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部定大學用書”的編輯與民國高等教育(1940-1949)

        2018-10-15 05:41:38烏力吉
        關鍵詞:用書教科外文

        張 林,烏力吉

        (1.信陽師范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2.內蒙古師范大學 科學技術史研究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民國前期,大學普遍使用外文原版教科書或教授自編中文講義進行教學,這不利于中國高等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1930年代,商務印書館等出版社出版了一批中文大學教科叢書,這些叢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規(guī)范了大學教科書的使用,但推廣過程中卻遇到了很多困難。為加強大學教科書的規(guī)范化,1940年國民政府教育部推出部定大學用書,這套叢書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組織編譯的中文大學教科叢書,它不僅囊括了當時大學開設的大多數(shù)科目,而且還根據(jù)使用范圍的不同分為各院共同必修用書、分院必修用書、分系必修用書和分系選修用書。部定大學用書的出版翻開了中國“教育文化史的新頁”[1],促進了近代中國高校的學術發(fā)展。本文謹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新史料來探討該部叢書的編輯與出版的背景、過程以及對中國高等教育的影響等。

        一、部定大學用書出版之前大學教科書的使用

        部定大學用書出版之前,國內大多數(shù)高校都使用外文原版教科書教學,有些高校則以教授自編中文講義作為教科書;1930年代,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等出版社出版了“大學叢書”“大學用書”等一批中文教科書,并在高校推廣使用。但是,無論是外文原版教科書,還是“大學叢書”等中文教科書,在使用過程中都存在著一些問題。

        1.外文教科書和自編中文講義的使用及其不足

        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創(chuàng)建,是借鑒和吸收西方高等教育經驗的結果,因此從一開始中國的高等教育就烙上了西式教育的烙印,這不僅體現(xiàn)在教育制度上,還體現(xiàn)在使用的教科書上。1933年,著名教育家任鴻雋曾對當時大學使用的理科教科書作了一項調查,發(fā)現(xiàn)在物理、化學、生物和算學等學科的教學中,外文教科書所占比例分別為95%、95%、84%和100%。[2]由于課堂教學普遍使用外文原版教科書,所以授課時也普遍使用外語,這種情況在民初高校數(shù)量和在校人數(shù)都很少的情況下,尚能起到促進大學各科教材的正規(guī)化建設、促進大學課程、教法及教育理念全面革新的作用[3],但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外文教科書對高等教育所起到的束縛作用越來越明顯。

        1931年4月,蔡元培發(fā)表了《國化教科書問題》的演講,總結了大范圍使用外文教科書的弊端:首先“靡費時間與腦力”。外文與外語對于國人而言只是獲取知識的一種工具,“今欲具備此項工具,動輒耗費青年們五六年的光陰,最活潑時期的腦力,……為最不經濟的辦法”。其次“與國情不適合”。外文教科書中所舉實例大多取自外國,中國學生“學習時不免有隔膜惝恍的弊病,將來出而應世,亦不能充分應用”。最后“足為普及教育的障礙”。購買外文教科書和外文參考書大大加重了學生的經濟負擔,學習外語也占據(jù)了學生很多的精力和時間,這限制了“寒酸子弟”的求學道路,成為普及高度教育的障礙。

        除外文教科書外,一些大學還采用教授自編中文講義作為教科書。中文講義固然有助于西學傳播和課堂教學,但其弊端也顯而易見。受編寫時間倉促的影響,中文講義大多缺乏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質量參差不齊,而且由于各校教師對專業(yè)知識的理解不同,對術語的解釋就不盡相同,學生的理解因此千差萬別,學術交流也就受到了極大限制。所以外文教科書和中文講義的使用,無疑阻礙了中國高等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從1930年代初起,針對大學“多采用外國文本子,……多用原文教學”的現(xiàn)狀,以蔡元培為代表的一批知識分子提出要把高?!八鶓玫母黜椊炭茣鐣茖W或自然科學的——,除外國文而外,都應當使之中國化。……除開外國文學一項,其余各種科學,都應該采用中國文做的教本”[4]。于是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等出版社籌劃并出版了一批中文大學教科叢書,并在國內大學推廣使用。

