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淑娟
【摘 要】目的:充分提升我院臨床護理實習生的整體水平,提高臨床帶教效果。方法:以規(guī)范化帶教形式及相關規(guī)定為基礎,針對本科室實習生及帶教老師制定相關帶教方案計劃,培養(yǎng)實習生臨床護理綜合能力,并定期進行檢測評估,并根據(jù)檢測結果不斷調整帶教方法,最終對護理實習生做出客觀評價。結果:通過對本科內39名實習生的培訓與帶教,在一年的臨床學習實踐中,護理實習生對帶教過程的滿意程度不斷提升,自身專業(yè)護理能力也得到明顯增高,進一步提升了實習生與帶教老師的自身整體綜合水平。結論:在規(guī)范化的實習帶教方式下,我科室的帶教老師與護理實習生在綜合專業(yè)能力方面均有提升,而我科整體帶教效果也得到明顯提高,實習生滿意度達到91%,達到帶教計劃實施的目的。
【關鍵詞】臨床護理;帶教方法;培養(yǎng)效果
【中圖分類號】R14.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8--01
1 資料
針對2016年7月-2017年6月進入我科的實習生進行調查,并利用我院自行設計的調查表分發(fā)給實習生。所有在此期間進入我科的實習生人數(shù)為39人,其中本科生有10個,大專生29個,男生15名,女生24名,年齡基本在20-24歲。
2 方法
2.1 加強崗前培訓,設定帶教計劃方案
2.1.1 對所有進入我科的實習生進行統(tǒng)一培訓。所有護理實習生在進入正式實習之前,都應當對科內規(guī)章制度、工作環(huán)境、樓層分布、醫(yī)護儀器器械以及科室特點及類別等進行充分了解,使實習生真正對本科的職責充分掌握,并能夠盡快熟悉科內環(huán)境,迅速進入到實習生的角色當中。
2.1.2 對于所有實習生,帶教老師帶教前,科護士長對他們進行一次摸底考核,通過對理論、實踐能力的初步考核,使帶教老師快速掌握護理實習生的基本能力與不足,并能夠根據(jù)實習生不同能力將其分配在不同崗位上,使實習生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而在進入科室實習時,帶教老師在技術操作前應對實習生進行各項護理操作示范,并要求實習生在實習期間嚴格按照老師示范標準及相關規(guī)范進行護理工作。
2.1.3 制定科學有效的帶教教學計劃方案。本次進入我科內的實習生包含兩種專業(yè)水平,因此帶教老師在設計相關帶教教學方案時,不僅需要嚴格遵循國家相關規(guī)章制度、醫(yī)院內部制度以及帶教規(guī)范相關內容,同時還要根據(jù)實習生的學歷大綱等不同專業(yè)水平合理設計帶教課程內容。例如,在對大專升進行帶教時,需要在要求大專生熟練掌握??苾葘W習到的專業(yè)技能,同時也要求大專實習生充分掌握相關理論知識,豐富其自身理論內容,而對本科生進行帶教時,則需要提升實習生的科研水平及管理技能。
2.2 全面提升實習生整體能力
2.2.1 提升實習生主動學習能力及問題處理能力
在帶教過程中,帶教老師除了主動對實習生進行理論及實踐教育之外,還要通過其他方式提升實習生主動學習、觀察及解決護理問題的水平。例如,老師可在實踐期間通過情景模擬等方式,為實習生播放一段情景的故事內容,比如醫(yī)患糾紛、病人突發(fā)性狀況等,要求實習生在最短時間內對該事件進行分析,而實習生通過主動思考并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提升實習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及問題處理能力。
2.2.2 培養(yǎng)實習生交流及溝通技巧
在護理工作中,與患者溝通是隨時掌握醫(yī)患病情的重要渠道,同時也是提升與患者之間友善關系的基礎方式。因此,老師在帶教過程中,不僅需要對實習生講解相關溝通能力方面的常識內容,同時也要利用親自示范等方式使實習生能夠直觀地了解與病患溝通時應注意的問題,并通過實踐等方式,關切地與患者進行交流,并通過與病患接觸,使實習生能夠使自身溝通能力更加準確、規(guī)范,達到培養(yǎng)目的。此外,還應當提升其自身專業(yè)水平,使實習生在與其他醫(yī)護人員溝通時能夠用專業(yè)術語對了解到的內容進行準確闡述,使醫(yī)護人員能夠根據(jù)實習生的描述對病患做出正確判斷,提升實習生專業(yè)水平及溝通技巧水平。
2.2.3 提升實習生法律知識水平
