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賢富
摘要:初中思品課堂是幫助中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主陣地,它能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從而塑造健全人格。思想教育是思品課的主線,然而為了這一主線,思品課堂卻慢慢偏離了正確的軌道,且漸行漸遠,課堂沒有朝氣,沒有活力,也沒有實效性,學生越來越覺得思品課可有可無。
關(guān)鍵詞:初中思品 課堂教學 說文解字
初中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接受期和形成期,但初中生普遍對三觀的辨別能力不強,如何把初中生的三觀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認知從而塑造健全的人格是初中思品課教學的重要目標。但現(xiàn)在的初中思品課堂與這個目標漸行漸遠,究其原因是教師把思品課上得越來越復雜了,學生聽不懂或不想聽,久而久之,學生開始反感甚至討厭上思品課。其實,對初中思品課堂而言,要使課堂簡單一點,只要做好說文解字的功夫就可以了。
一、直譯詞語
教師要把教學重點放在教材上,讓學生通讀教材,教會學生找出、找準關(guān)鍵詞,然后進行直譯,不做太多的延伸,把問題簡單化,越是簡單學生越是聽得明白,也就越容易達成教學目的。
如在教學《積極適應新生活》時,筆者的重點是讓學生講講什么是新生活?生活新在哪里?整個教學過程很自然,也很人性化,學生只要把上中學以后的所見所想說出來就可以,因為這是學生自己正在經(jīng)歷的。只要在課堂上一邊讓學生講出新生活所產(chǎn)生的問題,一邊讓班上同學出謀劃策,教學就會變得很簡單,很順利。
二、古文今用
傳統(tǒng)文化留下了太多的精華供后人使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完全可以采用古文今用的方法。如在教學《我和父母》時,筆者引用了《弟子規(guī)》的一句話:“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惫P者花了大半節(jié)課讓學生充分討論這句話的表層意思和內(nèi)涵,引導學生從表層意思的直譯,到學生平時在家里的所作所為,再到學生對家長尤其是對學識不高的家長的態(tài)度等方面進行層層探究、剝繭抽絲,最終進入學生的心靈深處。
三、詞語對比
教師讓學生把一些關(guān)鍵詞和意思相關(guān)的詞語進行對比,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能事半功倍。如在教學《我知我?guī)煛窌r,筆者在黑板上寫了兩個詞語:教師和教書,讓學生就這兩個詞語展開無窮的想象,找出這兩個詞語的聯(lián)之處和區(qū)別之處。學生很踴躍、也很投入,課堂氛圍非常好,學生們通過探究,理解了教師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
四、詞語對對碰
在課堂上,筆者經(jīng)常讓學生在找出關(guān)鍵詞的基礎(chǔ)上,寫出兩三個近義詞或反義詞,然后進行詞語對對碰游戲。游戲的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課文重點和難點的把握,引導學生學會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將課堂知識慢慢地內(nèi)化成自己的知識,這樣才能教給學生有用的東西。
如在教學“集體”這個概念時,筆者讓學生討論“集體”和“群體”這兩個他們看起來是近義詞的一對詞組。經(jīng)過討論,學生得出集體是有組織的,而群體是群眾聚合在一起,沒有組織紀律性可言,是偶然的、隨機的,這就為突破《積極適應新集體》的教學難點打下了基礎(chǔ)。
五、拆字游戲
漢字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且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如在教學《化解“愛”的沖突》時,筆者把“孝”字寫在黑板上:孝=耂+子,并讓學生討論其中的含義,最后寫出兩三個帶“孝”字的詞語。 不僅如此,筆者還向?qū)W生拆解了“孝”字的意義。如“孝”字從“耂”的讀音lǎo,其基本意思解釋也同“老”。幾個環(huán)節(jié)下來,學生對于什么是孝,如何盡孝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教學目標的達成就水到渠成。
熱鬧非凡的課堂不一定是有實效的課堂,反而課堂內(nèi)容越簡單,就越能讓學生樂于接受并參與,教學也就越有效果。筆者相信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初中思品課堂會變得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左繼紅.淺談七年級《思想品德》教學對學生成長的影響[J].科學咨詢(下旬),2011,(7).
[2]劉玉紅.初中思想品德課在素質(zhì)教育中的作用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8).
[3]白翔宇.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5,(16).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qū)思源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