圖片,舉辦專題展覽會。如條件允許,還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拍攝照片,舉辦誠信專題圖片展,讓學生從尋找、發(fā)掘、整理和參與的過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有關誠信的電視節(jié)目或影片,觀看前做準備性談話,觀看后組織觀后感大討論,或組織以誠信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可以鼓勵學生寫“誠信日記”,對自己誠實守信的行為進行記錄,并挑選合適時機組織主題班會,對事跡典型的學生進行“佩戴小紅花”“頒發(fā)獎狀”等方式的表揚與鼓勵。實踐表明,以活動促進教育既是通過集體教育個體,也是學生個體進行自我教育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培養(yǎng)他們誠實守信的品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文明的進步,以及西方文化的沖擊,小學生中存在的誠信問題已不容忽視。抓緊、抓嚴小學誠信教育勢在必行。形勢的嚴峻要求我們必須要合理把握誠信教育觀念,遵循小學生認知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科學、扎實地進行誠信教育,力求取得實效。讓我們共同努力,使我們的下一代能夠在一個誠信的氛圍中健康成長,為構建繁榮昌盛的和諧社會培養(yǎng)出合格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