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瑋
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fā)出知識的溪流。這句話隱含了課堂語言的重要性。在課堂慣用語中,許多教師憑著慣有的語言方式 隨心所欲、漫不經心使用著課堂用語,語言是思想的外殼,從中我們可以洞察出教師的教學理念、方向以及對課堂和學生的理解。
在課堂中,教師經常會用這樣的語言:“同學們好好想,想好告訴老師”,“請你來告訴老師這題你是怎么做的?”“看誰做的最快,做好舉手”……。這樣的課堂情景,我們看到教師親切地在引導,氣氛溫暖,但這樣的課堂背后,我們又看到課堂中的對話僅僅是部分學習好的學生在揣測老師的心理,在與老師的對話,而大多數(shù)則是在等待老師給出答案,老師變成了“主角”,學生是“配角”,其實老師應該是策劃者,學生才識真正的主、配角。
課堂教學語言一般可分為講解語言、問題語言和評價語言。我認為評價語言在教學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評價恰當與否,關系到課堂氣氛、教學效果;關系到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所以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所謂評價語言,就是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發(fā)言給予的評判。有了教師的反饋信息,學生才能對自己的學習活動做出調節(jié)。因此,課堂上教師的評價語言就顯得尤為重要。我認為教師的評價語言應注重:
(1)科學性。即準確性,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對孩子的評價五句話中有三句是表揚的,兩句是批評的,孩子就會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準確而又得體,是激勵學生前進的最好方法。這也是教學語言的基本特征,教師評價學生的用語要準確,教師自身在課堂授課時,語言首先就要規(guī)范正確,不僅要使用標準普通話,還要注意糾正學生的錯誤和各種口頭禪。同時教師發(fā)音吐字要清晰,語言要明朗,句子結構要流暢完整,文理要通順。因為它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語言發(fā)展水平。
(2)簡潔有力。要簡潔,力爭在30秒鐘之內講完;要剔除“這個那個”之類毫無信息可言的詞語;要利索,盡量用短句子,使人一聽就明白。如有位老師對學生朗讀的評價是:“有三好,好在聲音洪亮,好在停頓準確,好在感情充沛。”邊說邊依次豎起三個指頭,給同學以深刻的印象。
(3)新鮮。記得有位老師鼓勵一名羞怯的女生:“她的聲音很有特色,就象農——夫——山——泉”,大家不假思索的接出了下半句“有——點——甜”,接著恍然大悟,掌聲一片。其激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4)巧妙。新課程評價理念強調正面評價,強調用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因此,進行課堂評價時要巧選角度,不要呆板。如有位同學舉手回答問題,站起來后又急得抓耳撓腮,斷斷續(xù)續(xù)。我就對其他同學說:“這位同學手舉得很高,他很有信心、勇氣可嘉。只是語言還沒組織好。不要緊,坐下慢慢想”,老師及時的調整評價角度,幫助學生脫離尷尬,維護了學生自尊心。
同時課堂評價語言在方法上應注重:
(1)表揚激勵,生為主導
學生總是很重視教師的評價。課堂中,教師一句可能自以為無意性的“評語”,往往會左右學生這一節(jié)課的情緒,甚至一生的命運。針對這一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妨將課堂中對學生的隨意性“評語”變?yōu)榭杉ぐl(fā)學生更積極思維的特意性“評語”,從而提高興趣,強化效果。
(2)風趣幽默,賦予吸引力
幽默的語言是一種才華,更是一種力量。它是現(xiàn)代課堂教學中不可多得的品質。它打破了課堂內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個教學過程達到師生和諧、充滿情趣的美好境界。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在恰當?shù)膱龊稀⑶‘數(shù)臅r機,巧妙地運用風趣的語言開導學生。這樣不僅提高了教學語言的品位,而且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效果。如在于永正老師執(zhí)教的《草》中,有一個片斷:
師:誰愿意背給奶奶聽?(指一生到前面)現(xiàn)在,我當你奶奶,你奶奶沒有文化,耳朵有點聾,請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詩給您聽好嗎?
師:好。背什么古詩?(生答背《草》)
師:草?那么多花兒不寫,為什么寫草啊?
生:因為草有一種頑強的精神,野火把它的葉子燒死了,可是第二年春天,它又長出了新芽。
師:哦,我明白了。你背吧。(生背)“離離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聽不懂?
生:這句是說,草原上的草長得很茂盛。
師:還有什么“一歲一窟窿”?(眾笑)
生:不是!是“一歲一枯榮”???,就是葉子黃了,干枯了;榮,就是茂盛。
師:后面兩句我聽懂了??窗硨O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紀就會背古詩。奶奶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哪有錢上學呀?(眾笑)
于老師用一段風趣、幽默的表演代替了嚴肅的檢查環(huán)節(jié)。加深學生對作者的記憶、對詩句的理解、對詩理的感悟。特別是其中頗為亮麗的一筆“奶奶沒錢讀書,你多幸福??!”更具深刻的教育意義。
(3)真摯生動,富有感染力
在評價過程中,要注意融注情感教育,做到心誠意切,對學生高度負責。評價恰當,不但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支持,也可獲得情感上的滿足。教師要善于“從雞蛋里挑出骨頭來”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喚起他們的學習激情,產生莫大的興趣和動力,教師決不可主觀片面地隨意否定學生。當然,也不能把譽美之詞當作廉價施舍,那樣的話,效果也將適得其反。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苯處煹恼Z言應該像溫暖的陽光,和煦的春風,去催開學生的心靈之花,去撫平學生的心靈創(chuàng)傷。教師就必須以淵博的學識來豐富自己的語言,以飽滿的熱情去飛揚自己的語言。愿我們不斷錘煉語言,美化語言,并注意語言對學生的愛護和尊重,促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與情感體驗,讓教師的課堂語言煥發(fā)出生命的魅力。用心來改造我們的課堂語言吧!
(作者單位:南京新港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