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鳳
[摘 要]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設計時,可以通過對主題和內容的挖掘,為學生設計有情境、有層次、有實效的英語學習活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學生深度參與課堂,發(fā)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英語學習活動觀;閱讀教學活動;設計;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19-0038-02
以活動為載體的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英語素養(yǎng),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在新時代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須以學生為主體,創(chuàng)新設計閱讀教學活動形式,從教學和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制訂教學目標、活動程序,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活動促進學生樂學,進而全面提高教學有效性。下面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Module 2 Unit 4 Lesson 4教學設計為例,探討如何通過主題和內容的挖掘,為學生設計有情境、有層次、有實效的英語閱讀活動。
一、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內涵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了指向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即學生在主題意義引領下,以各種語篇為依托,通過學習理解、實踐應用、遷移創(chuàng)新等一系列的英語學習活動,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自身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發(fā)展、文化內涵理解、多元思維發(fā)展、價值取向判斷和學習策略運用。這一過程既是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整合發(fā)展的過程,也是文化意識不斷增強、思維品質不斷提升、學習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從課標中發(fā)現,英語學習活動要架起英語課程內容和課程目標之間的橋梁;要重視課程內容的整合性學習;要體現外語學習特點的認知和運用維度,即學習理解類活動、應用實踐類活動、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可以看出,學習活動觀并非某種固定的活動模式,而是一種相對宏觀的學習途徑。
二、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閱讀教學活動設計
眾所周知,語篇閱讀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遵循課標提出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教師在創(chuàng)設合理的閱讀教學活動之前要研讀語篇,即對語篇的主題、內容、文體結構、語言特點、作者觀點等作深入的解讀,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出體現三個層次的活動,即基于語篇、深入語篇和超越語篇的活動,以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探究主題意義的學習活動中。
(一)教學內容和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為“Cyberspace(網絡空間)”,第4課Virtual Tourism是閱讀課,以訓練閱讀策略為重點;主要內容涉及虛擬旅游,即在網上了解和感受一個地方的特色和美;具體閱讀內容是介紹新西蘭的最大城市——奧克蘭;體裁是類似旅游手冊的概況介紹,非常具有實用性,體現了跨文化交際功能,滲透文化意識。學生通過本單元前三課的學習,對網絡、網站和虛擬現實的內容已有了充分的了解,為本課的閱讀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本課要學習和掌握的閱讀策略是歸納文章段落的主題,形式是匹配。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找關鍵詞的策略,這為學習本課的策略奠定了基礎,所以難度不大。筆者將用兩課時來完成本課的教學,第一課時以閱讀為主,第二課時主要是詞匯學習和設計一個中國某旅游城市的旅行手冊并作口頭介紹。本案例為第一課時。
(二) 教學目標
在本課時結束時,學生能夠:1. 運用閱讀策略找出篇章結構和段落主題;2.簡單介紹奧克蘭的概況。
(三)教學活動 (T= Teacher, Ss=Students)
I. Lead-in
T plays a video about New Zealand and asks questions about the video.
【設計說明】圍繞主題的情境創(chuàng)設,以短片導入主題,創(chuàng)設旅游氛圍和情境,鋪墊必要的語言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
II.Pre-reading
T asks students to cover the text and look just at the photos and guess four things about Auckland.
【設計說明】通過圖片,預測文章內容,激發(fā)閱讀興趣,關注閱讀目的,為學生開展主題意義探究作準備。
III. While-reading
1.Ss read the text quickly to get the general ideas and check their predictions.
【設計說明】基于已知,獲取新知,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檢測預測內容的準確性,了解課文大意。
2.Ss practise the reading strategies.
(1) T asks Ss to read Paragraph 2 carefully and choose the topic for it:(a) things to see in Auckland;(b)the history of the city;(c) travel links.
(2) T asks Ss how they found out the topic and what strategies they used.
(3) Ss go through the reading strategies.
(4) T asks Ss to do Exercise 4. Match the topics a-f with the five paragraphs in the text. There is one extra topic.
【設計說明】讓學生了解歸納段落主題的閱讀策略,并強化使用學習策略的意識。指導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
3.Ss read the text and fill in the table.(表格內容提取如下)
Auckland: the city in New Zealand
Population:
Location:
Features: the most exciting city with people of different ; an important center for .
History:Maoris settlement 650 years; in1840; capital of New Zealand for some time; Since 1985, a center for in Asia Pacific.
Famous sights:
Climate:
【設計說明】概括、梳理、整合活動,利用信息結構圖,讓學生梳理和整合細節(jié)信息,使碎片化信息結構化,從文中提取信息,為內化信息作鋪墊。同時,引導學生在獲取和梳理信息的過程中,融合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運用和學習策略發(fā)展,為深入理解文化內涵、發(fā)展多元思維奠定基礎。
4.T and Ss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by going over the table, and at the same time, emphasize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and sentence patterns. T shows some pictures of the famous sights mentioned.
【設計說明】利用表格信息,熟悉文章主要細節(jié)內容,內化信息;采用問答的形式核對答案并強調一些重要的短語及句型,為下面的角色扮演及課后作業(yè)作準備;在核對著名景點這一欄時,鏈接相關圖片,鞏固一些景點詞匯,以圖片增加視覺印象,突出旅游特色。
IV. Post-reading
1.Ss work in groups, talking about Auckland. One student acts as a tour guide, the others as tourists.
2.Group presentation.
【設計說明】實踐、內化活動,以小組活動的角色扮演方式,問答和表述課文中的信息。在真實的語境中,學生用本課詞匯和句型進行表達,幫助學生將已獲得的新知識,通過語言實踐活動,轉化為個人的語言能力和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逐步實現語言運用的自動化。給學生展示小組討論結果的機會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V. Homework
1.Ss surf the Internet and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one of Chinas citles famous for tourism.
2.Ss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the city, using sentence patterns and expressions they learned in class.
【設計說明】遷移、創(chuàng)新活動,幫助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和能力遷移到真實生活情境中,解決真實生活情境中的問題;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比較中外文化的異同,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溝通和傳播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能力。讀寫結合,可以幫助學生在進行相關英語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寫作訓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同時,讓學生上網查找信息,不僅能讓學生體驗到網絡給我們帶來的好處,還能拓寬學習渠道,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課堂活動是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教師應在深入研讀語篇和把握學情的基礎上,靈活地設計有針對性的閱讀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對英語語篇閱讀的興趣,并主動融入教學活動中,通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英語學用能力,發(fā)展語言能力,塑造文化品格,提升思維品質。
(責任編輯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