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顯然,指導學生把習作寫具體,是必須落實的教學目標。但是,怎樣把習作內容寫具體呢?這成了小學生作文教學中不可逾越的一道坎。我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激活生活經驗,與個性儲備攜手
習作本身就是生活,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日常表達和交流。因此,我們在指導學生將內容寫具體時,首要任務應該是充盈孩子的情感源泉,喚醒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儲備。當他們的情感蓄積到巔峰狀態(tài)時,才可能有欲罷不能的表達欲望和生動具體的表達效果。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習作“給遠方的小朋友寫信”,在作文伊始,我向班上的學生介紹我老家農村小學學生的生活,包括他們在學校的一些學習情況、有意思的活動以及有特色的農村生活,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對農村孩子的生活特別感興趣,我告訴他們,農村的天地很寬廣,孩子的生活別有一番趣味,如果你們想知道更多,就和他們交朋友吧。如何和他們聯系上呢?我建議他們從書信開始。于是,孩子們紛紛拿起筆來,迫不及待地和這些未曾謀面的陌生朋友敘談起來。
二、架構讀寫橋梁,借典型范式導航
葉老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新課標強調 “引導學生從讀中學寫,正確領悟作者遣詞造句表達情感的方法”。因此,教師應抓住文本中極有價值的典型篇章,讓學生從讀中“習作”,以讀寫結合引領具體表達。為了指導學生將場面寫具體,在教學《開國大典》第十二自然段場面描寫時,我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懂得作者為了表述清楚,用上了“開頭、接著、接著”等詞語把整個活動場面有順序描寫下來,不僅寫了整個的場面,還寫了場面中的點,把場面寫得很具體。于時在學生賞讀分析之后,我讓他們寫學校每周舉行的升旗儀式,不少同學的習作寫得很精彩。
三、滲透技法指導,以方法支撐明路
技法知識作為工具,是兒童寫作素養(yǎng)提升的基石,在教學中一旦遭到屏蔽,兒童的言語結構就勢必失去支撐,兒童言語成長就會成為無源之水。因此,教師在進行習作指導時,適當地滲透技法,能更好的幫助兒童進行具體表達。
1、多角度提問,寫清事情
小學生在敘寫事情時,常習慣于概括敘述,常常三言兩語就把事情交待完了,在指導學生寫側重于敘事的文章時,我常讓學生多問幾個怎么樣,尤其是要求學生對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和與文章主題關系最緊密的部分,多問人物是怎么說的,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的?掌握了這個技巧,文章的內容也就容易寫具體了,事情也就容易敘寫清楚了。當學生從多個方面多問幾個怎么樣后,進行修改,一下子就把事情寫得生動
具體。
2、多感覺入手,亮麗景物
小學生在進行景物描寫時,往往只會寫出某地有什么景物,寫花兒就說花兒很美麗,寫草地就說草地很綠,如何教會學生去生動具體描寫景物?首先告訴他們要從多角度去觀察,要調動多種感官,如視覺、觸覺、嗅覺等,在進行細致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具體描寫,這樣景物就寫得具體可感了。如學生在寫《學校的小花壇》,我引導他們多觀察,問遠看花壇是怎樣的,近看又是怎樣的?走近一看,你看到的花兒是怎樣的,你聞到了什么氣味?一陣風吹來,你又看到怎樣的情景,聽到怎樣的聲音?這樣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學生的筆下的小花壇就寫得生動具體,讓人如臨其境。
四、關注單元主題,用前置要求鋪路
在單元教學時,老師要前有布置,中間有提醒,后有檢查的習作編排方式,瞻前顧后統籌安排習作教學內容。用大量綜合性的實踐活動、分解性的習作小訓練為本單元習作服務。如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是寫中華民風民俗的主題單元,為了讓學生有“米”下鍋,在單元伊始,我就布置學生圍繞主題“走進中華民風民俗”進行綜合性學習,讓他們走進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戲劇、民居,以及最為熟悉的一些特有的民風民俗,可以上網查找資料,可以去問家長,也可以利用節(jié)假日親自去感受這份民風民俗。學生經過查找、訪問后,掌握了不少的素材以及一些最真實的感受。我再指導學生進行選擇整理,然后進行習作。一篇棘手的習作在學生有了前置的要求鋪路,有了充分準備奠基后,每個孩子都寫出了各具特色的文章 。
五、重視習作講評,借“二次指導”得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習作講評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是及時反饋習作的指導與提高批改效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對學生一次作文訓練的二次指導。點評猶如“方向標”,它讓學生在習作中的迷津會得到指點,從而更精準地把握習作的要求,更完美地雕琢自己的習作。
習作講評,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習作中存在的比較普遍的問題,讓學生點評,找出問題,再引導其去修改,讓學生更好地悟得寫具體的方法,而后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或在小組里相互修改,這樣學生的習作就像剝春筍一般,一層一層褪去稚嫩和粗糙,顯得成熟與精致,會更加出彩。
作者簡介:吳小梅(出生于1973年1月)女,漢族,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人。本科。職稱:小學語文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如何提高學生習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