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語文的學習中,良好的課前預習效果能幫助學生實現(xiàn)知識的有效銜接,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最終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從而達到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而樹立預習意識,掌握預習方法,并且予以及時評價和反饋,是提高課前預習的有效性的重要策略。
關鍵詞:課前預習 有效性 策略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語文教師可能會面臨這樣一個難題,我們的布置:同學們,明天學習新課,請大家回去好好預習,往往會變成一句口頭禪,第二天上課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并沒有做到“好好預習”,課堂效果大打折扣。那么如何讓學生能真正聽進去我們的話,真正做好預習的任務,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呢?在我看來,提高課前預習的有效性,做好課前預習工作,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樹立預習意識。
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提高課前預習效果,首先我們要樹立預習的意識。一方面是老師自己要重視預習的作用,給學生布置作業(yè),不能僅停留在口頭布置,而是要有目標,有要求,給方法,給時間。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習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作為教師,要有目標、有方向地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們的自主預習意識,讓孩子們要了解,預習是落實語文教學素質(zhì)教育的一種方法,也是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前的有效預習,可以讓我們的學習目標更明確,在課堂上有備而來,營造出主動學習的氛圍,學習效率更高。通過適當?shù)奶嵝押蛷娬{(diào),讓學生能夠認知到預習的作用和效果,強化預習的概念,從而引導學生們樹立獨立預習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預習習慣。
二、掌握預習方法。
在引導學生樹立預習意識之后,還應當教授學生更加具體的預習方法,讓學生知道怎么去預習。因此,我提出了“預習五步法”模式??偨Y(jié)起來就是一誦讀,二圈劃,三查找,四拓展,五發(fā)問。
語言學家呂叔湘說:"學習語文主要是讀,自己讀,七讀八讀,課文讀熟了,內(nèi)容也就理解了?!睂W生在預習時可以先誦讀一兩遍文章,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錯字漏字,不添加重復字詞,盡量把文章讀得流暢。此外,還可以結(jié)合文章的特點,以及學生個人的喜好,采用多種方法度,如高聲朗讀,輕聲讀,默讀等等。
“不動筆墨不讀書”,在誦讀時,還應該拿起我們的筆,標記好序號,劃分好段落,圈劃出一些重點字詞句段,把自己不理解的詞句等,標注一些記號,用于提醒課堂上認真聽老師的講解,真正做到難點突出。還可以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劃出把文章里的精彩句子、片段,積累下來,或者在一些印象深刻的句子旁邊,簡單地寫一寫批注,寫下自己預習時的感悟。
查找是相對工具性的一個步驟,學生利用學習工具,如字典、詞典等工具書,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nèi),對圈劃出的字、詞的音、形、義,加以注釋解析。也可以運用一些學習方法,如聯(lián)系上下文,換詞法、組詞法等,結(jié)合文章句子,自行解釋詞語意思。
預習的時候,還應該要學會適當?shù)仃P注一些拓展內(nèi)容,如作者的介紹,文章的寫作背景,以及其他的一些文學常識,或文章內(nèi)涉及到的一些專業(yè)術(shù)語等。
最后,在預習時,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提問,也有一定的技巧,并不是隨意地提出過多的沒有深度價值的問題。作為老師,我們可以提醒學生可以從文章的課題提問題,可以根據(jù)課后題提問題,可以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提問題,還可以從謀篇布局,寫作技巧和方法等方面提問。
三、及時評價反饋。
預習任務,如果光有布置而沒有及時的評價與反饋,學生的積極性維持不了,就容易出現(xiàn)倦怠情緒。學生按照一定的預習要求和方法完成了預習的工作,從兒童心理學角度來說,一定是非??释玫嚼蠋煹脑u價和肯定,或者能從老師那里得到一些反饋信息,這都是能讓學生興奮和激動的事情。作為教師,我們在培養(yǎng)孩子們的預習習慣的時候,要重視反饋的力量,要對學生的預習行為,表現(xiàn)出正視嚴謹?shù)膽B(tài)度,對學生們的預習情況做一個檢查,并向全班學生進行通報,指出優(yōu)點和不足,表揚學習態(tài)度認真,預習質(zhì)量高的學生,同時也對那些態(tài)度不端正,馬馬虎虎,應付了事的學生進行批評。這樣學生能從老師的系列行為中,認知到預習是必要養(yǎng)成的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老師給予的激勵性評價中,也能獲得一些心理上的滿足感和喜悅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的能力,大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的及時的評價與反饋,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催化劑,是維持學生興趣的保鮮劑,但是如果僅是一些相對來說太寬泛的評價,久了也會令學生失去因評價而帶來的興奮感和刺激感。因而,我們教室可以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精心設計課前預習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挑戰(zhàn)情緒,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主動完成,教師在課堂上通過檢查效果,來評價學生的預習質(zhì)量,這樣更細致地,更具體的方式,能使學生更直觀地體驗到有效的預習帶來的高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應當具有層次性、開放性,盡量多布置那些需要思考、感悟、合作和探究才能完成的習題,而不是那種通過查找資料就能獲得答案的知識型的預習題。
總之,課前預習是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課前預習,作為一種學習習慣,呈現(xiàn)出來的也是一種學習的智慧。真正有質(zhì)量的預習,不僅能提高課堂效率,更重要的是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生預習習慣,養(yǎng)成勤于思考,樂于探究,主動學習的習慣,從而終生受益。因此,作為教師應從實際出發(fā),重視課前預習的效果,精心設計課前預習題,進而提高課堂的聽課率和吸收率,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學生成績,打造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 《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 葉圣陶著 教育科學出版社 1980.10
[2] 倪雪雁.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有效預習[J].教學在線,2010 (12).
[3] 喬田清.談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前預習[J].教學在線,2010 (2)
[4] 徐秋芬.對小學高段語文有效預習的建議[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 ( 3)
作者簡介:周外香(1988—),女,漢族,湖南祁陽,華南師范大學碩士畢業(yè),語文教師,碩士研究生,黃陂小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單位:廣州市黃埔區(qū)黃陂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