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建輝
摘 要:在當今高速的發(fā)展背景下,對小學語高年級語文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要求,給小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形成很大阻礙。而且就當前的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而言,很多老師的教學行為存在很大問題。下面結合實踐,對小學高年級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展開探討,提出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高年級;教學策略
小學教育作為我國整個教育體系的基礎階段,對實施人才興國戰(zhàn)略,促進經濟發(fā)展,提升科技水平等都諸多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是為我國培養(yǎng)優(yōu)秀高精端人才的基礎搖籃,對助力我國經濟騰飛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因此說,小學階段的教育至關重要。而小學高年級語文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有著,發(fā)揮著關鍵的作用,更是培養(yǎng)我國現代化人才、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重要保障。所以加強,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策略的研究意義重大。下文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在探討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提出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旨在對推動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提供參考。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行為現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給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也帶來的新的發(fā)展契機。然而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為此筆者針對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開展了針對性的調研工作,發(fā)現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師備課不深入;教學無針對性等教學問題,與新課改精神存在很大差距,教學效益低下,教學質量普遍不高。同時也阻礙了新課改工作的全面實施與深化。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
針對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開展調研工作時發(fā)現,有超過47.28%的老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上缺乏明確的目標,教學設計不科學,缺乏嚴謹性,教學方案的制定上缺乏科學性。更甚者有超過21.46%的老師,在文章的把握上存在明顯不足,心中無目標,教學便失去了方向。教學備課過程中有明確目標的老師僅僅占31.26%,而這些老師能夠科學嚴謹的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內容進行設計,教學方案的制定也非??茖W,這些老師,開展教學的效率、質量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二)教師備課不深入
有44.16%的老師,依然固守陳規(guī),沒有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完全走出來,開展教學過程中依然采取教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備課過程中將課文的中心思想以及文中的知識點作為備課重難點。20.35%的老師,教學活動設計上依然遵循固態(tài)化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枯燥呆板缺乏新意,趣味性、邏輯性無從談起,顯然這些與新課改精神背道而馳。只有35.49%的老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能夠結合學生的學習提點,做到精心備課,為學生設置了寬松的學習思考空間,引領學生在語文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學生的課堂參與性也非常的高,實現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無針對性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課程的設計上,有約44.16%的老師對待學生的閱讀如出一轍,設計的閱讀教學課程大相徑庭,閱讀內容太過死板,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普遍積極性不高,久而久之便生出不愿意進行閱讀學習的念頭,甚至厭惡閱讀。有約38.24%的老師,對學生的習作教學認識不夠,不注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課堂教學總是千篇一律地解練習。如記述文的寫作教學時,很多學生除了助人為樂的題材外,再寫不出其他類型的文章。造成這一局面的問題,與老師平時教學過程中,都是采用幫助老爺爺、老奶奶過馬路的范文教學存在很大關系。如此的導學,給學生的想象力形成了很大的阻礙,影響力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這也是語文教學最可悲的問題所在。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一)充分預設教學情境,精心撰寫教案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在備課時,要積極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生活環(huán)境、自身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好教材分析,從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撰寫教案時,教師要對課堂提問和教學細節(jié)精益求精。課堂提問的設計,要認真考慮問題的有效性及效率,開放的、探究的、揭示矛盾的、獨立思考的問題,往往會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提問問題在教案上的設計,應該精確而且明了,以極少的問題容納最大量的內容,以求得最高的教學效益。
(二)適度熱情授課,建立和諧課堂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的本質,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笔軐W科性質特點的影響,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是課堂教學活力的源泉。只有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熱情教學,精神煥發(fā),激起個人的創(chuàng)造能量,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過,教師應該在充分考慮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學習狀況下“適當控制激情”。所以,適度熱情授課,掌握一些建立和諧課堂的技巧以及人際溝通的技巧,創(chuàng)造建立自然和諧的課堂氛圍,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多邊互動合作探究,形成個人教學風格
教學風格是教學藝術高度成熟的標志,在教學個性化的追求中被人們所矚目。一位教師要形成個人教學風格,應熱愛教育事業(yè),有良好的知識修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和技術修養(yǎng),有良好的能力、氣質、性格等心理素質。因此,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和學生進行更多的互動和合作探究,應該摒棄固定、呆板、一成不變、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均衡發(fā)展,而又不失個性。教學活動應該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師可以在一定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技巧,形成一種穩(wěn)定的個性化教學風格。
(四)夯實自身基礎,教學研相輔相成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廣泛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是多元的。小學高年級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師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應該是教學研相輔相成。因而,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掌握運用語文知識的規(guī)律。同時,教師也應該夯實自身基礎,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綜上所述,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因此,我們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具有一定合理性、可行性的實施策略。與此同時,在研究的過程中發(fā)現真正有效的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策略。因此,希望本研究能夠對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策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吉銀.小學語文教學要有兒童視野[J].中國教育學刊,2016(9):60-62.
[2]濮坤.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實踐思考[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5(5):16-18.
[3]史力范,劉美鳳,呂巾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目標的設計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10):70-74.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大化縣七百弄鄉(xiāng)弄呈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