首先,在帶教過程中不斷對實習生展示各類醫(yī)患之間的典型案例,通過直觀的方式使實習生從根本提升自身法律意識,充分了解法律在自身工作中的重要性,增加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之產(chǎn)生主動了解法律知識的想法;其次,帶教老師要求實習生在實習期間嚴格按照法規(guī)內容及科內制度開展護理工作,不僅使病患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同時也利用法律保護自己,以免在病患沖突時出現(xiàn)手足無措的情況。
2.3 提升帶教老師整體專業(yè)水準 首先,全面提升帶教老師自身專業(yè)水平。帶教過程中,只有準確的講解、標準示范以及嚴苛的考核過程才能充分提升實習生整體能力,提高帶教效果,而充分提升帶教老師自身能力則是保證帶教效果得到提升的重要保障。因此在選擇帶教老師時,應當對科內高年資護士進行全面考核,并通過考核結果選出成績及實踐能力較為突出的人作為帶教老師進行教學,確保教學效果;其次,無法保證在每次帶教過程中都選擇統(tǒng)一不變的人做帶教老師,因此,應全面提升科內人員的整體水平,并要求所有護士能夠及時通過培訓、自學等方式了解護理新技術與新方法,通過對自身的不斷完善與提高,全面加強帶教老師隊伍的帶教能力,能夠使實習生在學習期間學到更多內容,提高實習生滿意程度的同時,加強帶教效果。
2.4 評價帶教質量,總結經(jīng)驗和不足 在實習轉科前一周帶教老師要根據(jù)護理實習生的表現(xiàn)對其作出綜合評定,并將成績填入護生實習鑒定表,對實習生實習期間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建議性的意見,總結成績,及時鼓勵。實習生實習結束前,護士長召集實習生召開一次總結會,帶教老師要敢于面對實習生的評價,同時以朋友的身份讓實習生指出帶教中的問題,讓護生在評教評學本上寫出反饋意見和建議以及優(yōu)點,反饋帶教中存在的問題。護士長在每批實習生轉科后根據(jù)評教評學本實習生提出的意見及建議,組織帶教老師開會不斷總結經(jīng)驗,把不完善的地方及時進行改進,從而改進帶教方法,也使帶教老師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護理帶教質量。
3 結果
通過一年的實習時間,39名實習生已經(jīng)在科內老師的帶領下不斷地進行學習與實踐,所有實習生的護理能力及溝通能力均已得到提高。而且在對實習生發(fā)放調查表,實習生以實名調查方式填寫表格后得出:39名護理實習生從2016年至2017年在我科實習期間,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已經(jīng)由原來的84%上升至91%。其中34名實習生在此次帶教實習期間,認為自身最大的收獲有兩方面:一方面,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和實踐過程,不僅提高了自身對護理事業(yè)的認知高度,同時也有效提升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與學習積極性,更愿意投身在護理事業(yè)中為病患做出更多貢獻;第二方面,通過實習過程,自己學到許多在課堂中無法掌握的知識內容和工作能力。其余5名同學中,有3名認為極個別帶教老師十分嚴厲,而另外2名實習生則未實名填寫調查表,所有內容都是基本滿意。
4 結論
在規(guī)范標準下開展臨床護理帶教,不僅能夠利用科學方式對護理實習生進行培訓,同時也能夠通過切實有效的帶教過程使老師與實習生充分了解帶教過程的目的及意義,使師生關系更加融合,也達到提高實習生綜合護理能力的目的,為培養(yǎng)我院乃至我國優(yōu)秀護理事業(yè)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石仁霞.規(guī)范化臨床護理帶教在消化內科的實施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5).
李屏,金秀.心內科臨床護理帶教計劃的實施與體會[C]//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5年研討會綜合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