        2.“大學叢書”和“大學用書”的出版、推廣及其困境

        1931年9月,受蔡元培演講和其他因素的影響,時任商務印書館總經理的王云五決定組織編譯中文大學教科叢書:“國內大學之不能不采用外文圖書者,自以本國無適當圖書可用,而其弊凡任高等教育者皆能言之。本館見近年日本學術之能獨立,由于廣譯歐美專門著作與鼓勵本國專門著作;竊不自揣,愿為前驅,與國內各學術機關各學者合作,從事于高深著作之譯撰,期次第貢獻于國人?!盵5]1932年,王云五請蔡元培領銜,并邀集高校和科學社團的負責人組成“大學叢書委員會”,籌劃編譯“大學叢書”。1933年“大學叢書”開始出版,至1937年共出版專著200多種[6]184。繼商務印書館之后不久,中華書局也先后推出91種中文大學教科書,是為中華版“大學用書”?!按髮W叢書”和“大學用書”出版以后開始在高校推廣使用,有些專著很快取代了原來的英文教科書,成為當時大學通用教科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就是薩本棟所著《普通物理學》,該書“書成便被各大學廣泛使用,很快取代了以往的英文教科書,并獲得中國高等教育界的普遍贊賞,……在國內流行達20余年之久”[7],然而由于缺少周密的出版計劃,加之出書過程中不得不考慮經濟回報,“大學叢書”和“大學用書”種類雖多,但未能包含當時大學開設的所有科目;此外這些教科叢書的推廣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大學叢書”200多種專著“多數(shù)是虧本的”[8],而在數(shù)量和質量上更遜一籌的“大學用書”推廣效果還不及“大學叢書”。

        1937年全面抗戰(zhàn)的爆發(fā)更加劇了“大學叢書”“大學用書”的出版和推廣難度。當時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等著名出版社的總部都設在上海,淞滬會戰(zhàn)期間,這些出版社不得不倉促遷移。遷移過程中不僅損失了大量資產,還損失了大批技術人才。同時,戰(zhàn)爭造成的全國性動亂使出版社很難再有效組織專家編譯中文教科書,而資源的嚴重匱乏也對教科書的出版工作造成了巨大沖擊。以商務印書館為例,抗戰(zhàn)爆發(fā)后,商務總部不得不遷往內地,印刷設備損失嚴重,大批技術人才滯留上海,“大學叢書”的出版任務不得不轉交給香港分館。[6]240-244盡管如此,叢書的出版還是受到了嚴重的影響,1933—1937年“大學叢書”平均每年出版專著50余種,1938—1940年每年只能維持在10種左右[9],印刷數(shù)量也大不如前。中華書局的形勢更加不容樂觀,其“大學用書”的出版在戰(zhàn)爭爆發(fā)后幾乎陷入停滯。

        二、部定大學用書的籌劃與編輯

        就在“大學叢書”和“大學用書”等中文大學教科叢書的出版和推廣難以為繼之時,國民政府教育部決定集中力量編譯和出版“部定大學用書”,并成立了“大學用書編輯委員會”。1940年9月,該委員會在重慶召開了第一次全體委員大會,擬定了編輯體例及審查辦法,并商定叢書出版次序。

        1.“大學用書編輯委員會”的成立

        為編輯部定大學用書,國民政府教育部首先統(tǒng)一了混亂繁雜的高校課程設置,1938年教育部擬定并頒布了“各院校共同必修科目及分系必選修科目”[1],并要求各高等院校限期施行。1939年,教育部感于各高?!敖滩纳顪\無一定標準,且時有違反國情、不切實用之事實”[10],而“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等,……廣約各校教授編輯而成之‘大學叢書’及‘大學用書’,……教本雖多,尚未能遍及于所有科目。且國難期間各方經費均感困難,原有出書計劃,亦頗受影響,乃決定以政府力量完成此舉。于是設立一大學用書編輯委員會,聘現(xiàn)任定各校教授及曾為教授而于某一科目學有專長、素受社會推重者,擔任委員”[11]。

