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7-0213-02
在小學體育工作中,田徑運動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它各項體育運動均是以期為基礎而展開的[1]。在小學體育訓練中,田徑訓練既有助于學生體質的增強,促進學校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同時也可對優(yōu)秀的體育人才予以沒培養(yǎng)和儲備,進一步發(fā)展與建設我國的田徑事業(yè)。但就現(xiàn)在實際情況來看,農村小學校的田徑訓練效果并不好,所以當務之急就是想法促進農村小學校田徑訓練效果的提升。
1.得到學校支持、班主任配合、家長的理解
農村小學校的田徑訓練要想獲得文化課老師的理解、充裕的訓練時間、良好的設備設施,順利開展下去就一定要得到校方領導的肯定與支持。所以,應就田徑訓練工作同校方主要領導達成思想上的一致,之后再向全校各部門傳達意見,方便各部門協(xié)調配合;與此同時還要和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lián)系,使相互間的交流進一步增強[2]。
1.1 在田徑訓練正式開始之前制訂科學合理的工作計劃,特別是在訓練時間、經費等方面得到校領導的肯定與支持模,從而可以根據(jù)計劃進度有序地推進訓練。
1.2 建立協(xié)調溝通機制,定期和班主任進行溝通,加強和老師之間的理解。一直以來,中小學教育的一個共同目標就是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特別是近幾年來學生身體素質不斷降低,我們應對小學成長發(fā)育階段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進行強調,不論是班主任還是文化課老師均不得在教育過程中讓學生產生重文化課輕體育的概念針對部分成績有問題的學生便可采取這一機制,一邊討論,一邊溝通將對學生更好的教育方式給制定出來,進而同時提高文化成績與體育成績。
1.3 應重視提升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對田徑訓練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進行強調。落后的訓練方式與不合理的教學方法既無法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且也容易傷害到學生的身體,同時影響到學生的文化課學習,并讓家長拒絕讓學生參與田徑訓練。所以在訓練過程中一定要對科學訓練與安全教學予以著重說明,同時不斷將自我的教學水平提升,從訓練效率上促進訓練效果的提高。
1.4 在田徑訓練過程中,家長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讓家長理解田徑訓練對學生健康成長的積極作用,能夠讓學生形成積極向上、敢于競爭的人生態(tài)度,將學生的專業(yè)潛能給激發(fā)出來。但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做到這點難度非常大,所以應采取多溝通、多交流的方式,和家長相互理解,利用電話、微信、QQ群的多種有效手段拉近和家長間的距離。
2.培養(yǎng)學生對田徑訓練的興趣,增強團隊意識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鞭r村的孩子大多生性好動,平時很少參加活動,因而很多學生均體育活動都抱有濃厚的興趣,且均愿意主動參加。但長時間的體育專業(yè)訓練讓諸多隊員都感到非??菰餆o趣,且覺得十分辛苦。老師們最頭疼的問題便是怎樣將學生的訓練積極性給調動起來。除了鼓勵表揚,我們經常所采用的方法還包括:
2.1 展示體育魅力。鮮明的挑戰(zhàn)性與趣味性的是體育旋律和體育競賽的一項主要魅力[3]。針對小學田徑訓練的枯燥無趣,我們應向學生提出合理的要求,進一步豐富訓練內容,使之充滿趣味,避免讓隊員的積極性受到打擊,對部分競賽活動作出合理安排,根據(jù)實際情況一邊給予表揚與肯定,一邊施以恰當、適時的批評,將田徑訓練的挑戰(zhàn)性給展現(xiàn)出來。在校內利用多種形式的宣傳工作,如墻報、圖片、電視等對體育濃厚的內涵予以呈現(xiàn),讓學生對其體育重要作用有所了解,讓其接受刺激、追求樂趣的需要得到滿足。
2.2 讓學生體現(xiàn)自我價值。給學生機會展示才能和實現(xiàn)自我價值,讓學生展示才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需要得到滿足是促進小學生田徑訓練興趣提高的一項重要條件。學生都沒有又說什么訓練?所以,學校應不定期組織一些比賽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展示才能,將激勵機制等工作做好。當學生參與體育競賽后,表揚與獎勵那些成績較好和作風優(yōu)良的學生,使之對自身價值有一明確認知,讓其自我價值的需要,這一他們體育運動中最普遍最強烈的需要得到滿足,激勵其它學生努力拼搏,將他們在廣大學生中的地位提高,讓有天賦的學生向田徑隊靠攏,將好苗子不斷補充進訓練隊,為梯隊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2.3 寓“訓練”于“玩”之中。比如,組織一些“越野”比賽,讓中長跑的隊員參加,比一比誰是“越野小能手”,如此不但把他們的好勝心給激發(fā)了出來,也對體育訓練的挑戰(zhàn)性有更深刻的感受,促進了訓練成績的提高[4]。老師在秒表上做“手腳”,給隊員送一些“成績”,嘗到訓練的甜頭,進而每次訓練都有進步,進而感受到成功喜悅,自信心不斷增強。
2.4 樹立隊員間的團隊意識。將隊員之間的凝聚力增強,使之為成為田徑隊中的一員而感到驕傲。相互間安慰鼓勵,以“我要練”取代“要我練”,置身于快樂的學習氛圍中。
3.根據(jù)學生自身特點進行科學訓練
田徑項目具有很強的綜合性,諸如短跑、長跑、跨欄跑、跳高、跳遠、鉛球、鐵餅等多個小項目均包含其中,而這些小項目的特點均不相同。小學體育教師一定要對每一田徑項目的特點與訓練要球做一全面了解,清楚掌握,之后再將小學生自身的身體與生理狀況特點給結合起來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的田徑訓練計劃。除此之外,教師還要考慮到小學生身體的承受負荷,根據(jù)計劃對其展開訓練,長此以往便可將學生的體質增強,促進學校田徑運動水平的提高。
4.適當?shù)匕才庞柧毜呢摵闪?/p>
不論是何種運動負荷量都要適當,不然就會嚴重傷害到被訓練人員的身體健康[5]。特別是對初次接觸田徑的小學生來說,教師在對其進行訓練時,一定要循序漸進,逐漸將其運動的負荷量加大,不得操之過急,讓學生慢慢適應。
5.教師要做好情感引導,提高訓練的和諧性
在田徑訓練課上,往往會有諸多小問題存在,如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隔閡、學生之間的沖突等,這很難避免[6]。但是對小學體育教師而言在進行訓練時,一定要注意批評方式的正確性,把情感引導做好,幫助隊員改正錯誤,如此方可促進訓練和諧性的提高。若未采取正確的批評方式,便極易出現(xiàn)事與愿違的情況,如果嚴重的話還會讓師生形成對立,致使訓練無法順利進行。
結語
在小學體育工作中,田徑訓練占據(jù)著重要位置,有助于對國家田徑后備人才進行培養(yǎng)。所以,小學田徑訓練十分重要,其既可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也有助于將學校的身體運動水平提高。對小學體育教師來說,一定要將小學生自身的特點給結合起來,對訓練目標有一明確認知,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促進訓練和諧性與訓練效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