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吉軍
【關鍵詞】 語文教學;信息技術;作用;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4—0097—01
進入21 世紀之后,社會經濟取得了快速發(fā)展,這就需要更多的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作為支撐,這與素質教育當中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整合的目標是一致的。語文是小學階段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科學運用信息技術,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改革、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等都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對于豐富教學方式、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豐富課程資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研究和推廣信息技術的應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信息技術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助推作用
1. 有助于豐富語文教學內容。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本身就比較豐富,很多內容都具有很強的色彩感和畫面感,如果僅憑教師單一的口頭講解,很難使小學生感受到課本內容所描繪的真實情景。而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使教學資源更加豐富和多樣化,拓展了語文教學的空間,滿足了小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如,在進行《九色鹿》一文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講解完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敦煌257窟西壁的幾幅北魏作品,還可以在自習時間為學生播放《九色鹿》的動畫電影。這樣不僅豐富了語文教學資源,還激發(fā)了學生探索語文知識的興趣。
2. 有助于豐富教學手段。將信息技術引入小學語文課堂之后,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得以改進,極大地豐富了語文教學方式。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借助圖片、動畫、視頻、音樂等多種形式展示教學內容,促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另外,語文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組織豐富多樣的語文小游戲,從而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進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3. 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能夠有效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一文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通過動畫演示、視頻展示等多種形式展示小蝌蚪找媽媽的整個過程。學生在看到了小蝌蚪、鯉魚、烏龜、青蛙這些動物的時候會全神貫注地投入其中,并且積極地去觀察小蝌蚪變成青蛙的發(fā)育過程。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不僅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利于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 應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是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應用信息技術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如,在講解《秋天的雨》一文時,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播放秋雨的視頻片段,在范讀課文時配以秋雨相關的音樂,為學生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意境,仿佛正在聆聽秋雨的聲音,欣賞雨中的秋景,感受秋天的氣息。這時候,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立刻被激發(fā),此刻教師再講解課文內容,學生就會很容易理解,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2. 應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方法?!墩Z文課程標準》要求,小學語文教學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教育目標出發(fā),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應用信息技術豐富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途徑表現在很多方面。第一,聆聽音樂。在應試教育模式下小學生往往有很大的學習壓力,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上播放優(yōu)美的音樂,以緩解壓抑的課堂氣氛和學生緊張的學習情緒,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第二,展示圖片。圖片具有很強的色彩性,能夠給小學生帶來視覺上的沖擊,這樣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 應用信息技術豐富語文學習資源。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豐富語文學習資源,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如,在教完《草船借箭》之后,為了強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利用計算機查閱相關的歷史背景和歷史事件,搜集諸葛亮的故事,并在課堂上組織討論活動,從而加深學生對諸葛亮以及相關歷史知識的了解。由此可見,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有助于實現學習資源的共享,還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著重要的助推作用,對于豐富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都具有積極意義。為了充分發(fā)揮這一助推作用,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合理利用信息技術。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