        編輯委員會的“委員分聘任及當然兩種,聘任委員計有馮友蘭、張其昀、朱光潛、蔣廷黻、聞亦多、童冠賢、吳景超、張奚若、史尚寬、周鯁生、孫光遠、嚴濟慈、曾昭掄、錢崇澍、李四光、顧毓琇、茅以升、劉仙洲、胡庶華、張洪沅、鄒樹文、沈宗瀚、曾省、馬寅初、何廉、顏福慶、汪元臣、謝循初、孟憲承、常導之、薩孟武、趙蘭坪、孫寒冰、孫國華、洪蘭友、劉振東、張道藩等37人,當然委員為教育部司長吳俊升、章益,秘書劉季洪,科長陳東原,教科書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許心武、國立編譯館長陳可忠,主任鄭鶴聲,康清桂,翟桓等9人”[12],后又加聘黎東方、李炳煥、謝霖、吳南軒、伍蠡甫、郭任遠等6人為委員,總計52人。[13]經教育部指定,由吳俊升、許心武、陳可忠三人組成首屆常務委員會,并由陳可忠兼任秘書,以處理日常事務。

        1940年,教育部公布“教育部大學用書編輯委員會章程”,明確了編輯委員會的具體職責是“一、擬定及審核大學用書之編輯方針;二、計劃大學用書之編輯事項;三、計劃優(yōu)良大學用書之選擇與介紹事項;四、擬定本會之各項章則事項;五、其他部長交辦事項”[14]。章程規(guī)定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每半年召開一次,常務委員會議每三個月召開一次;此外還規(guī)定委員會為“增進編輯工作效能”,可以根據(jù)“大學學科之類別分設各組”,組成各組委員會。同年9月,大學用書編輯委員會在重慶召開第一次全體委員大會,有29人出席,大會“通過編輯體例及審查辦法等案,并推定各科目撰稿人選與審校人選”[12],還決定先編譯各學院共同科目用書,次及各系必修科目用書,再次及各院系選修科目用書。[15]505

        2.部定大學用書的編輯方式

        根據(jù)編輯委員大會商定,“部定大學用書之編譯方法:一為采選成書。系就坊間已印行之大學叢書,加以甄選?!楣_征稿。各學院共同必修科目及各學系必修選修科目用書,俱在征求之列,……登報征求稿件,藉收眾擎易舉之效?!秊樘丶s編著。為求早日完成大學各科用書起見,并特約專家編著各科用書,……經審校修訂,呈部核定,付印出版。”[11]

        在確立了編譯方法之后,部定大學用書的編輯工作很快就展開了。首先,對于國內已出版的中文大學教科叢書,只要其內容合于教育部公布的課程科目標準,即可分類選用,并編成“初選書目表,分請各科用書審查專家審查”,凡是審查合格的專著,重印時只需在封面上加印“部定大學用書”字樣,封面內依然注明該書原屬的叢書名稱,專著內容在征得作者同意后可作細微改動[13]。其次,公開征稿分期分批進行,各學院共同必修科目如“哲學概論、科學概論、高等數(shù)學、微積分、數(shù)學、化學、生物學、地質學、政治學、經濟學、民法概要、法學通論、應用力學、材料力學、投影幾何、工程畫、建筑初則及建筑畫、初級圖案、陰影法、木工、植物學、動物學、農學概論或農藝、經濟學或農業(yè)經濟、商業(yè)史、經濟地理、財政學、會計學及人類學等”之用書征稿時間至1941年3月底截止,各學院分院共同必修科目如“教育概論、教育心理、中等教育、普通教學法等”之用書征稿時間至1942年3月底截止,各學院分系必修與選修科目用書則不限征稿期限[16]。最后,對于公開征稿“無人應征或已有人應征而稿件經審查未必采用”的科目用書,分別特約專家編著,被約專家人選由各分組委員會確定一到三人,之后再由常務委員會從中選擇一人,進行約稿[13]。

        三種方式所編輯的各科用書均須經過“初審、復審及校訂三步”,初審由國立編譯館負責,初審合格者送交各組審查委員會三位委員進行復審,經兩位以上委員通過的復審合格者再由審查委員推定一人進行校訂,經校訂的書稿返還原著者修訂,之后再提交常務委員會,經討論通過后方能“交國立編譯館以部定大學用書的名義印行”。雖然嚴格的編審制度有助于提高部定大學用書的質量,但繁瑣的審查流程卻遲滯了該叢書的編輯計劃。因此,1944年編輯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鑒于部定大學用書審查“手續(xù)繁多,頗費時力,且各科專家散處各地,書稿由郵往返遞寄,亦耗時日”,改定了審查制度,“每稿只須初審一次,復審一次,認為合格,即付校訂?!盵11]此外,教育部還對每位著譯人支付版稅的15%作為報酬,以此來鼓勵學者們積極參與部定大學用書的編譯工作。

