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泰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婦產(chǎn)科,江蘇泰州 225300
異位妊娠也叫宮外孕[1],是指受精卵著床在子宮腔外進行發(fā)育的異常妊娠過程。最常見的是輸卵管妊娠[2],主要是由于患者體內(nèi)一定的炎癥因素是使卵管管腔受到阻塞,受精卵運行障礙,使得受精卵停留在輸卵管內(nèi)著床而進一步發(fā)育,最終輸卵管妊娠流產(chǎn)或者直接破裂,在此之前無明顯先兆[3],一般會有腹痛,停經(jīng),或者陰道少量陰道出血。而對于異位妊娠的治療傳統(tǒng)方式為手術[4],近年來隨著醫(yī)藥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異位妊娠可采取藥物保守治療[5],若效果不佳再考慮手術方式。而對于異位妊娠的診斷,β-HCG,孕酮是重要的診斷指標[6],在使用藥物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兩項指標可以檢測藥物的有效性以及持續(xù)周期,該次研究選取該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間接受治療的診斷為異位妊娠的患者59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接受治療的診斷為異位妊娠的患者59例作為研究對象,患者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24例,年齡為18~45歲,平均年齡為(31.54±2.33)歲,孕齡為 6~9 周,平均孕齡為(7.62±1.04)周,其中有 9例患者陰道出血,10例患者有停經(jīng)史,5例患者陰道出血伴停經(jīng)史。實驗組患者有 25例,年齡為 18~46歲,平均年齡為(32.67±2.08)歲,孕齡為 6~10 周,平均孕齡為(7.29±1.52)周,其中有8例患者陰道出血,10例患者有停經(jīng)史,6例患者陰道出血伴停經(jīng)史。兩組患者在年齡,孕齡,相關癥狀表現(xiàn)等方面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參與研究的患者及家屬對該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該次研究經(jīng)倫理委員會批準。
參與研究的患者排除肝腎肺脾等內(nèi)臟功能不全,排除高血壓,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排除貧血,血細胞異?;颊?,排除精神意識障礙的患者。
1.3.1 對照組 患者實施手術治療患者采取全麻 (腹腔鏡)或(開腹手術)后用婦產(chǎn)科手術學輸卵管傘部妊娠取出術和輸卵管開窗取胚術進行。術后在腹腔常規(guī)方式留置引流管,24 h之后可拔掉引流管。
1.3.2 實驗組 患者實施藥物治療使用米非司酮片(國藥準字H20000648)每日飯前口服75 mg,1次/d,配合甲氨蝶呤(國藥準字H20080251),每日進行1mg/kg的肌肉注射治療,1次/d。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一周后進行一次β-HCC和孕酮的檢測。
兩組患者需注意在治療期間絕對避免大幅度活動,尤其進行開腹手術治療的患者要注意臥床靜養(yǎng),避免起身活動而造成傷口破裂。進行藥物治療的患者若發(fā)現(xiàn)有妊娠破裂的現(xiàn)象則及時停止用藥并采取相關緊急治療措施。
分別在治療前,治療1周后,治療兩周后檢測患者的血清β-HCC和孕酮水平。并測定患者的療效。
該次研究選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選(±s)表示;計數(shù)資料進行 χ2檢驗,選[n(%)]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一周及兩周后均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 β-HCC 水平分別為(387.28±89.24)IU/L、(351.83±82.05)IU/L 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β-HCC水平對比[(±s),IU/L]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β-HCC水平對比[(±s),IU/L]
組別 治療前 治療一周后 治療兩周后對照組(n=2 4)觀察組(n=2 5)t值 P值1 1 0 7.3±3 1 2.8 1 1 0 8.1±3 1 3.8 0.0 2 9>0.0 5 3 3 5.2 9±9 2.8 3 3 8 7.2 8±8 9.2 4 4.6 3 3<0.0 5 3 3 0.7 7±7 3.4 7 3 5 1.8 3±8 2.0 5 4.2 8 2<0.0 5
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一周及兩周后均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孕酮水平分別為(8.28±2.58)ng/mL、(6.58±2.11)ng/mL 高于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孕酮水平對比[(±s),ng/mL]
表2 兩組患者孕酮水平對比[(±s),ng/mL]
組別 治療前 治療一周后 治療兩周后對照組(n=2 4)觀察組(n=2 5)t值P值1 2.5 6±5.7 7 1 2.5 5±3.4 9 0.0 6 9>0.0 5 7.1 5±2.6 6 8.2 8±2.5 8 1.7 2 9<0.0 5 6.2 8±1.8 8 6.5 8±2.1 1 0.0 5 6>0.0 5
異位妊娠是一種由于受精卵錯誤著床導致的疾病[7],由于輸卵管管道在患者體內(nèi)炎癥因子反應等的影響下,或者多次經(jīng)過人工流產(chǎn)操作或藥物流產(chǎn)而受到阻塞[8],使得受精卵的運輸遇到極大障礙而被迫阻滯在輸卵管,卵巢等部位造成錯誤著床接著進行發(fā)育,從而發(fā)展為異位妊娠。在近幾年來異位妊娠的患者不斷增多,而伴隨著醫(yī)療技術與醫(yī)療條件的不斷發(fā)展,對于異位妊娠的診斷也不斷提前,對異位妊娠的治療也在不斷優(yōu)化。目前兩種主要的治療方式為腹腔鏡開腹手術和藥物保守治療。
對于患者妊娠發(fā)展的情況,目前常采用血清中β-HCC和孕酮水平作為指標進行監(jiān)測。HCC是一種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9],主要由胎盤滋養(yǎng)層細胞分泌形成的由α和β兩個糖蛋白亞基組成的糖蛋白,而β-HCC作為其特異鏈可用于指示患者妊娠發(fā)展情況。孕酮可針對患者體內(nèi)的黃體的功能進行指示[10]。該次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一周及兩周后均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 β-HCC 水平分別為(387.28±89.24)、(351.83±82.05)IU/L,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一周及兩周后均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孕酮水平分別為(8.28±2.58)、(6.58±2.11)ng/mL,高于對照組,但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有研究顯示[11-12],異位妊娠的患者經(jīng)過有效治療一周后即可出現(xiàn)β-HCC和孕酮水平的顯著降低[分別由(1 179.8±319.5)IU/L 降至(339.7±85.6)IU/L,由(15.43±3.28)ng/mL 降至(7.03±2.55)ng/mL]并接近正常水平,與前人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血清中的β-HCG和孕酮的監(jiān)測對于異位妊娠的藥物治療具有優(yōu)良的預測價值,值得臨床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