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惟
摘 要:當下的小學英語常態(tài)課教學重形式,輕板塊功能這種現(xiàn)象尤為突出。教師在教學時只考慮課堂氣氛與教學內(nèi)容的完成,卻對單元整體欠把握?,F(xiàn)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3 A healthy diet為例來介紹單元整體教學的一次實踐。
關(guān)鍵詞:整體性教學;教學板塊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15-076-2
目前,有些教師對英語教學缺乏整體性,對教學板塊的處理僅停留在形式上,各個板塊生搬硬套地湊到一起,板塊與板塊之間毫無關(guān)系。若是游戲就照本宣科,若是歌曲就隨便唱唱,若是語音就淺淺讀讀,這違背了教材的編寫意圖,板塊功能無法體現(xiàn)。下面,筆者來談?wù)勅绾芜M行單元整體教學。
一、教師要對單元教學進行整體架構(gòu)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物質(zhì)水平的日益提高,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已經(jīng)成為人們關(guān)注的話題。這一話題和學生的生活和健康密切相關(guān),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對照健康飲食金字塔,了解哪些是健康食品,并分析討論自己的飲食習慣是否合理。教師可適時滲透健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合理飲食,健康生活的觀念。
我將本單元前三個主要課時劃分如下(當然,在實際教學時也可以根據(jù)各單元內(nèi)容的不同和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各板塊進行重組,以便合理、有效地開展教學。)
Period 1: Story Time
Period 2: Grammar Time
Period 3: Fun Time& Culture time
Story Time即語篇教學,是單元整體教學中最重要的一個課時。在備課前我理清以下三個問題:(1)學生通過學習文本能獲取哪些信息?(2)文本中用了哪些句子,學生要學的目標語是什么?(3)學生如何將從文本中習得的目標語遷移到生活中?于是在讀中環(huán)節(jié),我設(shè)計了觀察圖片預測故事、讀課文尋找信息、評價Mike和Yang Ling的飲食習慣并給出合理建議等任務(wù)讓學生獲取知識和理解文本。最后,我讓學生通過制定自己的健康食譜的活動,內(nèi)化本單元的主題——健康飲食。
Grammar Time是對第一課時出現(xiàn)的語法知識進行講解、操練與運用,并適當拓展單元目標語言,為綜合板塊的學習打好基礎(chǔ)。上課伊始,我復習Story Time板塊,整體回顧課文內(nèi)容,并結(jié)合學生自己的飲食,自然導入本課新授內(nèi)容。Grammar Time板塊的教學強化語法訓練,讓學生體會合理、恰當?shù)厥褂胊 lot of / some / a few / a little。為了避免生硬、教條地教學這部分語法知識,我設(shè)計了各種有趣的活動,如配對歸類游戲,韻律詩等,目的是使語法教學板塊趣味性更強,讓學生在輕松的情境下,既學會了語法知識,又進行了語言操練。對單元主題——健康飲食,也有了深層理解。
Fun Time & Culture time是鞏固和發(fā)展學生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重要課時。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設(shè)計了PK游戲復習課文內(nèi)容,通過比賽的方式活躍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創(chuàng)設(shè)的調(diào)查活動貼近學生生活,學生積極參與,充分運用所學語言知識提升語言運用能力。在談?wù)撝形鞣皆绮偷牟町悤r,遷移到學生對自己早餐的介紹,讓學生在情景中運用所學語言。通過實際的交流,讓學生感受到現(xiàn)實生活中,中西方飲食的差異性在縮小,人們對食物的選擇更加多元化,但無論怎樣,不要忘了要吃得健康,回到本課時的主題,也升華了單元主題。
Period 1: Story Time (Discuss time)
↓
Period 2: Grammar Time(Comment PK)
↓
Period 3: Fun Time & Culture Time(Make a shopping list)
二、教師要精心實施銜接活動
第一課時的教學實踐:此課時是單元整體教學中最重要的一個課時。所以,我在本課時中不僅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更設(shè)計了一個討論活動,給出語言支架讓學生評價Mike和Yang Ling的飲食習慣:【Discuss time: Which is healthy? Which is unhealthy? And why?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diet? Do you have any suggestions for them? 】在談?wù)撝邪l(fā)現(xiàn)幾個量詞a lot of / some / a few / a little起到了關(guān)鍵作用,但在第一課時中沒有深講,淺顯帶過。
第二課時的教學實踐:本課時的語法訓練以合理、恰當?shù)厥褂胊 lot of / some / a few / a little為重點。為了避免生硬、教條地教學這部分語法知識,我設(shè)計了一個評價游戲:【Comment PK: Say something about Mike & Yang Lings diet, then make a comment】男女生PK對Mike 或Yang Ling的某一飲食習慣作出評價并給出合理建議,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理解a lot of / some / a few / a little的意義。通過第二課時的學習,學生有效操練了目標語言,句型運用已然嫻熟。
第三課時的教學實踐:此課時是鞏固和發(fā)展學生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重要課時。既要緊扣單元話題創(chuàng)設(shè)情景,做到兼顧與前兩個課時的聯(lián)系,又要高于前兩個課時的要求進行適當拓展,于是我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活動:【Make a shopping list: Lantern Festival is coming. We are going to have a big dinner. Before dinner we should buy some food first.】讓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列一張食物的購物清單,目的是看看學生能不能自己判斷食物是否健康以及食物的數(shù)量。
【我的思考】
1.“大”處著眼,遵循整體備課模式
教材的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這個主題就是各個板塊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點”。在單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找準“單元主線”。在單元整體教學理念的指引下,教師要抓住這條清晰的教學主線,深入地挖掘出教材中有聯(lián)系的內(nèi)容,并將它們進行整合,開展多樣化、多層次性的教學活動,從而幫助學生整體建構(gòu)本單元的語言知識,提升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2.“小”處著手,優(yōu)化整體教學策略
如果說“大”處著眼,是指整體把握,抓住主題,確定單元教學的目標。那么“小”處便是體現(xiàn)細節(jié),在細節(jié)上發(fā)展學生整體的綜合語用能力。
在談?wù)摵侠斫】档娘嬍沉晳T的單元主題教學中,教師抓住了a lot of, some, a few, a little為關(guān)鍵詞,在引導學生理解文本的同時,梳理出談?wù)摵侠斫】档娘嬍沉晳T的方法,并以問題的方式,引發(fā)學生思考———Do you have a healthy diet? 三個課時在教學中層層遞進,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整體教學是一種理念,教師要深入探索和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包括相關(guān)信息整合的能力和語言整體輸出能力等。在實施單元整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處理好“大”處與“小”處的關(guān)系,落實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優(yōu)化整體教學策略,才能使學生對整個單元的學習活動產(chǎn)生整體感,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