        三、部定大學用書的出版及意義

        部定大學用書從1940年開始編輯,至1947年共完成250種專著的編譯[17]1484,此外還有157種專著正在特約專家編譯;至1949年國民政府敗退臺灣時,部定大學用書共出版專著達300多種,不僅促進了中國近代大學課程和教科書的規(guī)范化,同時對中國近代大學的學術化也有積極意義。

        1.部定大學用書的出版概況

        1947年底,部定大學用書“已出版者42種,在印刷中者51種,在原著譯人修訂中者29種,在審校中者17種?!烟丶s專家編著中者,……計有文學院44種,理學院30種,法學院23種,師范學院5種,農學院16種,工學院12種,商學院8種,醫(yī)學院19種”[15]505。其中,已出版的42種部定大學用書有32種被《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鑒》收錄,謹將這些專著的名稱及著譯人摘錄如表1。

        表1 《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鑒》收錄的部定大學用書已出版的專著Tab.1 The Published Book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approved University Textbooks” included in the “Second Chinese Education Yearbook”

        *注:《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鑒》中收錄的書名為初版,再版時書名有所變更的有《現(xiàn)行親屬繼承法論》(更名為《現(xiàn)行繼承法論》)、《民法親屬》(更名為《民法親屬編》)。

        顯然,另有10種已出版的部定大學用書沒有被《年鑒》收錄,筆者根據(jù)相關資料推斷這10種專著是《經濟昆蟲學》《交易所論》《新圖案學》《普通物理學》等,具體推斷依據(jù)如表2。

        表2 1947年底已出版的另外10種部定大學用書及推斷依據(jù)Tab.2 Another 10 kinds of Published Book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approved University Textbooks” at the end of 1947 and the Basis for Inference

        另有51種正在印刷的部定大學用書,其信息如表3:

        表3 1947年底正在印刷中的部定大學用書[15]506-507Tab.3 “Ministry of Education approved University Textbooks”in print at the end of 1947

        ①葉再生主編之《出版史研究·第三輯》作“黃綠芬”(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5:195),實誤。黃綠芳,另譯有《行列式之理論及其應用》《代數(shù)學引論》等。

        部定大學用書原計劃出版1000多種,但由于該部叢書編輯期間中國一直處于戰(zhàn)亂不斷的局面,國民政府無法投入太多的精力和資金,加之叢書最初的編審流程過于繁瑣,所以至1949年總計才出版專著300多種,此后雖然在臺灣繼續(xù)冠以“部定大學用書”的名義出版,但在大陸的歷史卻基本終結了。

        2.部定大學用書出版的歷史意義

        雖然部定大學用書最終只完成了原計劃3/10左右的出版量,但作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由政府主導編輯的中文大學教科叢書,它的編輯和出版對于中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依然也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

        首先,部定大學用書的編輯加速了大學課程的規(guī)范化。民國時期“我國大學課程,向由各校自定,漫無標準”[13],僅經濟系一系全國各大學所設科目即達數(shù)百種之多,這不僅導致了高校所用教科書質量參差不齊,還阻礙了高校之間的學術交流。為編譯部定大學用書,1938年陳立夫接任教育部長以后,先后召開兩次大學課程會議,陸續(xù)頒布和修訂了大學各學院共同必修和分系必修科目表,強化了大學課程的規(guī)范化設置,使之與國家文化、建設目標相吻合[21]20-21。

        其次,部定大學用書的出版和推廣促進了大學教科書的規(guī)范化。民國前期“中國大學……多采用西文教本,不但教材深淺無一定標準且時有違反國情,不切實用之事實,流弊所及,貽害殊深”[10]。雖然商務印書館等出版社出版了一批中文教科叢書,但既沒有系統(tǒng)的編譯方案,又無法承受戰(zhàn)亂的影響,因此整體而言推廣效果不是很好。部定大學用書則是在聯(lián)合了各種社會力量、進行了周密和長期的策劃、經過了嚴格的審查之后才出版的,它既有系統(tǒng)的編輯、出版方案,又能借助政府的力量在大學推廣,因此有力地改變了大學普遍使用不同版本外文教科書的局面,促進了近代大學教科書的規(guī)范化進程。

