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化學的學科屬性決定了其對于學生實驗能力的高要求,而農村地區(qū)實驗設施短缺、學生內心膽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桎梏等原因,農村學生化學實驗能力與城市學生相比較為薄弱。本文從農村學生實驗操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出發(fā),并深入分析其成因,然后提出有針對性的農村生源學生實驗能力提升對策,以期能夠促進農村化學教學改革取得良好的成效。
關鍵詞 農村學生;化學實驗能力;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9-0113-01
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研究物質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它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和實驗息息相關。實驗,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重要的是通過實驗可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逐步了解科學的發(fā)展過程,培養(yǎng)學生學會合作、與人共事的能力,鞏固已學過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掌握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所以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瘜W實驗是幫助學生獲得化學知識、掌握實驗技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實驗能力的一種教學手段,它在九年級化學教學中始終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在具體實驗操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農村學生經常容易出現(xiàn)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1.農村生源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操作不規(guī)范。例如,許多農村生源學生在制備氣體實驗之前沒有正確涂抹凡士林;忘記對于實驗設備氣密性的檢查;學生心中知道膠頭滴管的操作要領——垂直懸空四不能中不能接觸容器內壁,但在實際的操作往往接觸容器內壁的等。
2.農村生源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設計能力不強。許多農村生源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如果沒有教師在身邊進行指導的話,面對試管、導氣管、燒杯、化學藥品等一堆實驗器材而無處下手,一籌莫展,甚至連較為簡單的氣體發(fā)生器都不知道如何自行設計,從一個角度反應出農村生源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掘。
一、農村生源學生實驗能力存在問題的成因
(一)農村生源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存在著膽怯心理
對于各種化學教學而言,離不開實驗操作,通過實驗操作更好觀察、檢驗學習內容,如果不做好實驗是難以學好這些知識的。在實驗過程中,我們往往發(fā)現(xiàn),城鎮(zhèn)生源學生往往比農村生源學生更喜歡做實驗。農村生源學生由于其生活環(huán)境、條件的限制,往往具有缺乏對生活常見現(xiàn)象的分析能力、膽怯心理較為明顯、實驗基礎較為薄弱、知識面較窄等方面的原因。而且有些農村生源學生成長于留守兒童,在父母雙雙外出打工以后,較為保守聽話。他們往往在英語、數(shù)學、語文等基礎學科方面有著較為扎實的基礎,但是對于理科而言,卻是他們成績的一塊短板。
(二)傳統(tǒng)實驗教學模式嚴重限制了農村生源學生實驗能力的發(fā)展
目前,在我國素質教育改革過程中還不是十分全面,特別是我國農村地區(qū)的教學仍然是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下進行的,教師沒有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空間和時間,教學方式呆板、教學模式僵化,甚至在學生進行分組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把教學目標、教學實驗步驟、實驗注意事項都進行詳細闡述。教師為了害怕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損壞實驗儀器,用相當長的時間對實驗操作過程進行長時間講解,而只留很少的時間給學生親自去操作,學生在較短時間內也只能夠依葫蘆畫瓢,簡單記錄幾個實驗數(shù)據(jù)。甚至在一些實驗器材極度緊張的農村中學里,教師在實驗課堂上只能通過語言描述方式完成實驗;也有的農村中學教師覺得做實驗較為麻煩,浪費時間、實驗效果不是十分明顯、試驗成功率較低等,出現(xiàn)做實驗不如講實驗、講實驗不如背實驗的錯誤做法,從而嚴重束縛農村生源學生的實驗能力培養(yǎng)和提高。
二、農村生源學生實驗能力提升對策
(一)要加大對農村中學實驗經費的投入
實驗室作為學生實驗能力提升的主要場所,是中學辦學的一個基本條件,也是保證教學大綱順利實施、實行探究式教學、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場所。從學校教學特點出發(fā),配置教學儀器的配備工作,確定每個年度的實驗器材的消耗和補充工作,充分做好實驗室配套儀器室的設置,要有專門實驗器材和藥品的存放。
(二)改變高校農村生源學生學習方式
要提升高校農村生源學生學習方式,提升農村生源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就要鼓勵學生投身到實驗中去,讓學生在充滿樂趣的實驗中提升實驗能力,使其主動改變傳統(tǒng)的講實驗、背實驗的實驗學習方式,使他們能夠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學會發(fā)現(xiàn)、學會學習,不斷增強實踐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更好落實素質教育所提出的“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的課程目標。
參考文獻:
[1]崔瑞敏.山西省城鎮(zhèn)與農村初中化學實驗課堂開展狀況對比分析[J].亞太教育,2016(12):72-73.
[2]郭巧云,杜藝,曹彬,鄧陶麗.基于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化學教學論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山東化工,2018(12):179-180.
[3]康潔,于春俠,朱雪丹.基于有效提升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物理化學設計性綜合實驗的開設[J].教育教學論壇,2018(19):156-157.
作者簡介:李志偉(1983-),男,漢族,甘肅榆中人,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初中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