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時代下,為了適應國家提出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更多的開始將目光放在如何提高課堂質量,優(yōu)化教學方法之上。而小學語文教學更是如此,甚至猶有過之。因為在小學階段學生世界觀、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而在這一方面,語文教學的重要引導作用不可忽視。在本文中,筆者將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意識這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終身學習;培養(yǎng)意識
一、終身學習的定義以及意義
終身學習,指的是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要不斷學習。從幼年時代開始,直至老年時代,人一直不能停止學習,學習將伴隨人的一生,并不停的影響著人的各個方面的發(fā)展以及變化。在當今不斷變化的新時代中,更要注重這種精神。學習并不僅僅限于對知識的掌握,同時陶冶情操,培養(yǎng)出人的高尚情操,使人格更加完善。終身學習,讓人這一生都在不斷的成長,不斷的完善自我,讓人向完人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二、終身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
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更要注重對學生終身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因為在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建立自我人格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這是教師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意識的最佳時刻。在此階段,教師要注重尋找方法,來更好的培養(yǎng)出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在這里,筆者就來簡單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1、在授課中寓教于學,在教授課文的時候,教師的目光不能局限于課本上的內(nèi)容,要懂得延伸到課外,引起他們對探索新世界的欲望,從而一步步地培養(yǎng)出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有了對學習的興趣的時候,才是他們自主學習的開始,也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提供了動力。
2、在豐富的教學活動中,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筆者注意到,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課本上有許多課文,可供改編成舞臺劇,情景劇等方式,以供學生學習,譬如在學習《字典公公家里的爭吵》這一文時,教師便可以讓學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通過扮演文中不同的角色進行對話,在對話當中,領會到不同標點符號的重要作用,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對于課本內(nèi)容的記憶,同時在角色扮演的過程當中,學生所能體會到的快樂和樂趣,是書本上的文字所不能給予的,而他們所感受到的東西,可能促使他們在課外更多的去了解不同標點符號的用法,甚至可能延伸到語文中的其他方面,當學生在自主學習中了解到語文的魅力時,那么他們自主學習的動力也就出現(xiàn)了,教師要做的,僅僅是把這個動力保持并且壯大起來,讓學生將自主學習的意識逐漸轉化為終身學習的意識。想讓他們領會到學習的快樂,第一步要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并將自主學習的意識逐漸轉化為終身學習的意識,才是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注意到的問題[1]。
3、利用多媒體資源,豐富教學內(nèi)容。在當今時代,多媒體設備已經(jīng)走入了小學課堂教學當中,而教師要做的就是利用現(xiàn)有的多媒體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提高教學內(nèi)涵。在課堂當中,教師不妨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下網(wǎng)絡學習的力量,并且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學會利用網(wǎng)絡資源進行自學[2]。
4、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老師一定要鼓勵學生進行對寫作的練習,因為寫作可以說是語文教學當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而寫作同樣會伴隨人的一生,在寫作的過程當中,人其實也是在不斷學習的,所以在語文教學當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鼓勵學生自我創(chuàng)作。并且在學生自我創(chuàng)作的過程當中,老師充要學生的引路人,不斷地對他們進行點撥,引領他們一步一步的走入寫作的世界,將寫作從興趣轉化為一種習慣,在寫作的過程當中,不斷的學習,不斷提升并且完善自我。當寫作成為了一種終身的習慣時,這同樣也是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一種表現(xiàn)。
5、在教學過程當中,老師應當向學生傳播出終身學習所能給他們帶來的好處。譬如老師在教授《孔子拜師》一文時,可以由孔子拜師這一行為,延伸到孔子一直在踐行著終身學習的理念,從而由孔子這一高大的正面形象,樹立起學生對于終身學習的良好印象,引起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也是十分有幫助的。
6、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采用角色調換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在課堂上讓學生扮演老師,老師則扮演學生。如此一來,便可激發(fā)學生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興趣,并且在該過程當中,由老師所扮演的學生角色可適當向學生提出一些在他們能力范圍之外,卻又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這樣既不至于因為問題過難讓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又可以讓學生自己努力去尋找出問題答案,以此來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并且讓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從而為其養(yǎng)成終身學習意識打下基礎[3]。
三、結語
從當今的新社會新時代著眼來看,國家愈發(fā)需要人才的創(chuàng)新能力,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是離不開學習的,即筆者在前文提到的終身學習。從小學語文教育就有意識地去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有助于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以幼年教育為根基,開始培養(yǎng)我國新一代人才的終身學習意識,更是從根本上改善甚至解決了我國現(xiàn)如今人才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的尷尬局面。所以說,在如今的小學教育當中,教師不僅僅要注重的是教學的“量”,更加需要注重的是教學的“質”。以幼兒教育為根本出發(fā)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及其自主學習意識,是當前小學教育的重中之重[4]。以上便是筆者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等一些看法,以及筆者對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意識的一些建議。
參考文獻:
[1]韓錦蘭.試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27).
[2]楊永麗.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3,7(2):29-29.
[3]朱志松.培養(yǎng)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12).
[4]肖海英.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終身學習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J].讀與寫旬刊,2011,08(5).
作者簡介:
朱桂群 1985年 女 漢語 浙江金華 小學二級教師 本科學歷