        其三,部定大學用書的編譯推動了中國大學的學術進步。民國時期的大學之所以采用外文教科書,最根本的原因之一還是當時的中國屬于“文化落伍的國家”,想要獲取現(xiàn)代科學文化知識,不得不采取這種“不得已的過渡辦法”[4]。然而,隨著高等教育和科學教育的發(fā)展,國內逐漸出現(xiàn)了一批高學術水平的知識分子,并具備了自編大學教科書的能力。部定大學用書的編譯為這些知識分子提供了一個展示學術能力的平臺,而嚴格的審查制度和相對豐厚的稿酬催生了一批高水準的大學教科書,其中的很多專著即使在1949年以后依然在大陸一版再版,成為中國學術界公認的權威著作。這無疑證明了部定大學用書的編譯對中國的學術發(fā)展所起的促進作用。

        余 論

        由于部定大學用書是在國民政府教育部的主持下編輯的,所以在這部叢書推廣之初就有學者將其視為國民政府妨害學術自由、管控高等教育的證據(jù)之一。誠然,部定大學用書的出版和推廣確實有利于國民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控制,但整體而言,編輯部定大學用書是利大于弊之舉。首先,編譯中文大學教科叢書是符合歷史趨勢之舉。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高校大范圍使用外文教科書的弊端越來越明顯,編譯中文大學教科叢書已經成了當時教育界、科學界和出版界等的基本共識。其次,以官方力量編輯中文大學教科叢書符合中國國情。西方一些國家大學教科書一般由出版社根據(jù)政府所頒布的課程設置自行組織編寫,并自由競爭,這既能保障教科書的質量,也能保障學術自由;但是在科學文化力量還很薄弱的民國,非官方力量難以保障大學對教科書的需求,只有政府才有能力持續(xù)出版和推廣中文教科叢書。再次,部定大學用書因價格優(yōu)勢受到普遍歡迎??箲?zhàn)期間由于日本的長期侵略和封鎖,學生的購買能力嚴重下降,越來越難以承擔外文教科書帶來的經濟壓力;雖然部定大學用書整體質量稍遜于外文教科書,但價格便宜很多,加之書稿大都由學界著名專家提供,因此很受學生歡迎。最后,部定大學用書對學術自由的妨害微不足道。部定大學用書推廣以后,“各校僅可采用大學用書為主要或基本教材,除此而外,教授仍可自由講授”[13];陳立夫也曾指出,編輯和推廣部定大學用書的目的在于“學術之中國化,……(部定)大學用書……只供大學教員學生之采用或參考,并未限制各校必須采用為課本,……部分學者專家,以為妨害講學與研究的自由,實屬誤會”[22]253。所以,部定大學用書的出版和推廣對于中國近代大學教科書的規(guī)范化建設和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起到的積極作用要遠遠大于其對高校學術自由的妨害,整體上要給予肯定評價。

        猜你喜歡
        用書教科外文
        南京國民政府教科圖書出版審查審定法律制度初探
        ——從行政法角度
        教育評論(2023年3期)2023-07-30 23:59:12
        嚴搖愷
        ——教科雙馨鑄豐碑
        外文字母大小寫的應用規(guī)則
        吃書與用書
        吃書與用書
        李鴻章集外文補遺
        安徽史學(2016年2期)2016-12-01 02:57:16
        用書裝飾心靈
        山東青年(2016年3期)2016-02-28 14:25:58
        中日高校英語教科書から見る異文化理解
        俄羅斯教科部要求高校取消宵禁
        關于農家書屋用書出版的幾點思考
        亚洲av色福利天堂久久入口| 最新国产乱视频伦在线| 久久露脸国产精品WWW| 成年女人在线观看毛片| 日韩精品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av一区免费看| 亚洲女同恋av中文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片在线看| 久久道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熟女| 在线播放亚洲丝袜美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多毛 | 日本孕妇潮喷高潮视频|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小说 |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香蕉中文| 久久成人永久婷婷99精品| 国产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成在线人av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中文|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在线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 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加勒比av在线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精品麻豆日日躁夜夜躁|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手机看片福利日韩国产|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人妻熟女高跟丝袜|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第35| 黄色毛片视频免费| 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