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駿 牛萬成 夏 婷 張召輝*
(解放軍第九七醫(yī)院,江蘇 徐州 221000)
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ERCP)具有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并發(fā)癥少等特點,因此逐漸在臨床范圍開始廣泛使用[1-2],主要適應于膽道梗阻引起的黃疸、臨床、實驗室或影像學檢查支持胰腺或膽道疾患(如結石、腫瘤、硬化性膽管炎等)、胰腺疾?。阂认倌[瘤、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腫、原因不明的胰腺炎、Oddi括約肌測壓、胰管或膽管的組織活檢[3]。本研究將我院近年來收治的行ERCP手術的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收集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該技術對膽胰腺疾病的診治價值。
1.1 一般資料:將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使用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治療的膽胰腺疾病7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研究組男性46例,女性24例,年齡30~80歲,平均年齡(47.86±5.29)歲;所有患者在入院時檢查確診為胰膽管疾病,并將合并有肝、腦、腎重要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和凝血功能系統(tǒng)障礙的疾病排除,整個研究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進行。
1.2 研究方法:選擇十二指腸鏡(廠家:奧林巴斯;型號JF-260W)和高頻電發(fā)生器(型號:ICC200),此外還使用到膽道擴張球囊、乳頭切開刀、碎石網籃、金屬膽道等相關器械。管著在術前禁食6 h,肌內注射地西泮10 mg、氫溴酸東莨菪堿0.3 mg和哌替啶50 mg,取俯臥位,患者一般采取俯臥位或左側臥位,十二指腸鏡經口依次通過食管、胃、進入十二指腸降段,找到十二指腸乳頭,將內鏡進入至十二指腸降段后向右旋轉,然后緩慢拉直鏡身,將乳頭的位置調整至視野的正中央,然后用造影的導管或直接使用切開刀進行插管和造影,顯影胰管和膽管,觀察是否出現(xiàn)病變。在插管成功置入后再置入導絲,沿著導絲開刀,膽總管結石直徑<15 mm的患者用網籃或氣囊取石;直徑在15~25 mm應用奧林巴斯的碎石籃碎石后取出,術后一般常規(guī)應用抗生素3 d,以防感染,密切觀察臨床上有無發(fā)熱、腹痛、嘔血、黑便等變化,術后檢查血常規(guī)及血淀粉酶動態(tài)變化情況。
1.3 觀察指標[4]:對患者臨床的診治與治療情況進行分析總結,采用磁共振胰膽管成像(MRCP)和ERCP同時診斷患有膽道梗阻的17例患者,對兩種方法診斷膽總管結石的差異性進行對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進行t或χ2檢驗,兩組間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為P<0.05。
2.1 ERCP診治疾病的成功率情況:結果顯示,本次診斷性患者有29例,占總病例數的41.43%,成功率為93.10%;治療性患者41例,占總病例數58.57%,成功率92.68%,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情況
2.2 MRCP和ERCP對膽總管結石診斷情況比較:結果顯示,兩種診斷方法診斷陽性率比較差異不大(P>0.05),見表2。
表2 MRCP和ERCP對膽總管結石診斷情況比較[n(%)]
2.3 患者ERCP手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顯示,1例患者出現(xiàn)急性胰腺炎(5.88%),未發(fā)現(xiàn)膽管感染、出血和消化道感染的病例。
膽總管結石是膽道梗阻最常見的原因,ERCP診斷膽總管結石的敏感度及特異度超過95%。目前在專家手中,ERCP乳頭括約肌切開取石成功率>90%,總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5%,病死率<1%,均優(yōu)于手術治療[5-6]。在選擇性膽管插管失敗時,可行預切開術,但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要高于常規(guī)方法。對于膽胰腺疾病患者來說手術治療操作具有較大的風險,使用ERCP能夠清晰、直觀的顯示出胰膽管的分支走向以及變異情況,圖像具有較高的分辨率,且具有動態(tài),連續(xù),不受腸道氣體干擾的優(yōu)點,對于膽道內的系統(tǒng)病變能夠進行精確的定位,可降低傳統(tǒng)外科手術風險,并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對于外科手術計劃提供較大的幫助,尤其對于壺腹部癌的早期診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7]。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患者診斷成功率93.10%,治療成功率為92.68%,表明ERCP對膽胰疾病患者來說具有加好的診斷治療效果。
手術治療惡性膽道梗阻患者風險較大,成功率相對也較低,而采用ERCP治療對機體產生的損傷較小,能夠緩解患者的臨床的癥狀,獲得較好的遠期療效,也能提高生活質量[8]。MRCP能夠清晰顯示膽胰管的解剖結構,是臨床上診斷膽胰管疾病的常用方法,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種診斷方式的效用大致相同,但是ERCP如果操作不當會造成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本研究中ERCP術后1例患者出現(xiàn)急性胰腺炎(5.88%),未發(fā)現(xiàn)膽管感染、出血和消化道感染的病例,可能與手術所選病例數較少有一定的關系[9]。
綜上所述,膽胰疾病患者中應用ERCP具有診斷治療一體、微創(chuàng)、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等特點,可根據患者機體情況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