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茂霞
(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qū)人民醫(yī)院腫瘤科,江蘇 連云港 222100)
進行化療是臨床上治療腫瘤的常用方法?;熕幬锞鶎儆诩毎拘运幬?。長時間接受化療的患者易出現脫發(fā)、胃腸道不適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1]。因此,臨床上應對此類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本文主要探討對接受化療的腫瘤患者進行流程化護理的臨床效果。
從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qū)人民醫(yī)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需進行化療的腫瘤患者中選取10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奇偶數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53例)和流程化組(53例)。對照組53例患者中有男33例,女20例;其年齡為30~70歲,平均年齡為(57.39±5.32)歲;其病程為5個月~5年,平均病程為(2.16±0.32)年。流程化組53例患者中有男32例,女21例;其年齡為32~73歲,平均年齡為(57.42±5.35)歲;其病程為6個月~6年,平均病程為(2.19±0.33)年。兩組研究對象的基線資料相比,P>0.05。
在化療期間,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對其進行飲食指導、用藥指導及輸液護理等方面的護理。對流程化組患者進行流程化護理。護理方法主要包括:1)護理人員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藥史、藥物過敏史及治療方案,并對其身體狀況進行全面的評估。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詳細地向他們講解實施化療的方法、效果及化療期間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向患者家屬介紹陪護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及病房的管理制度,使其能夠主動地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2)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以消除其不良情緒。幫助患者盡快熟悉醫(yī)院內的環(huán)境,以緩解其緊張感、恐懼感及不適感[2]。3)惡心、嘔吐是化療后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因此,在進行化療前30min,護理人員應遵醫(yī)囑為患者靜脈推注格拉司瓊,以防止其發(fā)生惡心、嘔吐。對于惡心、嘔吐癥狀較為嚴重的患者,應在其進食前對其進行化療。在為患者輸注化療藥物的過程中,協助其取舒適的體位,并指導其通過深呼吸來緩解惡心的癥狀。在其發(fā)生嘔吐時,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以防止其發(fā)生窒息。告知患者在化療后切勿大量進食,進食后不要立即臥床。4)在進行化療期間,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出現骨髓抑制的情況。定時對患者進行血細胞計數檢查和骨髓檢查[3]。每天對患者的病房進行1次紫外線消毒,并用濃度為2%的來蘇水對其床鋪及地面進行消毒。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出現牙齦、鼻子出血、皮膚瘀斑、尿血及便血等癥狀。注意保持患者病房內溫度及濕度的適宜。在患者的鼻腔內和唇部涂抹石蠟油,以防止其上述部位的皮膚黏膜發(fā)生干裂。5)接受化療的患者常會發(fā)生嚴重的口腔炎、口腔黏膜糜爛及壞死。因此,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注意保持口腔的清潔,讓其使用濃度為1%的雷夫諾爾溶液進行漱口,4次/d。在患者口服化療藥物前,指導其先用紗布擦去露出膠囊外的藥物粉末。指導其在服藥后反復漱口,以減輕藥物對其口腔黏膜的毒性刺激。在患者發(fā)生口腔炎后,指導其交替使用濃度為2%的雷夫諾爾溶液和濃度為1%的雙氧水進行漱口,并在其患處噴灑西瓜霜。告知患者不要使用牙刷刷牙,指導其使用棉簽輕輕擦洗牙齒,以免損傷牙齦。囑咐患者食用無刺激性的軟質食物,以免食物損傷其口腔黏膜。對于因口腔疼痛而進食困難的患者,讓其使用濃度為2%的普魯卡因漱口后再進食。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生存質量的評分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應用QLQ-C30(腫瘤患者生存質量調查表)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進行評價?;颊呱尜|量的評分越高,表示其生存質量越好[4]。
選用統計軟件SPSS 20.0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颊卟涣挤磻陌l(fā)生率等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生存質量的評分等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化療前,兩組患者生存質量的評分相比,P>0.05。接受首次化療后和接受第2次化療后,流程化組患者生存質量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接受化療前后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的對比(分,±s)
表1 接受化療前后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的對比(分,±s)
組別 例數 接受化療前 接受首次化療后 接受第2次化療后流程化組 53 63.26±6.39 55.31±5.73 52.71±5.43對照組 53 63.19±6.35 49.56±5.55 44.16±5.09 t值 0.0565 5.2475 8.3632 P值 0.9550 0.0000 0.0000
在化療期間,流程化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7.55%)低于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24.53%),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對比
長時間接受化療的患者易出現胃腸道不適、骨髓抑制等多種不良反應[5]。相關的臨床實踐證實,對接受化療的腫瘤患者進行流程化護理能夠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首次化療后和接受第2次化療后,流程化組患者生存質量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在化療期間,流程化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7.55%)低于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24.53%)。
綜上所述,對接受化療的腫瘤患者進行流程化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提高其生存質量,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