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菊
摘 要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是創(chuàng)作的基礎。仿寫能有效地降低學生獨立寫作的難度,是學生提高寫作水平的一條重要途徑。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認為:“學習語言的一般過程是模仿——變化——創(chuàng)造?!睂τ趯W習寫作,呂先生曾指出:“語文的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只有通過正確的模仿和反復的實踐才能養(yǎng)成。”作為低段的孩子,識字量、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語言理解和表達等各方面能力都極其有限的情況下,讓他能寫出幾句或者一段通順完整的話,確實是有難度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小學低段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通過仿寫訓練進行,仿寫是學生寫作的開始。這個階段仿寫的訓練,直接影響學生未來寫作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必須要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入手,結合實際教學需求,合理制定訓練內(nèi)容,選擇訓練方法,力求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的仿寫能力,為未來的寫作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此,我以西師版小學語文二年級的幾篇課文為例,粗淺地談談我在二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一些仿寫策略。
關鍵詞 寫作教學;仿寫;策略
中圖分類號:H193.6,D0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9-0229-01
一、立足文本,確定仿寫
不是每一篇課文都適合仿寫的,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文本特點,充分挖掘文本資源,合理安排仿寫內(nèi)容。比如西師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材適合仿寫的課文有:第一課《我學寫字》、第六課《廚師小山羊》、第九課《從現(xiàn)在開始》、第十一課《等我也長了胡子》、第十六課《騎“白馬”的蒼耳》等。
在執(zhí)教《我學寫字》這一課時,依據(jù)文本特點,結合課后第二題要求“說說文中的我在寫字時都想到些什么情景”,在引導學生說文本內(nèi)容以后,我進一步追問:除了課文里說的這些情景以外,你還可能在寫字時想到些什么情景?請模仿課文的形式寫一寫。孩子們一拿起筆來,頓時文思泉涌,有的寫道:當我寫到“花朵”時,仿佛走進了一片花海之中,那紅的、黃的、粉的、白的花兒們五彩斑斕,個個在微風中搖曳身姿,盡情綻放。還有的寫:當我剛寫完“森林”兩個字時,耳邊就傳來了小鳥們清脆悅耳的歌聲,眼前就出現(xiàn)了奔跑的小鹿、蕩秋千的小猴,還有悠閑散步的斑馬,這時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也來了,他們歡笑著,在森林里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二、抓關鍵詞,引導仿寫
在仿寫的過程中,教師可根據(jù)教學的重難點,依據(jù)文本特點,確定仿寫的側重點。比如《廚師小山羊》一課,第一二、三四、五六自然段是分寫的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結構非常相似,能為學生仿編故事提供很好的借鑒;同時,根據(jù)教學目標要求,教學時,要抓住表示小猴、小刺猬、小兔動作的詞來體會它們與小山羊的不同行為和結果,因此,在仿寫時,可著重強調(diào)動詞的表達,讓學生在動詞上下功夫,這樣,不僅更好地進行了仿寫練習,還為本堂課教學目標的達成起到了進一步的推進作用。有個孩子是這樣寫的:小花狗在樹林里看到樹上好多像綠豆一樣的小果子,摘下一顆咬了咬:“哎,麻死了!”原來是青花椒,他隨手一丟。廚師小山羊看見了,摘回一把青花椒,做了一道麻辣魚,麻辣鮮香的魚肉讓大家吃得胃口大開。通過強調(diào)動詞的仿寫,孩子們進一步領悟了小山羊與其他小動物的不同行為以及產(chǎn)生的不同結果,讓課文所要揭示的“遇事肯動腦筋想辦法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這一主題更深地刻入了孩子們的心里。
有些文章,比如寫景的課文,我們仿寫的側重點可以是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語句,也可以是一些優(yōu)美的詞語,如:ABB AAB AABB ABAB ABAC ABCC等,教師要依據(jù)文本內(nèi)容和教學意圖而定。
三、先說后寫,完善仿寫
課標要求低段學生要“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既然是寫自己想說的話,那么動筆之前肯定就是有話要說。因此,在仿寫前,教師一定要給學生搭建這樣一個可以自由說話的平臺,讓學生把自己想說的內(nèi)容和同桌說、在小組里說、和全班進行交流,讓學生從口頭表達中發(fā)現(xiàn)不足,從而促進寫的時候?qū)?nèi)容組織得更完整、更有條理,還可以進一步發(fā)揮想象,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構想,使仿寫更完滿。
四、有效評價,激勵仿寫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老師的一句贊揚,一句鼓勵,都能讓他們心花怒放,興致盎然。經(jīng)常讓學生在“課前五分鐘”讀自己寫得好的作品,把學生的仿寫作品發(fā)到家長群里供家長賞讀,把學生好的仿寫作品收集起來裝訂成冊,對仿寫得好的同學進行語言的激勵和五角星、小紅旗、笑臉等的獎勵等等,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樂趣,享受到寫話帶來的成就感,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仿寫的欲望,較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仿寫讓學生對低段寫話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對于中高段的寫作自然不會拒之千里了。
通過近一學期來的仿寫教學實踐,我欣喜地看到,學生的潛力是無止境的,從教師依托文本引導他們有方向性地說,到他們自己脫離文本創(chuàng)造性地寫,我班學生基本不存在寫話難、寫不出、寫不好的現(xiàn)象。在仿寫中,學生有了“小詩人”、“小作家”的成就感,漸漸地就喜歡動筆,喜歡寫話,寫“我”所想就成為了一種習慣,寫話時人人有話說,還次次有佳作呢!相信長此以往地仿寫訓練下去,學生的寫話水平一定會得到更高的提升,也一定能為以后的寫作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