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劍鋒
摘要:佛教造像是中國傳統藝術中的重要藝術品類,其具有內涵豐富、形式多樣以及規(guī)模龐大等特點。木雕佛像是木雕藝術中文化內容比較豐富、造像要求嚴謹的題材,其主要原因是佛教造像造型十分神圣,且木雕技藝能夠充分展現出佛教文化的內涵。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民群眾越來越注重我國的傳統文化,木雕佛像藝術也不例外,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
關鍵詞:佛教;木雕佛像;藝術價值
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中,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升,大家越來越重視我國傳統文化和傳統藝術的發(fā)展。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后,歷經各個朝代的興衰迭起,寺廟和石窟的建造數量越來越多,這就使得佛教在我國的土地上不斷生根,且很多寺廟、石窟、時刻筆畫以及佛造像等成為古人遺留的藝術瑰寶,因此,大家應該充分認識到木雕佛像的藝術價值,并加強對木雕佛像的保護。
一、木雕的藝術表現力
1.藝術雕塑的內在語言
通常情況下,具象雕塑的表現形式指的是傳統意義中的表達,但與現階段的藝術發(fā)展沒有直接的聯系,只是作為一種表現形式存在。隨著社會藝術文化的快速發(fā)展,雕刻材料和雕刻工具在不斷變化,這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雕刻藝術的表現形式,使其具象寫實畫面更加逼真、完整。新材料和先進工具的使用使具象雕塑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當代藝術的具象雕塑,在表達和表現形式上不同于傳統藝術。當代具象雕塑藝術的寫實,已經不再是為了再現圖像而創(chuàng)作的寫實,而是通過再現圖像得到一種思想和愿望上的表達。
2.藝術雕塑的情感表達
人類天生具有實現自我復制的欲望和沖動,而這種沖動的產生來源于人類對死亡的恐懼,與一個人的最終命運相關。在現代社會中,生活內容的單調重復會讓我們感到疲憊和麻木,而藝術卻能夠讓我們重拾激情和生活的詩意。“栩栩如生”這樣的詞匯既包含了藝術表現對生活的貼近,又對生活中真實的情況和觀念進行了生動的視覺表達。在現實的模仿過程中,許多生活中令人遺忘的細節(jié)都被真實地表現出來,這種細節(jié)為藝術雕刻這種非常冷靜而又客觀的工作帶來了一絲興味,這就使得當代具象雕塑體現了超然的智慧。
3.用木雕表現佛造像的意義
木雕和人物性格的結合,是當代木雕藝術發(fā)展的新變化,具象雕塑在藝術和人類生活的真實狀態(tài)起到了良好的連接作用。木制雕刻對人物的比喻關系正是這種新變化的真實反應,是人物之間需要和被需要關系的補充說明。我們不能說因為木雕才使得人物具象達到了一種表現的可能性,但是我們卻可以說由于表現形式過于真實,使得具象雕塑人物有了新的表現的可能性,這是互相補充而產生的一種新的變化。
二、木雕佛像常見的設計造型
佛像木雕和常規(guī)木雕有一定的差異,佛像木雕必須得呈現出精神和生命,甚至可以說是天然哲學和宗教結合的一門藝術,其可以使人潔凈,依佛認心,這就要求藝術家們對生活和佛文化的感悟,一方面需要體現工藝雕刻者的技藝,另一方面是對佛的理解和重塑。于其他人物雕刻的創(chuàng)作不同,佛像雕刻更應該沉靜,心懷悲憫,進而獲得心靈接應,渾然頓悟。佛像木雕不是對于現實的描摹,而是心靈中敬畏之心的另一種呈現。一般而言,木雕佛像的流派可分為以下幾大類:中原木雕佛像、龍眼木雕佛像、劍川木雕佛像、浙江陽木雕佛像、黃楊木雕佛像。其中,中原木雕佛像傳播最廣,仙游木雕誕于宋朝,注重雕刻,佛像精巧。造型也幾多變化,多是寓意飽滿,寄望通透的類型,例如,地藏菩薩、財神、梵天、彌勒佛、釋迦佛等。
三、木雕佛教造像的藝術價值
1.學術研究價值和歷史價值
木雕佛教造像為研究明清兩代晉南地區(qū)的木雕造像藝術提供了大量的實物資料,因而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木雕佛教造像集中體現了當時、當地民間木雕的各種雕制技法和工藝。不論是在雕造手法、色彩施用、漆器工藝方面,還是在造像造型、線條處理、神態(tài)舉止塑造等方面,都為研究明清兩代晉南地區(qū)木雕造像藝術提供了最真實、最可靠的資料。
2.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木雕佛教造像系純手工雕造、造型多變、少有雷同,且雕刻細膩、生動傳神,充分顯現了明清時期晉南地區(qū)民間藝人高超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有著古樸、雋永、獨特的觀賞價值,因而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木雕佛教造像生動地表現了神佛與人相通而又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顯示出神佛的凈心與教化的作用。
3.文物價值
木雕佛教造像均以木材雕造,因材質本身保存的不易,加之歷史上綿延不斷的戰(zhàn)火和社會動亂,能留存至今的寥寥無幾,故其存世量日漸減少,尤其是那些品相完好、造型優(yōu)美、制作精湛的木雕造像更不多見,具有珍貴的文物價值。
四、結論
綜上所述,木雕佛教造像是佛教藝術品,其材質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往往不易被保存,存世量較少,其整體價格較低,但發(fā)展空間較大。在社會的發(fā)展中,木雕佛像已成為中華民族藝術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人民群眾通過木雕佛像能夠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了解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