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晶晶 范三微
摘 要:以藥事管理專業(yè)拓展課程群中《生物藥品》課程教學為例,積極改變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式和考核體系,探索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和方法,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選修課教學;生物藥品;教學模式
為擴大學生學習的選擇性,浙江省啟動了“高校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要求省內各高校全面減少必修課、增加選修課。隨著職業(yè)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選修課教學已經成為發(fā)展趨勢和必然選擇。高職院校專業(yè)選修課作為學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任務和整個課程教學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為學生構建多學科寬口徑的知識結構的平臺,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社會競爭力,應對社會需求復合型人才所采取的措施。
《生物藥品》是我校藥事管理專業(yè)拓展課程群的專業(yè)選修課,它作為專業(yè)基礎課和必修課的補充,有利于拓寬學生的專業(yè)知識面,調動學有余力的學生學習主動性,為日后從事生物藥品質量管理、生物藥品政務事務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然而,現(xiàn)有的高職高專選修課教育存在如下問題:
(1)師資配備不到位:教師對開設選修課積極性不高,開設選修課的教師多為資歷尚欠的年輕教師,這樣勢必影響到教學質量。
(2)學生認識不到位:學生學習選修課的興趣不高,上選修課只是為了修學分,沒有真正按自己的興趣愛好、未來職業(yè)需要選課,難以平衡自己的知識結構。
(3)教學監(jiān)管不到位:教師和學生均將選修課與必修課區(qū)別對待,潛意識里不重視選修課,導致老師上課隨意,學生上課缺席,考核不嚴格,學校質量監(jiān)控也不到位,最終導致了教學質量的下降。
(4)教學內容不合理:教師很少根據(jù)學生的專業(yè)背景設置教學內容,使選修課缺乏與專業(yè)課程的內在聯(lián)系,導致課程過于專業(yè)、深奧,挫敗了學生的積極性。
如果選修課不進行新的教學模式探索,選修課的比例越大,學生的知識面勢必將越窄,嚴重背離了新教改增設選修課的初衷,難以滿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的迫切要求。
因此,在選修課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勢必要改變選修課教學現(xiàn)狀,本文以《生物藥品》為例,積極改變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式和考核體系,探索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和方法,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改革內容
本文從教學定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體系等四個方面進行教學改革。
(1)在教學定位上:深入調研藥事管理專業(yè)學生的知識背景,發(fā)現(xiàn)他們并未修過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等生物制藥相關的基礎課程。因此,教授知識不能像傳統(tǒng)選修課一樣求熱點求前沿,而是要注重知識的普及性和實用性。
(2)教學內容上:在《生物藥品》教學中,將教學內容分為3種類型:第一種是基本概念、化學組成、結構特點以及理化性質等內容,要求掌握;第二種是藥典收載的生物制劑來源與用途,以及安全用藥常識,要求掌握;第三種是本課程的熱點或前沿,要求了解。本著專業(yè)選修課拓寬學生知識面和激發(fā)學生興趣性的雙重角度出發(fā),對三種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做以下調整:第一種內容主動教;第二種內容放開學;第三種內容引導學。
(3)教學方法上:第一種內容主動教: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保持知識的連貫性,按照普及生物制藥的宗旨,由教師教授基本概念、化學組成、結構特點以及理化性質等內容。
第二種內容放開學:藥典收載的典型生物制劑,讓學生自行總結來源與用途,以及安全用藥常識,教師輔助由學生自己講出來。
第三種內容引導學:針對本課程的熱點或前沿,教師給學生安排研究型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查閱文獻,引導他們寫出科研論文,為日后的論文寫作奠定基礎。
(4)考核體系上:選修課多以開卷考試或提交論文的方式考核,平時學與不學都一個樣,成績拉不開距離,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放開學”和“引導學”之后,每個學生都參與了教學過程,教師也會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客觀的評分。
二、實施方法
以放開學部分為例:
(1)確定匯報主題:按照班級人數(shù),2人一組,由老師分配分配題目,查閱資料和信息篩選,在規(guī)定時間對全班同學進行匯報交流。
(2)說明匯報形式:無需拘泥于PPT,可以自設場景,如醫(yī)患之間,病友之間,店員與顧客之間等。主要介紹生物藥品的背景知識,來源與用途、安全用藥的常識,貯藏與保管養(yǎng)護等基本知識。
(3)匯報前輔導:為了防止匯報效果不佳,知識點偏頗,要求匯報組于上課前把匯報內容交給老師確認,并根據(jù)老師提出的修改意見進行修改。
三、實施成效
以90min一次課為例,前45min老師講,后面35min學生講,最后10min老師點評。每個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而且與平時成績掛鉤,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另外“生-生交流”,學生也感到新鮮,課上的關注度也相應提高了。
此種教學模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由被動變主動,從“跟著老師走”到自我構建知識。學生通過自行查閱藥典,加深了對藥典的理解,自主學習能力的增強,為日后從事生物藥品銷售、推廣、營銷策劃、質量管理、藥政管理等崗位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明珍,陳安,李淑慧,等.“抗體工程基礎與應用”選修課的教學探索[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7(20):2940-2942.
[2]李道西,張世寶,陳平.高校專業(yè)選修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10,26(5):170-172.
[3]楚學影,李金華,李霜,等.專業(yè)選修課教學中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高校學刊,2016,18(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